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台灣樂天市場
訂單成立賺0.5%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0.5% 2
台灣樂天市場

台灣樂天市場

▐ 自2024/1/1 00:00起,台灣樂天市場「屈臣氏」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 ▐ 自2023/2/1 00:00起,樂天Kobo電子書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請會員多加留意。 ▐ LINE POINT點數回饋依照樂天提供扣除折價券(優惠券)、與運費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 愛買與愛票網、a la sha(2023/8/1生效)、GAME休閒館(2023/8/1生效)、專品藥局(2023/8/1生效)等部分店家不參與全站加碼,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https://lin.ee/Y2CcVdk/rcfk ▐ 注意事項 (1)部分服務及店家不符合贈點資格,購買後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亦不得使用點數紅包,如:比漾廣場、神腦生活、MyCard、愛美麗福利社、展翔通訊、ezcook 美食廚房、葳豐數位商城、吉盈數位商城、森林巨人、包材中心、KABO佳麗寶家電批發、LuLuLu精品店、NewSTYLE新風尚潮流、0216零食會社、美寶家電、純米小鋪、LILY科技新櫃、登芳3C電子雜貨賣場、豐饌御鴨、鼎耀通訊、誠選3C、Smile、葳豐數位商城二店、米蘭寶、BoBo Outlet代購屋、楊家食品(2022/10/1生效)、樂天Kobo電子書(2023/2/1生效)、屈臣氏(2024/1/1生效)等,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 (2)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台灣樂天市場,並在同一瀏覽器於24小時內結帳,才享有 LINE Points 回饋。 (3)若購買之訂單(包含預購商品)未符合樂天市場 45 天內完成訂單出貨及結帳,則不符合贈點資格。 (4)如使用App、或中途瀏覽比價網、回饋網、Google等其他網頁、或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App都將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5) LINE 購物為購物資訊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如顯示之商品規格、顏色、價位、贈品與台灣樂天市場銷售網頁不符,以銷售網頁標示為準。 (6)Pickup店家之有效訂單需於下單後40天內使用完畢才符合分潤條件 (7) 若上述或其他原因,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或點數回饋有爭議,台灣樂天市場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活動詳情以樂天市場網站公告為準。

商品描述

作者:李弘 出版社:大是 出版日:1050428 ISBN:9789865612375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你知道「鈔票」是清朝咸豐時的發明嗎? ◎同樣是大量印鈔票,為什麼英國成就霸業、中國卻搞得民窮財盡? ◎鴉片戰爭的起因不是鴉片,是貿易順差——因為大清帝國賺太多白銀。 ◎武昌起義之後,國父為什麼要把總統位子讓給袁世凱?跟借錢有關。 中國,一直自己寫歷史改朝換代,直到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聲令下,英國貿易艦隊強行介入, 英國人用政府借貸、貨幣發行、國際貿易,強行闖入大明王朝這個封建的中國, 最後,全盤改寫了中國現代史。 作者李弘女士,大學念的是金融,並在研究所時期到英國劍橋念歷史。 她用金融梳理歷史的脈絡,從金融的角度看中國歷史。 ◎白銀時代──當銀兩作為支付工具,也引發了戰爭 明朝萬曆皇帝的時候,「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賺遍全世界。 