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村上悠子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1131001 ISBN:9786263209336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用Keyword在文字中快速定位 找到重要資訊的閱讀術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看到太多文字就覺得壓力很大 ‧讀完一本書後完全記不得內容 ‧看著書架上讀過的書,卻完全想不起書上寫什麼 ‧閱讀時才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讀過這本書了 ‧被問到「最近讀的書」或「推薦的書」時,腦中一片空白 ‧習慣用AI幫忙進行資料摘要,又擔心資訊不夠全面 ‧一邊看懶人包一邊擔心自己會失去思考能力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答案並非你所想像的「理解力不足」或「記憶力太差」,而是因為你在閱讀之前並沒有明確設定關鍵字,才會發生想要吸收大量知識,卻總是感到資訊過載,或是買了書卻覺得找不出時間看,甚至在手機上閱讀長文章時容易感到不耐煩的情形。 ★設定關鍵字的重要性 當你想查找特定資訊時,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就能快速找到想要的相關資料。也就是說,當你清楚設定心中的關鍵字並專注在上面時,就自然會開始察覺到這些資訊的存在。在腦科學的世界中,這種機制稱為「大腦的焦點化」。 把這個原理應用在閱讀上,可以解釋為何許多人都難以從書中獲取資訊。書中肯定有你所需要的訊息,而且你也確實讀過(或瀏覽過)那些文章段落卻未能注意到,原因是你沒有在大腦中先設定好關鍵字。 人可以專注在「自己決定」要看的東西。因此開始閱讀之前,要先清楚確定想要的內容和相應的「關鍵字」,以搜尋資料的方式閱讀,就能有效掌握所需的資訊。這也是本書中所提到「NO KEYWORD, NO READING.」概念的意義所在。 ★設定關鍵字可以幫助你…… ‧確定閱讀目標:清楚了解閱讀某本書或文章的目的,保障閱讀專注力。 ‧集中注意力:設定關鍵字後更容易專注於相關內容,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提取重要資訊:迅速找出文章的核心重點,避免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內容上。 ‧避免資訊超載:在海量文字當中,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資訊,避免被資訊淹沒。 ★設定關鍵字的方法 那麼,要如何有效地設定關鍵字並應用在閱讀上呢? 村上悠子,一位在14年內閱讀超過20萬篇文章、3500本書,閱讀總字數公私合計超過30億字的「資訊蒐集大師」,不藏私大公開她的閱讀技巧——關鍵字閱讀術。這個技巧將幫助於你有效吸收所需資訊,提升個人成長,並指引如何以省力的方式來閱讀、理解、內化並輸出知識,讓你以最大限度提高閱讀成果,使閱讀成為自我成長的助力! #閱讀技巧 #知識管理 #資訊吸收 #抓住重點 本書特色 ◎「資訊蒐集大師」不藏私公開省力又能提升速度的閱讀技巧 ◎學習關鍵字設定就能準確吸收所需資訊,不會在文字中迷失 ◎告訴你如何在一片書海中精挑細選適合自己閱讀目標的書籍 ◎即使對某本書不滿意,也能學會從中提取有用資訊的小技巧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村上悠子 資訊蒐集大師 出生於京都市,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系畢業。