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安藤昭子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1140115 ISBN:4717702123802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編輯力套書:向編輯學思考+知識的編輯學》 編輯不只是一種職稱, 而是用新角度觀看事物的能力。 身處無法預測變化的新常態時代, 正是磨練「編輯力」的最好時機! |《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才能をひらく編集工学:世界の見方を変える10の思考法)簡介| 網路時代的創新,每一件都與「編輯」的概念有關。 所有需要拆解、重組或整合情報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你做了編輯,全世界的事你都可以做。 ——詹宏志(作家) 有了編輯歷練,等同於修得「精準和美學」兩個學分,終身受益。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編輯不只是一種職稱,而是用新角度觀看事物的能力。 面對龐大資訊、複雜情報時,能夠拆解、複製、學習和調整的思考方法,就是編輯。 身處無法預測變化的新常態時代, 正是磨練「編輯力」的最好時機, 讓你我不是等待變化,而是創造變化! 提到「編輯」,你想到什麼? 或許你想到的,多半都是和職業有關的技能。 事實上,編輯不是職稱,而是思考方式。 本書所指的編輯,是從新角度、新方法觀看世界和面對資訊與情報,藉此引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潛能。 每天我們都被許多情報圍繞,從「天氣如何?現在幾點?要穿什麼出門?要吃什麼?」這些都是情報,我們一邊編輯繁雜的情報、一邊生活。面對龐大資訊、複雜情報時,自由自在拆解、複製、學習和調整,這就是編輯。 本書作者安藤昭子師承日本著名的編輯教父松岡正剛,安藤將松岡傳授的編輯手法,濃縮為10種編輯常用的思考法,以實例、練習和解說,幫助我們找到學習觀看世界的新角度,包括: 1.注意力濾網:每個人心中都有篩選資訊的濾網,善用注意力濾網,可以得到好故事的線索 2.聯想:舉一反三的能力 3.同義詞:了解情報的「地」(所在位置)和「圖」(表象),掌握情報的分母(「地」)與分子(「圖」) 4.類比:用相似的例子類推和說明 5.軸:「軸」指的是看世界的角度,換個角度觀看世界,必有新發現。 6.三點思考: ●三位一體:並列 ●三點一線:順序 ●二點分岐:一分為二 ●一點合成:二合為一 7.原型聯想:找出切入點或起源的能力 8.換句話說:更為精進比喻的能力 9.隱藏和揭曉:面對情報善於想像的能力 10.英雄之旅:以周遭的人物或公司為主角,用「離別→考驗→榮歸」三個歷程,寫出主角的故事 向編輯學思考,就能從新思考、新角度、新方法觀看世界,面對龐大情報,就能勇敢拆解、重組、整合。身處凡事無法預測的新常態時代,正是磨練編輯能力的最佳時機,讓我們不是等待變化,而是創造變化! 【專文導讀】松岡正剛(編輯工學研究所創辦人暨所長) 【專文解說】盧郁佳(作家) 【一致推薦】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周筵川(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詹宏志(作家) ****** |《知識的編輯學:日本編輯教父松岡正剛教你如何創發新事物》(知の編集工学)簡介| 掌握編輯知識的精髓,就能萃取知識、活用知識。 編輯於遊戲而生 編輯隨對話而生 編輯因缺陷而生 編輯是比對、是聯想、是冒險。 編輯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開始。 大部分的人在聽到「編輯」一詞時,想到的是文字工作或職銜。 不過,在日本從事編輯工作、培育編輯後進超過半世紀的松岡正剛認為,編輯知識的技巧不只在書籍、報章雜誌、電視、網路中應用,就連小說、漫畫、影集,甚至企畫書、業務報告、專案計畫,也都看得到這些技巧。 松岡將編輯定義為「解讀目標資訊的結構,再以嶄新的設計傳遞這些資訊的作業」,編輯在五花八門的現象之中運作,在我們大腦之中發生的事情,大部分都屬於編輯的範疇,就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質上也是一種編輯。 為了讓一般人也能善用編輯這門技術,松岡將他的方法和思考,歸納在本書中,試著從各個面向討論「編輯是蘊藏於人類活動之中,最基本的資訊技術」。 松岡正剛認為,資訊有三種動向,分別是:「資訊如同生物活著」、「資訊無法離群索居」和「資訊已窮途末路」。 「資訊如同生物活著」的意思是生命的本質本就是遺傳基因這類資訊的編輯,人類也是在這個資訊編輯架構之下...