大明王朝滅亡,流寇是結果而非原因,原因與「銀本位」有關。 為了把中國產品賣給全歐洲人,女王特許成立「總代理」英國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在全世界蒐集白銀買中國貨,他們怎麼促成英國成為世界首強? 中南美洲鬧獨立,導致國際銀價波動,短缺白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怎麼辦? 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強行進口鴉片至中國,引起鴉片戰爭。 ◎英行時代──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國長期打仗,讓國庫虛空。英王把債務動到人民身上,催生出英格蘭銀行。 英行除了替政府發行債券外,還替政府發行貨幣,中央銀行的概念從此誕生。 咸豐皇帝因缺錢而發鈔,為什麼這鈔票市場不要?同時期英國皮特首相卻因大量印鈔而幫助英國打勝法國? 為何中國因金融而衰敗,而英國卻因金融而富強,甚至建立日不落國? ◎分流時代──讓貨幣和稅務告訴你為何末民初中國四分五裂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因此金融無法誕生在中國。 貿易能完整金融制度,但大清也不買舶來品,哪來的國際貿易。 割地賠款和五口通商,導致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同治皇帝號稱中興,卻根本忘了金融。 光緒皇帝提倡洋務運動,沒料到厘金稅制肥了地方瘦了中央。 中國到底什麼時候才建立中央銀行之類的機構? ◎集權時代──貨幣到底是建國還是害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國父為什麼要讓袁世凱當總統?梁啟超為什麼要替袁世凱賣力?跟錢有關。 北伐成功為什麼中國不算統一?因為貨幣還沒統一! 貨幣崩盤怎麼讓國民黨丟了大陸?怎麼會同時催生了人民幣? 人民幣非金本位也非銀本位,卻取代法幣流通,創下貨幣發行史上的奇蹟。 中國的華爾街本來在天津你知道嗎?為何搬去上海? 為什麼全球經濟對策都聽英國凱因斯的,世界霸權卻從英國變成美國? ◎精英時代──二十世紀開始,世界不由政客主宰,而是金融精英 政客治理國家,但金融精英主宰世界,尤以央行行長們為首。 中央銀行行長在位時間往往比總統還久,哪些行長在主宰世界?如何主宰? 主導世界的不是大企業家,而是金融巨頭們。他們連債務都能包裝成金融商品拿來賣,釀成金融危機,別說你身邊沒人受到雷曼兄弟影響。 接著,金融法規鬆綁、加上購併,造成大而全的金融超市出現,也形成大到不能倒的麻煩。金控集團對國家經濟而言,是福也可能是禍。 金融並不是在歷史的一角盤踞,它一直主導著現代歷史的演變, 金融在歷史上的定位,占的分量,需要你我脫離主觀意識去看, 透過本書,你將得以擁有新的歷史深度!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一銀在世界飄盪,直到到了中國,他才找到安生立命之處/沈中華 推薦序二金融造就日不落國,讓中國近代史轉向/方風雷 自序一切皆屬「未來」:金融仍在改變歷史 第1章 白銀時代── 銀兩作為支付工具,實體貨幣誘發實體戰爭 女王伊麗莎白直指萬曆皇帝 白銀飄洋過海,製造大明王朝巨額順差 「中國製造」兩百年前就賺遍全世界 銀本位推翻明朝,卻造就大英帝國 貨幣觀念啟蒙時代:中國人避、西方人迎 女王特許,這家公司讓英國躍居強國 東印度公司炮火金融,統治印度 鴉片扭轉貿易逆差,大清大英衝突難免 銀價波動了東印度公司,促成鴉片戰爭 多行不義,公司統治時代終結 第2章 英行時代── 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王沒錢,促使倫敦成為商貿金融中心 英法戰爭催生英格蘭銀行,央行誕生了 替政府發債、替政府發鈔,中西想法不同 咸豐印「鈔票」換打臉,皮特首相卻打勝仗 咸豐徵厘金促亡國,皮特徵所得稅得霸業 銀行其實沒幫到工業革命 十八世紀就有「泡沫」,連累股份制企業發展 倫敦紳士資本主義的兩張臉孔 世界金融中心為什麼是倫敦? 央行本來很自由,何時開始有了公共責任? 第3章 分流時代── 貨幣與稅務告訴你清末民初為何中國四分五裂 金融為什麼誕生在英國、而非中國?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金融 大清國不買舶來品,哪需要國際貿易 國家支持的販毒——鴉片戰爭打開五口通商 中國土地上流通外國貨幣,同治皇帝忘了金融 赫德,在清朝當官的英國人,財金改革救中國 洋務運動幫不了資本形成,肥地方瘦中央 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國家主權何在! 