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台灣樂天市場
訂單成立賺0.5%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0.5% 1
台灣樂天市場

台灣樂天市場

▐ 自2024/1/1 00:00起,台灣樂天市場「屈臣氏」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 ▐ 自2023/2/1 00:00起,樂天Kobo電子書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請會員多加留意。 ▐ LINE POINT點數回饋依照樂天提供扣除折價券(優惠券)、與運費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 愛買與愛票網、a la sha(2023/8/1生效)、GAME休閒館(2023/8/1生效)、專品藥局(2023/8/1生效)等部分店家不參與全站加碼,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https://lin.ee/Y2CcVdk/rcfk ▐ 注意事項 (1)部分服務及店家不符合贈點資格,購買後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亦不得使用點數紅包,如:比漾廣場、神腦生活、MyCard、愛美麗福利社、展翔通訊、ezcook 美食廚房、葳豐數位商城、吉盈數位商城、森林巨人、包材中心、KABO佳麗寶家電批發、LuLuLu精品店、NewSTYLE新風尚潮流、0216零食會社、美寶家電、純米小鋪、LILY科技新櫃、登芳3C電子雜貨賣場、豐饌御鴨、鼎耀通訊、誠選3C、Smile、葳豐數位商城二店、米蘭寶、BoBo Outlet代購屋、楊家食品(2022/10/1生效)、樂天Kobo電子書(2023/2/1生效)、屈臣氏(2024/1/1生效)等,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 (2)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台灣樂天市場,並在同一瀏覽器於24小時內結帳,才享有 LINE Points 回饋。 (3)若購買之訂單(包含預購商品)未符合樂天市場 45 天內完成訂單出貨及結帳,則不符合贈點資格。 (4)如使用App、或中途瀏覽比價網、回饋網、Google等其他網頁、或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App都將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5) LINE 購物為購物資訊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如顯示之商品規格、顏色、價位、贈品與台灣樂天市場銷售網頁不符,以銷售網頁標示為準。 (6)Pickup店家之有效訂單需於下單後40天內使用完畢才符合分潤條件 (7) 若上述或其他原因,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或點數回饋有爭議,台灣樂天市場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活動詳情以樂天市場網站公告為準。

