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能講「公司規定…」,你得整理部屬的行為:常遲到、已讀不回、難配合…用工具讓他自主管理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領導不能講「公司規定…」,你得整理部屬的行為:常遲到、已讀不回、難配合…用工具讓他自主管理

台灣樂天市場
訂單成立賺0.5%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0.5% 1
台灣樂天市場

台灣樂天市場

▐ 自2024/1/1 00:00起,台灣樂天市場「屈臣氏」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 ▐ 自2023/2/1 00:00起,樂天Kobo電子書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請會員多加留意。 ▐ LINE POINT點數回饋依照樂天提供扣除折價券(優惠券)、與運費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 愛買與愛票網、a la sha(2023/8/1生效)、GAME休閒館(2023/8/1生效)、專品藥局(2023/8/1生效)等部分店家不參與全站加碼,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https://lin.ee/Y2CcVdk/rcfk ▐ 注意事項 (1)部分服務及店家不符合贈點資格,購買後將不贈送 LINE Points 點數,亦不得使用點數紅包,如:比漾廣場、神腦生活、MyCard、愛美麗福利社、展翔通訊、ezcook 美食廚房、葳豐數位商城、吉盈數位商城、森林巨人、包材中心、KABO佳麗寶家電批發、LuLuLu精品店、NewSTYLE新風尚潮流、0216零食會社、美寶家電、純米小鋪、LILY科技新櫃、登芳3C電子雜貨賣場、豐饌御鴨、鼎耀通訊、誠選3C、Smile、葳豐數位商城二店、米蘭寶、BoBo Outlet代購屋、楊家食品(2022/10/1生效)、樂天Kobo電子書(2023/2/1生效)、屈臣氏(2024/1/1生效)等,請詳閱LINE Points 加碼店家清單。 (2)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台灣樂天市場,並在同一瀏覽器於24小時內結帳,才享有 LINE Points 回饋。 (3)若購買之訂單(包含預購商品)未符合樂天市場 45 天內完成訂單出貨及結帳,則不符合贈點資格。 (4)如使用App、或中途瀏覽比價網、回饋網、Google等其他網頁、或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App都將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5) LINE 購物為購物資訊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如顯示之商品規格、顏色、價位、贈品與台灣樂天市場銷售網頁不符,以銷售網頁標示為準。 (6)Pickup店家之有效訂單需於下單後40天內使用完畢才符合分潤條件 (7) 若上述或其他原因,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或點數回饋有爭議,台灣樂天市場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活動詳情以樂天市場網站公告為準。