大清的新精英階層與金融現代化 李鴻章終於上了金融課,大清終於有戶部銀行 第4章 集權時代── 貨幣幫你建國、害你亡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有了金融,英國用錢打開中國,不用槍砲 財政部長梁啟超的壯志與未酬... 自序/導讀 推薦序一 銀在世界飄蕩,直到到了中國,他才找到安生立命之處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湖南大學金統院特聘教授海外院長/沈中華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沈佳宜;沈從文在《邊城》中,描述在湘西鳳凰城的苗族悲劇愛情故事,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翠翠」;周星馳拍了一部台灣人無緣看到的電影《美人魚》,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美人魚;這些都表示當人在外闖蕩,但心的深處都希望有一停泊可依靠的地方,以安置他的心靈。如果,銀是一個男人,他的沈佳宜、翠翠及美人魚是什麼?它希望可停泊依靠之地又在何方? 答案是中國。 自十五世紀開始,銀在世界飄蕩,直到到了中國,它才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銀在別處並未受到重視,在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馬雅文明,將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廣闊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西班牙在中美墨西哥發現了銀礦,從此銀由中美洲,逐漸漂過了大西洋流到歐洲,銀雖然也受到歐洲人的喜愛與重視,但並未到痴迷的程度。此外,銀的迅速增加使國際銀價大跌,使其在歐洲購買力下跌。 但是,中國人對銀有一份狂戀,由於金的極端稀少,在中國大地,凡是與商業往來相關的重要人士,所有物與事均以銀衡量。例如,在1620年宋徽宗時代的《金瓶梅》一書中,西門慶的大房將潘金蓮賣掉的價錢是20兩白銀;明萬曆9年,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首創規定老百姓必須用銀繳稅,不許實物抵減,正式建立了銀本位。1895年,清朝在日本馬關條約賠的是2億兩白銀(庫平銀);辛丑條約中,清朝賠款白銀4億5,000萬兩。而在日常生活中,大俠吃完飯、喝完酒,付錢時說不用找了,給的是碎銀;賣金的地方叫銀樓,存、借錢的地方叫銀行,民國初期銀行發行的紙鈔叫銀元劵,在中國,銀就是一切。 所以當西班牙人發現,銀在中國的購買力遠超過西方,很自然的,銀便越過印度洋來到了中國。當西班牙人用銀交換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時,發覺中國的東西太便宜了,銀終於找到它安身立命之處。 從此銀大量的輸入到中國,而中國不需要別人的東西,是貿易順差國,貨幣供給量的上升,帶來明朝景氣的繁榮。 1870年是銀轉換價值的一個關鍵的年代,隨著銀礦的發掘,氰化法過濾雜質萃取白銀的發明,歐洲各國逐漸實施金本位。在國際上,金銀比價由過去固定的1:15,開始上升,銀日益被邊緣化,各國對銀的態度也影響中國的購買力。 《綠野仙蹤》的作者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是一個小記者,也是銀本位制度的忠實擁護者,鮑姆說:「中國在對外貿易上是個銀本位的國家,但自從國際間放棄白銀本位後,中國貨幣的對外購買力大貶,而桃莉絲和她的朋友(美國的白銀政策),給這個脆弱的瓷器城(中國)帶來了驚嚇和破壞。」 美國曾有過四次購銀法案,曾短暫使銀價起死回生。在美國中西部農民及銀礦主要求及抗議示威下,1878年通過《布蘭德─艾利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1890年《謝爾曼白銀購買法案》(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1918年的《畢特門法案》(Pittman Act)與《1934年白銀購買法案》(Silver Purchase...