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台灣樂天市場
訂單成立賺0.5%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0.5% 1
台灣樂天市場

台灣樂天市場

▐ 自2024/1/1 00:00起,台灣樂天市場「屈臣氏」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 ▐ 自2023/2/1 00:00起,樂天Kobo電子書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請會員多加留意。 ▐ LINE POINT點數回饋依照樂天提供扣除折價券(優惠券)、與運費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 愛買與愛票網、a la sha(2023/8/1生效)、GAME休閒館(2023/8/1生效)、專品藥局(2023/8/1生效)等部分店家不參與全站加碼,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https://lin.ee/Y2CcVdk/rcfk ▐ 注意事項 (1)部分服務及店家不符合贈點資格,購買後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亦不得使用點數紅包,如:比漾廣場、神腦生活、MyCard、愛美麗福利社、展翔通訊、ezcook 美食廚房、葳豐數位商城、吉盈數位商城、森林巨人、包材中心、KABO佳麗寶家電批發、LuLuLu精品店、NewSTYLE新風尚潮流、0216零食會社、美寶家電、純米小鋪、LILY科技新櫃、登芳3C電子雜貨賣場、豐饌御鴨、鼎耀通訊、誠選3C、Smile、葳豐數位商城二店、米蘭寶、BoBo Outlet代購屋、楊家食品(2022/10/1生效)、樂天Kobo電子書(2023/2/1生效)、屈臣氏(2024/1/1生效)等,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 (2)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台灣樂天市場,並在同一瀏覽器於24小時內結帳,才享有 LINE Points 回饋。 (3)若購買之訂單(包含預購商品)未符合樂天市場 45 天內完成訂單出貨及結帳,則不符合贈點資格。 (4)如使用App、或中途瀏覽比價網、回饋網、Google等其他網頁、或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App都將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5) LINE 購物為購物資訊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如顯示之商品規格、顏色、價位、贈品與台灣樂天市場銷售網頁不符,以銷售網頁標示為準。 (6)Pickup店家之有效訂單需於下單後40天內使用完畢才符合分潤條件 (7) 若上述或其他原因,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或點數回饋有爭議,台灣樂天市場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活動詳情以樂天市場網站公告為準。

商品描述

作者:楊鎮宇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1070209 ISBN:9789869594516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出版序 一甲子的轉身——從農民到大眾的農業推廣/陳玉華 推薦序 補上一堂遲到的故鄉學——食.農.風土/陳玠廷 前言 從自己土地上長出來的食農教育 為什麼要推動食農教育?︱行動所體現的價值︱在地脈絡中的實作 第一部 歷史篇 第一章 農民貢獻大,一九四五~一九七○ 米荒與二二八︱土地改革︱農業燃燒自己,照亮工業的前途!︱一九五○年代的糧食自給自足政策︱美國很用心推廣麵食︱農業豬變成企業豬 第二章 農村的困境,一九七○~一九九○ 農村快要破產了!︱一九七○年代的農業政策轉向︱飲食習慣的轉變︱一直都是傷心地︱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反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農民運動 第三章 農業零成長,一九九○~二○一五 外有農產品大量進口,內有「農業零成長」政策︱當農地釋出後……︱為加入WTO做準備,鼓勵休耕與離牧︱二○○二年的農漁會大遊行︱土地沒有生產作物,你要吃什麼?︱農村如何再生?︱當糧食危機來臨時……︱追求發展的代價由誰來承擔? 第二部 哲思篇 第四章 臺灣需要什麼樣的農業? 如何面對自由貿易︱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比日本還低︱農業的多功能︱日本把食農教育當作全民運動 第五章 尋找臺灣的飲食文化 食安風暴︱風土飲食︱營養知識也需要風土觀︱慢食,找回傳統知識︱尋找臺食 第六章 土地的極限 加護病房式農業︱農業的本質︱有機農業仍然是少數︱有機農業的精神:不只是吃的健康,環境也要健康︱有機農業的法令:除了管理,更要促進︱有機觀念在民間 第三部 行動篇 第七章 用體驗來修補斷裂 更寬廣的觀察力︱社區的文化脈絡︱體驗的必要︱體驗你的體驗︱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體驗︱量身打造,因地制宜 第八章 從積累處出發 尋找身邊的資源︱盤點推動的資源︱結合教師與農夫專業的食農教育曆︱農業推廣體系不能缺席︱農業的價值要更寬廣! 第九章 找出路 立法的必要性︱規劃的基礎︱日本經驗︱文化傳統很重要︱文化傳統大有用!︱核心價值 自序/導讀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 各界推薦/推薦序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