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巫對談︰那些神明教我的事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與巫對談︰那些神明教我的事

台灣樂天市場
訂單成立賺0.5%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0.5% 1
台灣樂天市場

台灣樂天市場

▐ 自2024/1/1 00:00起,台灣樂天市場「屈臣氏」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 ▐ 自2023/2/1 00:00起,樂天Kobo電子書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請會員多加留意。 ▐ LINE POINT點數回饋依照樂天提供扣除折價券(優惠券)、與運費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 愛買與愛票網、a la sha(2023/8/1生效)、GAME休閒館(2023/8/1生效)、專品藥局(2023/8/1生效)等部分店家不參與全站加碼,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https://lin.ee/Y2CcVdk/rcfk ▐ 注意事項 (1)部分服務及店家不符合贈點資格,購買後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亦不得使用點數紅包,如:比漾廣場、神腦生活、MyCard、愛美麗福利社、展翔通訊、ezcook 美食廚房、葳豐數位商城、吉盈數位商城、森林巨人、包材中心、KABO佳麗寶家電批發、LuLuLu精品店、NewSTYLE新風尚潮流、0216零食會社、美寶家電、純米小鋪、LILY科技新櫃、登芳3C電子雜貨賣場、豐饌御鴨、鼎耀通訊、誠選3C、Smile、葳豐數位商城二店、米蘭寶、BoBo Outlet代購屋、楊家食品(2022/10/1生效)、樂天Kobo電子書(2023/2/1生效)、屈臣氏(2024/1/1生效)等,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 (2)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台灣樂天市場,並在同一瀏覽器於24小時內結帳,才享有 LINE Points 回饋。 (3)若購買之訂單(包含預購商品)未符合樂天市場 45 天內完成訂單出貨及結帳,則不符合贈點資格。 (4)如使用App、或中途瀏覽比價網、回饋網、Google等其他網頁、或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App都將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5) LINE 購物為購物資訊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如顯示之商品規格、顏色、價位、贈品與台灣樂天市場銷售網頁不符,以銷售網頁標示為準。 (6)Pickup店家之有效訂單需於下單後40天內使用完畢才符合分潤條件 (7) 若上述或其他原因,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或點數回饋有爭議,台灣樂天市場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活動詳情以樂天市場網站公告為準。