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安藤昭子(ANDO Akiko) 編輯工學研究所(https://www.eel.co.jp/)董事,曾任職於出版社擔任書籍編輯和事業開發等工作。 安藤以松岡正剛(日本著名的編輯教父,致力培育編輯界新血)為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重新認識編輯的意義。 2010年進入編輯工學研究所,負責企業人才開發、理念‧願景設計、教育課程開發、圖書館改革,在眾多領域以編輯工學解決課題和創造價值。 2020年以編輯工學為基礎,開發探索型讀書,在企業和學校推廣「Quest Link」方法;著有《向編輯學思考》(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相關著作:《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 松岡正剛(MATSUOKA Seigo) 日本編輯教父,以「編輯工學」(編輯知識和情報的思考與技術)呈現日本文化、經濟文化、設計、文字文化、生命科學等多面向的研究成果。 1944年生於日本京都市,早稻田大學法文系畢業。編輯工學研究所所長、ISIS編輯學校校長,曾任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帝塚山學院大學教授。1971年創辦《遊》雜誌,2000年成立書籍導讀網站「千夜千冊」。著有《知識的編輯學》、《千夜千冊》、《日本文化的核心》等。 作者網站: 編輯工學研究所https://www.eel.co.jp/ ISIS編輯學校https://es.isis.ne.jp/ 千夜千冊https://1000ya.isis.ne.jp/譯者介紹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 目錄 |《向編輯學思考》目次| 【推薦序】不是編輯也應該習得的編輯學 文/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推薦序】編輯,果然是門開啟人類想像力的科學 文/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導讀】為了修得自由的編輯心法 文/松岡正剛(編輯工學研究所創辦人暨所長) 前言 第一章 何謂編輯工學? 一切從「編輯」開始 為什麼要稱「編輯」為「工學」? 「編輯」讓「才能」開花結果 讓世界與自己靈活地重新連結 第二章 讓世界與自己重新連結的方法 【方法1】分則通、通則變 「音段化」讓工作有所進展 為什麼房間亂糟糟? /世界將因一個標點符號而改變/「音段化」這美妙的能力 【方法2】比較、組合、錯開 創新所需的「洞悉力」 組合產生價值/盧留斯的結合術與「新世代結合術」/找出關連的祕訣,在於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不假思索地畫一條對角線 【方法3】換乘、汰換、換裝 「跳脫」成見的方法 察覺思考框架/活用「架構/框架」:「搞笑」的編輯力/資訊的「換乘、汰換、換裝」/輪番執行「聯想與摘要」 【方法4】尋找相似之物 靈活的策略思考:類比思考術 思考的沉睡之獅:「類比」/以已知類比未知/相似→借用→套用 類比手法的構造/用於擬定策略的類比思考/類比思考需要「你」/沉睡的獅子終會醒來 【方法5】「胡亂推測」的建議 突破僵局的「溯因推論」 突破僵局的假說思考:溯因推論法/第三推論的「溯因推論法」的威力/「溯因推論法」的推論形式:第一步是先「感到驚訝」/培養富有創造力的「胡亂推測」/阻礙溯因推論的因素 【方法6】源自脈絡 拿捏平衡的「生態心理學」 「生態心理學」的潛力/一切都是大腦的絕技嗎?/吉布森的生態心理學(Ecological Psychology)/環境界與環境賦使/編輯力的核心引擎 【方法7】找到原型 重新審視每個前提的「原位思考」 「忘卻所學」這個難題/「放空」之後的「反學習」/前提是懷疑前提:「原位」思考的心法/洞察事物本質的「概要圖原型:3type」/原型的逆襲/我們從何處來? 【方法8】將注意力放在「本質」 將無形之物轉換成「價值」 「像○○的樣子」的價值/資訊的代碼(code)與模式(mode)/為什麼會知道「本質」?/讓複雜的事物保持複雜:解讀時,利用「述語」而非「主語」/透過不斷改變的事物觀察永恆不變的事物/述語之國——日本 【方法9】預留伏筆、揭露 激發創意的「留白」管理術 借物抒情/「生命的本質」藏於想像力之中/日式留白創意/「於內心填滿留白」的編輯力與機制 【方法10】賦予故事 觸動內心的「敘事法」 為什麼人類需要故事?/察覺與生俱來的敘事迴路(narrative circuit)/故事的五大元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