從2005年至今持續從事剪報工作(從報章雜誌上尋找並剪取所需的報導),在作為「閱讀專家」的14年間,每天從早到晚都過著「架設天線,閱讀大量文字且不漏掉任何訊息」的生活,已實際為客戶提供超過20萬篇報導。 身為「無與倫比的愛書人」,甚至曾私下連續走訪附近10所圖書館,至今已閱讀逾3500本書,閱讀總字數公私合計已超過「30億字」。總結過往的經驗、知識與智慧,建立一套完整體系寫下本書,為其第一本著作。 無名讀書家 https://www.instagram.com/no_name_booklover/譯者介紹劉宸瑀 自由譯者,專精領域為書籍、遊戲,尤其鍾情實用書與圖鑑翻譯,譯作已逾20本。望能成為作者的橋樑,陪伴讀者學習新知。 聯絡請至:chenandmu@gmail.com 目錄 前言 第1章 為何至今仍掌握不了「想要的資訊」﹖ 「剪報」與「關鍵字」 「能取得資訊的人」與「無法獲取資訊的人」有何不同? 練習心懷關鍵字以捕捉想掌握的訊息 能捕捉到所需資訊的唯一原因 適合以及不適合速讀、略讀的書 無法獲取資訊的兩大原因——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 資訊爆量時代的外在刺激過多,令人無法專注閱讀——無法獲取資訊的外在因素1 手機在眼前就忍不住伸手玩了起來——無法獲取資訊的外在因素2 快遠離手機,塞住耳朵!——外在因素消除法 專注閱讀的祕訣 專業調查員這麼做:打造能封印雜念的環境 「煩惱」或「心願」還不夠明確——無法獲取資訊的內在因素 利用名為「關鍵字」的變焦功能聚焦在所需資訊上——內在因素消除法 第2章 訂定關鍵字的方法 拆解想要的資訊,將其「精鍊成關鍵字」 在這本書裡,你的「搭配搜尋關鍵字」是什麼? 透過「別人的關鍵字」找出自己的專屬關鍵字 用搜尋引擎的「建議關鍵字」蒐集「別人的關鍵字」 按日文五十音順序來看「閱讀」一詞的建議關鍵字 為蒐集到的「建議關鍵字」分門別類 按日文五十音順序來看「蒐集資訊」一詞的建議關鍵字 沒聽過是你的損失:「關鍵字規劃工具」 運用「關鍵字規劃工具」,澈底深入探索自己的喜好 有目標「關鍵字」,才有辦法節能閱讀 商管書的「小憩時機」在哪裡? 閱讀時扮演「我一人公司」,為自己蒐集必要資訊 什麼是「好的關鍵字」? 利用空檔時間事先做好「關鍵字的提煉」 第3章 含有預設關鍵字的書籍挑選法 哪家「體育報」適合阪神球迷渡邊謙閱讀? 「辦聚餐」與「選書」之間意想不到的共同點 在「閱讀專站」裡搜尋整理好的關鍵字 參考「讀者評價」,詳細研究查到的書 透過評價找出好書的判斷標準——要看「客觀事實」,不看「個人心得」 留心評價中頻繁出現的關鍵字 嘗試預測讀者閱讀本書後可能會寫的評論 如何快速揀選出讀者評論中的常見關鍵字? 判斷一本零評價「新書」是否為好書的技巧 在閱讀前,先到「問答平台」搜尋帶有預設關鍵字的提問 閱讀有九成是「事前準備」 第4章 更新關鍵字的方法 就算花不少時間挑書,也有不如預期的時候 雖然預設關鍵字有出現,卻被作者本人否定時怎麼辦?——狀況1 只要「目的地」相同,就堅持到最後 預設關鍵字完全沒出現該怎麼辦?——狀況2 在腦海裡預存大量的「潛在關鍵字」 閱讀過程中對新的關鍵字產生興趣時——狀況3 暢銷書關鍵字的特徵 做剪報時沒找到「關鍵字」該怎麼辦? 第5章 藉由閱讀吸收更多資訊的祕訣 到處盡情架設你的兩種天線 吸收第一次接觸的知識——主題1 吸收那些現在就能馬上模仿的作者行為——主題2 徹頭徹尾地模仿具備這三種條件的行動 遇到令人遺憾的書時該如何是好? 備好那些能為自身觀點站台的「名人擔保」——主題3 吸收那些絕妙的譬喻措辭、令人開心的說詞——主題4 吸收那些能把個人「心聲」... 