商品描述

作者:蔡州隆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1020819 ISBN:9789578038769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他是神明的譯者, 也是靈界的心靈治療師! 不必盲目地求神問卜, 認真過生活, 就是最好的修行。 26歲以前,他認為乩童是一種迷信,只懂得詐財騙色。26歲那年,就在他遭逢事業低潮之際,玄天上帝突然上了他的身,隨後濟公禪師降臨,從此他成為「巫」,展開與神明相伴二十多年的日子。 但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無法面對這樣的際遇,直到透過一次又一次與神明對話,讓他終於跳脫成見,以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特殊身分」。 於是他重拾書本,進入宗教研究所就讀,致力讓乩童文化與學術接軌,之後更以榜首之姿考上心理研究所博士班。他身體力行濟公禪師所傳授的「認真過生活」的真意,更遠赴中國、美國和加拿大講道傳法,為無數人帶來啟發。 對於心存困惑的信徒,他不是單純給答案,而是諄諄善誘,因為「神明可以給我們示警,但是人生要怎麼走,還是由我們自己來抉擇。」 而本書便記錄了蔡州隆如何遇見神明、為神明「代言」的不凡經歷,更收錄濟公禪師論修行、講人性、談靈魂、學禪定等四堂心靈練習課,帶領我們也能夠從這場「與巫對談」的過程中,找到全新的自己!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自序/導讀 推薦序 從乩童到學者的期許 ──【宗教界與學術界耆老】吳永猛教授 台灣是一個多元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宗教蓬勃發展,多彩多姿。尤其乩童文化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特色,從宮廟到神壇處處都可見到。乩之種類包括:乩童、扶鸞、輦轎、尫姨等等。起乩方式又可分為:自發功(自己起駕降神),與他發功(由法師請壇降神)。 遠觀人類有史以來,關於巫覡的傳承是源遠流長一直存在的宗教文化。當今各地情況不同,有的被限制,有的被禁止,但在台灣有機會可充分發揮。 因當今科學掛帥的時代,處處講究實證、邏輯,當宗教碰上科學的對話時,如何從中找到交集,是大家一直在努力尋求的答案,若從心理學、靈魂學為研究對象的話,似乎比較容易上路。從文獻學著手來看,漢代《說文解字》中對巫的解釋:「巫,祝也。女能事與形,以舞降神者也。」比如當今台東卑南族的女法師,一直保持有傳統神職的崇高地位。 另一方面,在澎湖各宮廟保存有完整的乩童信仰文化,並有一套大家公認的乩童養成教育過程:採乩、試乩、訓乩、成乩。以如此嚴格的過程來確保乩童的信仰功能,讓乩童能在社會角色、信仰鞏固與道德典範等層面上,保有一定的階級定位。在澎湖的宮廟,乩童是由法師演法請神,透過嚴謹的降神儀式,才能將乩童催眠至起駕的氛圍,而讓神靈降壇。換言之,澎湖的乩童是屬於他發功,所以對法師與乩童的公眾道德要求至為重視。乩童是屬於法教信仰的範圍,與法師的功能是互為表裡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澎湖地區,其硬體建築宮廟金碧輝煌,而軟體宗教文化歷久彌新的道理所在。 州隆以他當乩童的親身經歷做為輔仁大學宗教所的碩士論文,這在學術研究上是很難得的一個創舉。他身兼主觀(inside)的乩童,與客觀(outside)的學者,可說是實際田野與書本理論兼備的文創。他並於二○一三年度又進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可預見在未來將會有更高一層的發揮。在此預祝他一切順利,心想事成,也為他祝福。 皇冠文化集團將出版州隆的《與巫對談》,論述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與精采告白,以饗宴讀者,預計大家會很感興趣去瞭解乩童的真相到底如何?以此為之序。 推薦序 參透靈幻表相背後的大智慧 ──【現代陰陽師】李雲橋 「乩童文化」長期以來在社會上背負著負面刻板印象,被歸類於所謂民間信仰一流,難登大雅之堂。但事實上,不論是以比較宗教學或文化人類學的觀點論之,乩童文化都是一源遠流長,甚至比宗教更早出現在人類歷史,並且在世界各個民族當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人類文化。「乩童文化」的好壞真假是非對錯我們姑且無庸置評,但對這歷史久遠的文化我們如何客觀認知進而正確理解的治學態度,卻是遠比僅憑道聽塗說或刻板印象便形成結論更來得嚴謹與中肯。這所憑藉的不只是我們心量的兼容開放,還有理性思維的探索精神。 作者蔡先生能夠以「巫覡」二字來取代我們習以為常貶而抑之的「乩童」稱謂,便足以讓人信服他確實是親身下過工夫研究,並且容有豐富宗教哲學底蘊之士。《國語‧楚語》中記載:「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由此可見上古時代的巫覡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勝任,而是必須滿足「心不貳、中肅正、智通達、聖遠朗、明光照,聰聽徹」這六項自身人格修養的條件,才會有明神降之。這與我們現在普遍以為的「乩身」就是突如其來遭受神明「強拉民伕」式對待的無辜平民,其差距豈可以道里計。 ...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家推薦︰ 【宗教界與學術界耆老】吳永猛教授、【現代陰陽師】李雲橋、【頭陀心理諮商所所長】施如珍、【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夏林清、【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莊宏誼、【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張碧琴 真誠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內容試閱 信使 「媽!媽!快過來一下!」 伴隨著我緊急又加一點慌張的驚呼聲,媽媽快步地走到門前的院子裡。 「啊!怎麼會這樣?!」 只見門前原本堆放雜物的地方,出現一個深度及直徑皆約五十公分的地洞,裡面盤雜著將近四、五十條斑斕的小蛇。真的不誇張,紅、綠、褐、白、黃鮮豔之至。每條小蛇的身長差不多有三十公分,牠們都昂起頭來,吐出舌頭,似乎也在看著我們。 這是在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所發生的事。回想起當年,二十六歲的我還滿陽光的。那時候我才剛結束掉經營了兩年的電子加工廠,打算好好地再做一些進修。而門前堆放著那些捨不得扔掉的物品常是我的眼中釘,所以我才會心血來潮地去整理它們,也因此發現了這一窩小蛇。 當時,對拜拜一向虔誠的母親,非常擔心周遭鄰居發現後會將牠們撲殺,畢竟住宅區發現一窩蛇可是大事一樁,所以趕緊對我們發出警告: 「噓!小聲點!」 接著,她轉身進屋拿出了金紙和香過來。說也奇怪,就在母親對牠們祭拜的同時,一窩小蛇一轉眼間全不見了。 自認為受過科學教育的我,當然不信這一套,趕緊對地洞做一番探查,我相信地洞一定有其他的通道。 不過,我老媽可不這麼想,她認為這些蛇是「修行者」,躲在靈氣好的地方從事修行,發現牠們已經是一種不敬的過錯,不可以再打擾牠們,所以急忙對我說: 「不要再看了,趕緊把它蓋好。」 我只好找塊木板把地洞蓋上,然後再鋪上泥土,結束了這場「探索」之旅。 徵兆 我怎麼也沒料到,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種徵兆,這窩小蛇也許就是我的「信使」,因為當我發現了牠們之後,一輩子的光陰歲月也隨之改變,從一個對未來充滿憧憬,深懷信心的普通年輕人,變成了「與神共舞」的神職人員,在那之前,這是我完全無法想像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初沒有翻出這一窩小蛇,我的人生是不是會有另一個不一樣的歷程? 畢生難忘的一日 人生中不時會有因為某些事件發生,而轉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這也就是人生的轉捩點。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不但是令我畢生難忘的一日,也絕對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重要轉捩點。因為在這一天,我突然從一個懵懂的年輕人,變成了轉達天地意旨的「乩童」。 在二十六歲之前,如果你問我什麼是「乩童」,我會告訴你:「乩童是一種迷信、陋俗,他們沒什麼知識,只懂得詐財騙色。」相信我,在台灣,這是對乩童的一種普遍社會形象認知。對於乩童有這種負面印象的不只是我,而是其來有自的。 清代官方就曾對乩童活動頒發禁令,稱乩童為不法之徒。日治時期也將乩童活動列為違警行為,是一種需要受拘役處分的活動。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乩童並不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而得以不受限制,相反地,政府單位對乩童做了更多的規範。一九四八年,政府將乩童列為查禁民間不良習俗的對象,需要強制轉業。在一九六三年的「台灣省改善民間習俗辦法」中,直接以神棍一詞來稱呼乩童。一九七六年,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台灣省分會改善禮俗推行要點」中,將乩童列為是極應杜絕的一個迷信現象。傳播媒體在那個時期,理所當然地配合政府立場,所做的報導中,也常以「神棍」來稱呼乩童,並且伴隨著「迷信」、「陋俗」、「傷風敗俗」、「詐財騙色」等字眼出現。因此,乩童往往成為「改善民間陋俗」中的一環,變成了擾亂社會秩序的一種不良信仰。 ...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