商品描述

作者:大衛.薛爾文 出版社:大是 出版日:1080827 ISBN:9789579654135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身為主管的你,一定遇過以下狀況: ◎員工上班老遲到,再怎麼要求與處罰,就是辦不到。怎麼辦? ◎開會時希望聽大家意見,臺下的人都沒吭聲,但會後一堆人沒照你的話辦。 ◎你用LINE溝通,部屬不是沒看,就是已讀不回?甚至回:這時間不想被打擾。 ◎你交付新任務,員工卻告訴你:這不是我的人生規畫,我不想這麼累。 「這還要教?」「講了幾遍還不會?」「別給我一堆資料,給我你的看法」 「為什麼你不照我教的步驟做?」 以前的主管只要講一句:「這是公司規定」,大家就會遵守, 為什麼現在這套方法不管用?團隊運作變得越來越困難? 那是因為多數主管都誤解了「團隊」的定義: 優秀團隊不是由「優秀的部屬」組合,你得「整理部屬的行為」: 只要用一疊便利貼、一張白板,就能讓所有人參與並打造自己想要的規則: 幾點上下班、幾點容許被打擾、想跟什麼樣的同事合作、善用哪種溝通工具……。 本書兩位作者薛爾文夫妻,專門協助組織發展跨部門合作, 客戶包括飛利浦口腔保健、領英、GoogleUX文化社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 他們發現:「那種很快就達成一致協議的組織,外表看起來很好,其實病很重」 因為,組織裡的所有規定,包括成功和失敗,不應該由誰(老闆或是主管)說了算。 ◎藉著「談論」來建立團隊準則,不能誰說了算 建立團隊的第一步,就是把那些沒有明說的潛規則(準則)搬上檯面一起討論, 例如,應該幾點上班?幾點算遲到?幾點下班?你希望同事怎麼稱呼你? 你喜歡一個人表現?還是跟同事合作?但準則只能6到8項。 ◎創造對的衝突──很快一致同意的組織,病很重 大家都怕衝突,多數人都把給別人意見當成說人壞話,所以寧可閉嘴。 怎麼辦?用便利貼,把問題寫下來,然後貼在白板。別用形容詞,要寫事實, 更重要的是,批評完後得說明怎麼改進。寫出來,或在4分鐘之內,說出來。 ◎做決定不再那麼難,可以簡單 你知道團隊共事時,哪件事情最難嗎?就是做決定。 為什麼要做這決定?這會影響什麼人?誰要負責這個後果?最晚何時要決定…… 作者提供了「2×2評估圖表」、「信心投票」等工具來幫你, 就算部屬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也能理解主管為什麼會這樣決定。 本書還提供「情緒地震儀」,讓你了解部屬到底為了何事不爽、何時不爽? 如果專案成功了,大家想如何慶祝?又該如何定義失敗? 絕對比說:「這是公司的規定」更有效果。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一 不吵架的決策六步驟/矽谷阿雅 推薦序二 創造不用口號、不談高調的夢想團隊/凱若 各界推薦 作者序 要實現團隊理想,你得顧全「人的現實」 引言 怎樣的團隊叫優秀?由「行為」建立的 第一部 為什麼領導不能講「公司規定……」 第一章 藉著「談論」來建立團隊準則,不能誰說了算 01這個專案為什麼需要你? 02這是我們團隊的理念!有表現在行為上嗎? 03團隊習慣,等於個人的總和 第二章 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01定義問題,對症下藥 02我們知道什麼、需要學習什麼? 第三章 「成功」,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01怎樣才算成功? 02如果團隊沒有成功呢? 03兩個部屬重複做一件事……請這樣管理流程浪費 04激勵團隊士氣的機會,往往都這樣浪費掉了 第四章 團隊的起步──最重要的「第一次會議」 01這場會議,這個人有必要出席嗎? 02第一場會議別跳過,否則大家空轉做虛工   第二部 卡住了,怎麼辦? 第五章 創造對的衝突──很快一致同意的組織,病很重 01給人回饋前,先說清楚用意 02我們怎麼善用這個回饋? 03我們該怎麼改善專案工作? 第六章 做決定不再那麼難,可以簡單 01我們試圖做出什麼決定? 02我們的決策適用什麼準則? 03我們有哪些選項可以決定? 04有哪些權衡取捨? 05哪一個才是信心選項? 第七章 測試我們的點子 01我們覺得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02 對於執行這個改變,我們的假設是什麼? 03 這樣改變,有什麼事情會受影響? 第三部 衝向終點──那些可以量化與無法量化的成果 第八章 團隊的反省,寬恕的文化──你也會犯錯 01我們應該改變什麼? 02 記錄我們的情緒高低潮 03 我們無法改變什麼? 第九章 談論你們取得的成就 01誰被我們的成果影響? 02我們的溝通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十章 結尾很重要 後記 你需要一個人負責打槍你 便利貼管理法工具包 致謝 自序/導讀 推薦序二 創造不用口號、不談高調的夢想團隊 暢銷作家、創業者/凱若 有許多公司都會在其網站甚至總部,寫下他們的「企業宣言」,而主管與創辦人也常在社群媒體上宣講事業的終極目標,然而,大家卻可從這些企業所做的「行為」或實際政策,看見諸多矛盾。薛爾文夫妻於本書引言就直接指出了:優秀的團隊不是由人建立的,而是由「行為」而來。 為何企業創辦人在公司成立一段時間後總會發現,其一手打造的「夢幻團隊」無法實踐原本自己的願景?這就是因為領導者們忽略了「儀式」的重要性。若組織中沒有人將企業的「理念」,藉由共享的儀式,累積成「文化」。那麼無論一開始的精神多麽崇高;團隊中成員多麽優秀′認同企業理念,這樣的團隊最終都會被與其企業精神背道而馳的行為給耗損。 