商品描述

作者:羅伯.高特里布、阿努帕瑪.喬旭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1070207 ISBN:9789866613937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進口的食物比較好? 才怪! 美國也有黑心大型農場! 超市與大賣場暗藏什麼陷阱? 小心,別被垃圾食物洗腦了! 在家下廚最好? 未必,那些號稱快速方便的包裝食品,你確定是安全的? 這是一本醒腦書,提醒我們:想吃得健康,我們不能只管端上桌的食物,而是應該站起來,追溯食物所走過的路徑,從餐桌、市場、大賣場,一路回到世界農場。 讀這本書,就像在看一部「從種子到餐桌」的食物紀錄片。作者帶領我們,一關又一關闖入食物種植與生產的現場,目睹各種與我們切身相關、卻長期不被重視的「不正義」現象──大型農場環境髒亂猛撒農藥、跨國食品業誘騙我們吃廉價垃圾食物、飲料業勾結校方聯手推銷汽水給孩子… 本書兩位作者為美國「食物正義」運動的重要成員,藉由本書提出現有食物從種籽到餐桌的歷史背景和分析,以及它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環境衝擊,書中也提出「食物正義行動與策略」,從根本上改革我們的食物系統。 這本書,是為廣大讀者而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投入食物正義的討論與研究,並進一步喚起行動。世界各地已經有無數團體投入這場運動了,這本書,正是參與和行動的指南。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蘇采禾 政治大學政治系所畢業,曾任記者、編譯,現專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大媒體潮》、《科學之終結》、《記憶流砂》、《死亡翻譯人》等。 朱道凱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普特拉學院電腦碩士,曾任職資訊業二十餘年,現退休專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網路商機》、《平衡計分卡》、《超越後進發展》、《社會學動動腦》、《全球化迷思》、《你不就是那個誰》、《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中午吃什麼?》等。 目錄 Part I 不正義的食物鏈 第一章 來,一起去農村走走! 別美化了農業,看看這些齷齪的真相吧 第二章 給我們健康的食品通路! 多幾家果菜市集,少一點速食店 第三章 美食天堂,還是劣食地獄? 拒絕廣告洗腦,正確地消費食物 第四章 食物政治學 總統、既得利益團體與…每天的麵包 第五章 中國的蒜頭,美國的洋芋片 食物全球化,有什麼問題? Part Ⅱ 食物正義的行動與策略 第六章 讓有正義感的農民活下去 行動,從正視「種植正義」開始 第七章 為農場與餐桌之間,蓋一條新路 消費者攜手,打造新食物路徑 第八章 一位慢食者的頓悟 改變自己與孩子的「食物體驗」 第九章 每一個城市,都有新鮮好食物 責無旁貸的地方政府 結語 公平對待每個環節,我們才能獲得好食物 食物正義不是小眾,是大眾!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立法委員 陳曼麗、主婦聯盟常董 黃淑德、二四八農學市集 楊儒門、 校園午餐搞非基 黃嘉琳 陳儒瑋、好食機 謝昇佑、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生態綠 徐文彥、公共電視「有話好說」陳信聰 熱血推薦 公平對待每個環節,我們才能獲得好食物 慢食國際(Slow Food International)創辦人卡洛.皮特伊尼(Carlo Petrini):快讀這本書! 《食物正義》關心「誰」種植我們的食物、「如何」種、「在哪」種,也關心「誰吃得到」優質、乾淨、公平的食物? 食物正義是一場政治行動,挑戰一個不優良、不乾淨、不公平的食物系統。快讀它!──卡洛.皮特伊尼(Carlo Petrini),慢食國際(Slow Food International)創辦人 「想了解食物運動,《食物正義》是一本必讀之書。」──瑪莉安.奈索Marion Nestle,紐約大學營養、食物研究與公共衛生系教授 「食物政策的重要文獻…高特里布和喬旭有話直說,毫無保留。」──奈文.柯恩(Nevin Cohen),新學院(The New School) 內容試閱 從糟糕的校園飲食現象說起 一群改變世界的紐奧良中小學生 卡崔娜颶風走了一年。大部分紐奧良市的學校不是全毀就是破損,一直到兩年後才重新開學。 隨著重建工程展開,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引起討論。因為,早在颶風來襲前,這些學校早就老舊不堪了。紐奧良居民積極思考,如何化悲劇為轉機。眾多討論「該做什麼」的聲音中,明顯獨缺一個,就是: 來自學生的聲音。只是當時沒有人預料到,這個缺憾後來促成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組織誕生。 這個誕生於紐奧良的組織,是一群中小學生,大約二十人,他們為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反思者」(Rethinkers),想要弄清楚究竟紐奧良的學校出了什麼問題,並找出改進之道。這群學生最早是由珍.胡麗(Jane Wholey)組織起來的。胡麗當過記者、媒體顧問和社會運動者,擁有訓練年輕人透過記者會及媒體策略的經驗。2006年夏天,反思者召開一場會議,討論他們能為自己的學校做什麼。 校園毀了,其實他們並不難過,因為對他們而言,學校「就那副德性」──教室裡沒教具、廁所不衛生、午餐沒味道。他們認為,應該喚醒外界正視他們所遭遇的更實際問題,胡麗回憶: 「學生們越來越興奮,心態也改變了。『自己能夠做點什麼』的感覺,在學生們身上發揮了激勵作用。那年夏天他們發現,原來可以有自己的聲音。」 在胡麗引導下,學生決定在廢棄的雪伍德森林小學,在破碎的窗子、垃圾和永遠存在的黴菌中舉行記者會。他們的訴求很直接: 在學校廁所加裝門,供應充裕的衛生紙和肥皂,給學生足夠時間飯前洗手,更換飲水器──別再讓流出來的是混濁的水。「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一個像樣點的學校?」學生問。 請讓我們好好洗手、咀嚼與消化食物! 出乎意料,這一群國小五年級到國中二年級學生,引起了主流媒體以及重建學區單位的注意。他們花了一個暑假的準備功夫,以及第一場記者會的效果,令他們備受鼓舞。他們持續開會,討論學校有什麼問題、他們可以如何改變。他們決定,以後每年夏天舉行一次記者會,並希望校方針對他們的建議,承諾有所改變。 到了2008年夏天,反思者的訴求焦點,轉移到學校裡的食物和用餐環境。對他們來說,問題再明顯不過:食物難吃透頂,用餐環境不忍卒睹。漫長的隊伍和短促的午餐時間,讓學生們幾乎不可能好好洗手、咀嚼和消化食物。問題越列越多,統統是校園飲食運作失靈的證據。 他們請來瓊安娜.吉利根(Johanna Gilligan)協助。吉利根來自紐奧良食物與農場網(New Orleans Food and Farm Network)──一個推動在地另類食物(alternative food)政策的組織。在吉利根指導下,反思者開始學習各種替代方案,包括引進在地、新鮮食材到學校食堂,改變菜單提供健康和新鮮的食物,及調整整個學校食物環境等等。與此同時,他們發現,原來食物的選擇與環保議題有著密切關係──例如不採用本地農作物、大老遠從別處採購所衍生出來的環境問題。 那年暑假,反思者到格蘭島拜訪當地捕蝦人,聆聽他們的故事。儘管長期以來,蝦子一直是紐奧良食物與文化的特色,但反思者發現紐奧良捕蝦業者不僅是遭到卡崔娜重創,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整體養蝦業──吃化學物和抗生素長大的蝦子,被運到紐奧良及世界各地販賣。這些年來,養蝦業與食物供應鏈的全球化,侵蝕了在地食物文化並摧毀區域食物經濟。正如糧食優先(...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