內容試閱 拆解想要的資訊,將其「精鍊成關鍵字」 剪報公司承接訂單時,會以含有客戶所需資訊的「關鍵字」當基準。現在請你嘗試用同樣的方式,拆分自己想知道的資訊(即「煩惱或心願」),把它「精鍊成關鍵字」。這種說法聽起來可能會讓各位以為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但其實你早已曾經在無意識下把自己需要的訊息「精鍊成關鍵字」。只要是有在網路上用社群網站或搜尋引擎的人都必然如此。 比如說,你去聽了「宇多田光」在「橫濱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因為深受其現場演唱所感動,開始想知道當天與你一同湧進演唱會的2000名粉絲有什麼感想。於是你就會在回家的路上,打開社群網站,輸入: 「宇多田光」×「橫濱體育館」 ,並以此為關鍵字搜尋一番,對吧?將這一過程化為文字後,便形成以下步驟: 1.拆解自己想知道的資訊,即「宇多田光橫濱體育館演唱會的參加者感想」。 2.從中提取能象徵其內容的關鍵字(宇多田光、橫濱體育館)。 3.搜尋關鍵字。 換言之,你已經在把所需資訊「精鍊成關鍵字」並試圖去了解了。只搜尋「宇多田光」會出現一大堆跟演唱會無關的結果,所以要加上「橫濱體育館」一起搜尋,這樣才能縮小範圍,這是一大關鍵。接下來,如果你還想回憶一下宇多田光在演唱會上的聊天內容,或許就會像這樣追加一個關鍵字搜尋: 「宇多田光」×「橫濱體育館」×「聊天內容」 。 若想回顧當天的演唱會歌單,那這次便會更改關鍵字為: 「宇多田光」×「橫濱體育館」×「歌單」 。 按下ENTER 鍵搜尋,然後搜尋引擎就會自動為你找出符合搜尋條件的結果。看到搜尋結果以後,你可能會因「其他人有跟自己一樣的想法」而高興,佩服網友「竟然連這麼小的細節都記得」,或是發現「原來還有這種見解」而受益匪淺。 有目標「關鍵字」,才有辦法節能閱讀 在腦袋裡放入關鍵字再去閱讀的益處,是能夠看到至今為止都看不見(被埋沒)的東西。另外還有一個優點,則是可以啟動閱讀的「節能」模式。 舉例來說,假如你眼前有一份《讀賣新聞》的早報,然後有人跟你說:「從現在起,在1分鐘內找到刊登昨天巨人(讀賣巨人)隊棒球比賽結果的報導,就給你100萬日圓!」你會怎麼讀這份報紙?恐怕會跳過報紙前面的政治、經濟和國際版面,直接先看「體育版」。接著你可能會搜尋含有「職業棒球」四字的標題,並從中找出「巨人隊」的報導。我想應該沒有人明明得在1分鐘內找到巨人隊的新聞,卻還在那邊看每天連載的「四格漫畫」,細讀「電視節目表」上刊登的電視劇大綱,或是一個個確認「訃聞欄」上的人名吧。 因為我們讀得懂報紙上的語言,所以可以找到線索辨認「有可能刊載關鍵字的版面」。在這個範例裡,我們會先預設「職業棒球比賽結果應該會刊登在體育版」,同時稍微對其他的版面「放鬆警覺」。這種 「不用盡全力讀所有文章」 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訣竅。 以前花式滑冰選手淺田真央曾經在電視節目上親自講解自己在索契冬奧上的「傳說長曲」──編排8次跳躍全部成功,包含一共6種三轉跳的自由滑長曲。她在表演曲目前半段結束時曾暫停一瞬,後半段開始才滑了出去,此時淺田選手解釋:「這邊是小憩的時機點。」在她本人看來,沒有跳躍和炫技步法的段落是近似於「休息」的地方,可外行人眼中只看得到她奮力滑冰的模樣。馬拉松比賽的頂尖跑者也會說「30公里前先跟著配速員跑,保留體力……」之類的話。儘管這對他們本人而言是「保留體力」,但在一般人眼中,只覺得他們是以極快的速度在奔跑。 「能在氣力分配上張弛有度」 ,可說是一門專業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