我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此。我在創業初期,希望能打造一個能讓媽媽們(或爸爸們)安心育兒,也能同時自我實現的環境,要達成這個目標其實並不需要規模龐大、快速的成長,但我們的一切規劃、行為都要符合這樣的精神。然而那時我忽略了「儀式」與「行為」的重要性,以至於公司在後續成長的過程裡偏離了目標。在那段時間裡,我反而看到夥伴們跟我都因為工作太多而沒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彼此之間也從育兒創業的好夥伴,變成了僱傭關係。 還好當時我及時停下腳步,重新回頭思索公司對內、對外所有的「行為準則」,並且與工作夥伴討論、決定撤銷越來越龐大的辦公室,讓所有成員(包括我)維持在家工作的狀態,也讓我們的互動細節回到「夥伴」的方式,取消上對下的指示流程,採用更靈活的專案方式,當這些「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堅持重新實行之後,每個人都有共識的企業精神才能在行為中貫徹。也是多虧有這樣共同決定出的工作模式,我才能任性的搬到德國、開始新家庭,現在又全家四口移居西班牙、展開新人生。 有很多的企業雖立意良善,其創辦人也都有滿腔的熱血。但經過了商場鬥爭的洗禮、利益當前的誘惑,若是無法堅持用其企業精神來檢視其行為的「共享儀式」,就很容易背離初衷。這本好書提供實用的方法,企業內部利用本書的儀式,必能創造一個不用口號、不談高調,而是切實實踐企業精神的夢想團隊。 各界推薦/推薦序 知名部落客/矽谷阿雅 暢銷作家、創業者/凱若 資深行銷公關人/丁菱娟 內容試閱 怎樣的團隊叫優秀?由「行為」建立的 優秀的團隊不是由人建立的,而是由「行為」建立。 領導者知道,經過改善的團隊合作(以及整合過的團隊行為),都會顯著影響員工的投入程度、留任率。他們看過Google「亞里斯多德計畫」(ProjectAristotle)的結果──此計畫鼓勵大家替職場團隊塑造行為模式,以提高心理安全感、彼此信任、結構與清晰度。IBM的「聰明勞動力機構」(SmarterWorkforce Institute)倒是有另一個說法:領導者應該讓員工有機會參與決策,並給予自主權,信任他們能夠找到成功之道。 但當我們直接跟領導者、與其團隊對談,沒有人提出「如何讓員工擔責」、「怎麼讓員工更相信公司」……問題。每個人都知道,彼此信任、團隊合作能給團隊的益處不勝枚舉,只是他們不清楚怎麼建立,才會只問:「我們該怎麼達到這些成果?」我們的回答永遠都一樣:創造一種文化,讓同事能夠設計並打造自己想要的團隊經驗。也就是創造「共享的儀式」。 為什麼是儀式?因為儀式能培養行為,幫助團隊領導者與成員獲得成功,而且根據個人的長才創造正向的工作經驗。團隊會改變與成長,而儀式能使人與人的協作更緊密。只要把正確的儀式傳授給掙扎中的團隊,就能改善他們的工作方式。完成儀式之後,團隊必須定期評估現有的儀式,是否能幫助他們達到共同目標,如果不能,就要重新設計儀式。在儀式中建立的行為,會隨著時間成為團隊慣例的一部分。 儀式與慣例都是高績效團隊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我們不是在講那種空泛的團隊建立活動,而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投入其中,並塑造出共享觀點」的這種儀式。我們談的是支持包容性、提升承擔責任的能力、培養深度自我負責感的儀式。我們談的是每個團隊都要有,轉變日常共事經驗的能力。 如何使用本書的儀式(或自己設計一套工作儀式) 每個儀式都能幫助你的團隊達成共同觀點,在重大情況下一起做決策。根據你的團隊大小規模,這裡介紹的儀式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所以請先讓團隊每個成員有心理準備。你的團隊越是熟練,這些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我們建議你每個儀式都要使用白板、麥克筆與便利貼。根據我們的經驗,團隊在儀式期間盡量少用科技,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等到團隊更熟練這些儀式之後,你或許會想因應團隊需求而改編一些地方,我們鼓勵你這樣做!替儀式命名,讓它們有合適的「品牌」。將圖表化為語言,並搭配更適合你組織的儀式。不過,假如你改編一個儀式,或自創一個儀式、與書中介紹的儀式並用,以下為必須符合的基本條件。 一、每個儀式都由一個問題開始 每個儀式都由一個問題開始。我們看過團隊從專案初期到關鍵時刻,都在煩惱幾個問題,萬一這些問題懸而未決,團隊至今的付出可能就偏離了目的。團隊如果想解釋專案的目的,可以自問:「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因為這個問題能帶領團隊,開啟相應的儀式。 二、將儀式的結論視覺化 在每個儀式當中,所有人的投入必須以視覺化的形式(可以用一疊便利貼與白板)記錄與分享,藉此從個人觀點逐步推衍到團體的決策。視覺化之後的產出,能夠輕易的畫在白板或一張紙上。每位團隊成員手上都要有充足的紙張與便利貼,在儀式期間使用,這樣他們就能輕易重組、或匯集自己創造的事物,團隊藉此一起找出連結。 附帶一提,如果你的團隊採取遠程合作,你應該知道他們對於工作方式必須更有紀律。如果你們不在同一間辦公室,實施儀式就可能有難度,但我們也看過遠距團隊,成功運...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