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湖南大學金統院特聘教授海外院長/沈中華 厚朴投資董事長/方風雷 中國世界經濟學學會理事、經濟學家/王福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副會長/衣錫群 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 內容試閱 女王伊麗莎白直指萬曆皇帝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在英國被視為具有雄才大略、承先啟後的君主,儘管她是一位女王。在她當政的45年(1558∼1603年)裡,英國經歷了殘酷的宗教戰爭,王室內鬥不斷,這個不起眼的落後農業島國,卻在她的帶領下,發展成為具有海上霸權的歐洲強國。她推崇重商主義的理論,熱衷莎士比亞的演藝,她敢挑釁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帝國,一舉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她鼓動英國人到海外拓展,開啟了英國的殖民地貿易。她終身未嫁,沒有為王室製造繼承人。 令我們感興趣的,主要倒不是女王的艦隊或者是她的私人生活,而是她繼承了其父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開端,為英國金融業改革開放打造了一個新局面。 英國的中世紀和中國有點相像,社會重農輕商,尤其反對不勞而獲。直到十五世紀,英國人口總共不到五百萬,倫敦只有幾萬人。貴族莊園主的經濟自給自足,沒有發展「信用」的迫切需要。當時世界上金融最發達的地方是威尼斯,英語中的「現金」、「債主」、「信用」、「帳單」這些詞,都是從義大利商人那裡學來的外來語。皈依羅馬天主教的英國王室,乾脆實施了《反高利貸法案》,不允許民間搞什麼借貸。唯一的例外是住在倫敦城裡的猶太人,他們可以不受此法案的制約,但也因此被認為天生是貪婪小人,不受重視。所以不論是法律,還是良心,商人們對從事信用活動都很糾結。 亨利八世是英國國王中的異類。為了離婚,他和羅馬教皇吵翻了天,最終脫離了天主教的管轄,搞了個英國的國教。他自己是個名牌控,為了買法國人製造的那些高檔奢侈品,搞得聲名狼藉。亨利八世索性把《反高利貸法案》改一改,允許借貸,只要能付利息就行了,這樣自己也獲得了揮霍的自由。 伊麗莎白一世堅持父親實施的權宜之計。1571年的新法,設定收取利息上限為10%,在此水準之下,貸方必須遵照合同還本金付利息。為此,倫敦城裡的那些金銀匠們當然很開心。他們屋裡的小金庫,總堆著富豪們存儲的真金白銀,過去它們只是作為支付用途的準備金,現在可以被借進借出,以錢生錢。在一個穩定的制度下合法放貸,各種借據存條隨即應運而生,便利了國內和國際貿易。在今天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女王的時代,那可是挑戰了王宮內外的傳統觀念。順便說一句,女王去世後,這部《反高利貸法案》的利息條件又被收緊,直到1854年才被徹底廢除。 女王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在1600年的最後一天,給予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皇家特許。西方的東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紀最多曾達13家,第一家獲得王室特許的就誕生在英國。這家公司逸聞趣事多多,對近代東西方經濟活動的影響,是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比肩的。許多重要的經濟學思想的誕生與完善,都參考了這家公司實際的作為。 為什麼說女王授予東印度公司皇家特許是一件大事?首先,因為到東方去做買賣實在是風險很大的賭博,而且風險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人所共知,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很會做亞洲人的買賣,但是英國人去東方買賣什麼呢?沒有人能預知結果,甚至船隊一年後能不能回來都沒譜。其次,公司制組織方式是英國人剛從外邊學來的,既有股東,又有董事會,還要通過什麼選舉,遵守什麼程序。它的船長和大副,實際上相當於今天的公司管理層,一旦離開了英吉利海峽,誰知道投資者的運氣由誰來掌握?再次,英國人艦指東方,跨越大西洋進入印度洋,肯定會遇到來自早期海上貿易強國的挑戰,前途未卜。簡而言之,東印度公司就拿這樣一個疑問重重的方案,企圖得到樞密院和女王的同意,貼上皇家特許的標籤。女王沒有猶豫。她以自己的信心,為一個民族開拓東方...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