中秋節看不到月亮沒關係?日本還有「十三夜」能賞月

口袋日本

573

發佈時間: 2019-09-07 01:29

更新時間: 2019-09-07 01:29

訂閱文章

(首圖:Shadia )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中秋賞月,是與台灣一樣在舊曆八月十五日,準備賞月團子、里芋來供奉,吃著賞月團子,一邊欣賞美麗的月亮,一邊聊著天,是個全家人團聚的日子。

那麼,你知道在八月十五日的『十五夜』後,還有一個位在舊曆九月的『十三夜』嗎?

距離大家所熟知的『十五夜』大約一個月後的舊曆九月十三日,是十五夜後第一個能夠欣賞到美麗明月的日子,據說,一開始是因為日本第五十九代天皇,創造了寬平之治的宇多天皇(後於仁和寺出家,改稱宇多法皇) 在延喜19年 (西元919年) 的九月十三日設宴進行賞月,從此便成為一種只有日本才有的賞月傳統,流傳至今。

(據說十三夜的月亮比十五夜更完整也更美 photo by unic )

由於十三夜正好在十五夜的『中秋名月』之後,所以將十三夜的月亮稱作『後名月』,美麗的程度與十五夜相比毫不遜色。


選九月十三日賞月據說還有個原因,因為舊曆八月十五的時候,剛忙完收成、天氣也還不算穩定,時常會烏雲罩頂看不到美麗的月亮,而時間趨近秋末的十三月反而更容易有能欣賞月亮的好天氣,因此才被流傳下來,甚至有『十三夜無雲』(十三夜に曇り無し) 這樣的俗語。


另外,十五夜供奉的是里芋而被稱為『芋名月』,而十三夜則供奉栗子毛豆,所以也有『栗名月』、『豆名月』的稱呼,而供奉的賞月團子,也有十五夜擺十五個,十三夜擺十三個的說法喔!

(欣賞十三夜的月亮,品嘗栗子,更有深秋的感覺 photo by Kua )

最後,還有一點做為參考,就是『十五夜』與『十三夜』如果只賞了其中之一的話,稱作『片月見』,會招來壞運,所以既然賞了十五夜,也一起賞下一輪的十三夜吧,這會不會是古時候的續攤呢?


擁有獨自特別的『十三夜』文化的日本,有機會,也試著在一個月內,接連欣賞兩次美麗的名月,享受別有日本情調的賞月時光吧!

 

口袋日本有官方line帳號&粉絲團!

歡迎大家加入獲得更多資訊!

加入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中秋節看不到月亮沒關係?日本還有「十三夜」能賞月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