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魯伯特.荷姆斯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1130803 ISBN:9786263155237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人人都有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但空想的殺意如何變成完美犯罪的實作? 這所學院會教導你不可不知的一切…… *洛杉磯時報、邦諾書店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格萊葛利.馬奎爾(《女巫前傳》)、R.L.史坦恩(《雞皮疙瘩》系列)盛讚 *亞馬遜網路書店推理懸疑類年度選書 *CrimeReads網站「年度最期待的犯罪小說」 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臥斧(文字工作者)、張國立(作家)、陳德政(作家)、薛西斯(小說家)、譚劍(香港推理小說作家) ──好評推薦 「很多人都會說『我真想殺了某某某』,但很少有人實際付諸行動。 光是翻開這本書,你就朝成功的謀殺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一切順利的話,你將感到無比自豪,也會獲得同儕的欽佩,前提是他們如果得知這件事。 本書將確保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摘自《麥克馬斯特學院謀殺計畫指南》 ┤故事簡介├ 航太工業設計師克里弗原本十分享受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但新上司菲德勒的出現讓他宛如置身人間地獄。菲德勒的職場霸凌害死了克里弗敬重的前輩、暗戀的女同事,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他甚至強行修改克里弗的設計、打算推出安全性堪慮的新產品,提出嚴正反對的克里弗被當眾羞辱開除。 克里弗不禁心生殺意,穿戴上一套偽裝之後就把菲德勒推下地鐵月台,但立刻被兩名刑警模樣的男子視破假身分,還得知無良上司大難不死,自己根本白忙一場。不過,那兩人並不是真正的刑警,而是「麥克馬斯特學院」派出的代表,專門挑選具有謀殺藝術潛能的一般人到學院進一步接受技能訓練。該學院並不是要培育喪心病狂的殺人魔,而是意在幫助具有合理動機、不得不訴諸謀殺來解決問題的平凡人,教導他們易容、下毒、射擊、解剖等各種必要技巧,殺死他們在入學時選定的對象就等於他們的「畢業專題」──至於被當的學生,就只能從人生畢業了。 克里弗在此遇見與他際遇相似的同學們,包括想報復色狼經紀人的女演員多莉亞、被同事打壓欺凌而懷恨在心的醫院職員潔瑪,還有設法提早送家族長輩上路以奪得第一桶金的逆子賈德,這所學院保證協助他們成功執行一樁樁精巧又縝密、宛若藝術創作的謀殺計畫,但是這世上真的有「完美犯罪」嗎?謀殺真的是一門能夠教習傳授的巧藝嗎?習得一身危險技藝的學生,是否真能剷除仇敵又逃過法律制裁? └學院術語小百科┘ 當弒人:你打算刪除的目標對象(字面解釋為「應當殺死的人」)。我們認為「受害者」一詞太過主觀,可能並未將你的經歷和動機全面納入考量,因此建議採用「當弒人」這個稱呼。萬一被錄下來並在法庭上播放,「當弒人」(音同「當事人」)聽起來比「受害者」好太多了。 執刑人:若一切按照計畫進行,這就是指你。請注意,學院用的是執行死刑的簡稱「執刑」。 刪除者:麥克馬斯特學院認定有能力且夠格執行刪除計畫的畢業生,或已成功刪除目標的校友。 無名弒:過去未被發現的執刑人,雖然未曾接受麥克馬斯特學院的正規教育,但仍成功刪除目標。 敵人:此術語絕對不是用來指你的目標,而是指密謀對付麥克馬斯特學院畢業生的勢力,包括地方和州警察、地方檢察官辦公室,以及鑑識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我們會避免使用此術語來稱呼聯邦調查局,因為許多成員都是我們的校友。 └學生實作案例觀摩┘ 恰到好「醋」:對目標開槍時記得戴手套,事後更要用醋清洗手套上的火藥殘留物,用剩的醋可加入三份油、兩顆切成絲的萵苣、核桃和柑橘瓣,然後在受害者的守靈夜端上桌。 「臂」死無疑:寄給你的目標一張會跳針的黑膠唱片,將播放機的唱臂做焊接處理、抬高到特定角度時接觸到帶電的火線,讓聽音樂時忍不住伸手調整唱臂的目標瞬間外焦內嫩。 「剷」後憂鬱:謀殺計畫成功後,卻開始懷疑人生?請別急著自白告解,不如再複習一次學院的「四個大哉問」(「你有儘可能給目標贖罪的機會嗎?」、「有人會因為該目標的死亡而哀悼嗎?」、「這樁謀殺會傷及無辜嗎?」、「消滅此人會改善其他人的生活嗎?」),經過這四道問答,願每位麥克馬斯特學院的校友都能發自內心說:因為目標已經不在世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了。 ┤口碑佳評├ 薛西斯: 我始終認為推理小說家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殺人的一群人(或殺了之後會立刻自首),如今終於有一本書能強而有力地驗證我的觀點:這部麥克馬斯特學院的「招生手冊」(篇幅超過二十萬字),將鉅細靡遺告訴您:完美犯罪,講究十年磨一劍──如果連上帝造人都要花七天,可想而知人類若想進行「逆向工程」,該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歲月呢? 格萊葛利.馬奎爾: 一段關於凶殺案絕妙樂趣的案例研討,荷姆斯筆下的「高等教育」與更高等的犯罪及其他不妥行為,將讓你夜不成眠:一面飛快閱讀,一面忙著檢查家門是否鎖好。 阿拉法爾.柏克(Alafair Burke),愛倫坡獎決選入圍作家: 結合了冷面幽默與細心觀察的線索,荷姆斯想像出一所猶如霍格華茲的祕密學院,傳授執行完美謀殺計畫的藝術。一本創意十足又充滿邪惡趣味的好書。 R.L.史坦恩: 一所頒給學生凶殺學位的大學?只有荷姆斯能把謀殺這回事寫得令人開懷大笑。這本書不是聰明,而是惡魔般的聰明。轉折、詭計和無盡的驚喜讓我還想註冊下個學期! 美國專業...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魯伯特‧荷姆斯Rupert Holmes 一九四七年生於英國,六歲起移居紐約,畢業於曼哈頓音樂學院(主修單簧管)。身兼推理小說家、編劇、歌手、詞曲創作人,曾兩度榮獲愛倫坡獎,在戲劇領域更是史上第一位以劇作家、作詞及作曲者身分獲得東尼獎的全才,作品包括音樂劇《艾德溫‧祖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與《大幕》(Curtains),另外也曾將阿嘉莎‧克莉絲蒂、約翰‧葛里遜、R.L.史坦恩等知名小說家的作品改編為劇本在百老匯及世界各地其他劇場演出。 他的第一部小說《赤裸真相》(Where the Truth Lies,暫譯)由名導艾騰‧伊格言改編為同名電影、柯林‧佛斯與凱文‧貝肯主演,並入圍尼洛‧伍爾夫獎的最佳美國懸疑小說項目。他曾在專訪中如此描述自己多角度的創作生涯:「我總是在說故事,有時候形式是三分鐘的歌曲,有時候是兩小時外加中場休息的百老匯音樂劇,也曾寫過電視劇……而小說同樣也是在說故事。」《謀殺藝術大學院》是他的最新小說作品,結合了他往昔多個創作領域中共通的常見特色,例如懸疑、犯罪與幽默,上市後隨即登上《紐約時報》和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等暢銷排行榜。 相關著作:《謀殺藝術大學院(博客來獨家贈「麥克馬斯特學院校景暨執刑指南珍藏卡」)》 繪者簡介 安娜‧路易佐斯Anna Louizos 曾為十八部百老匯戲劇演出設計舞臺場景,並三度提名東尼獎最佳舞臺設計,參與作品包括《紐約高地》(In the Heig... 內容試閱 雖然我不覺得自己特別虛榮(除了可能常常會想到自己這點),但我對自己精心設計的謀殺計畫感到相當滿意,尤其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決定要殺人。 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一年,我一開始是雙主修航空設計和英語文學,就跟去茱莉亞學院學鋼琴和曲棍球一樣。身為沒有雙親且身無分文的人,我很快就被告知,我獲得的高額獎學金是為了培養我的航空設計天分,而不是我對不朽散文的熱愛。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發現自己有擅長且喜歡做的事……但沒有到熱愛的程度。然而人必須維持生計,所以世界上才有那麼多出色的泌尿科醫生。(親愛的贊助者,如果您剛好是一位出色的泌尿科醫生,那就謝謝您至今的照顧,我會乖乖收拾行李走人的。) 後來我去念了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飛機製造商華頓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最後走上了殺人這條路。這並不完全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錯,我甚至不怎麼怪華頓工業,除了他們看高階管理人員的眼光之外。其中一個高層就是我的主管梅里爾.菲德勒,而菲德勒「非得」死。 請別誤會,我是百分之百反對濫殺無辜的……但菲德勒是死有餘辜。 親愛的贊助者,我不知道您是否認識我。如果不認識的話,有些人會說我看起來勤奮好學,只有我近視的姑姑會說我很帥。但在這本日記中,我的長相並不重要,因為在我和麥克馬斯特學院的緣分開始的那一天,我戴著一頂假髮和亂蓬蓬的灰白假鬍鬚、一副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喜歡戴的那種太陽眼鏡,以及一頂過時的費多拉帽,帽簷故意拉得很低,一切都是為了遮住自己的臉。我當時人在曼哈頓市中心的一個地鐵站,我高大的身軀被一件羽絨長背心所包覆,外面又套了一件比我平常穿大四號的風衣,活像百貨公司的聖誕老人。 我像跳軟底鞋踢躂舞的勞萊與哈台一樣,巧妙地移動這個笨重的身軀,穿過旋轉閘門後,走下混凝土台階,到達地鐵的北上月台。令人滿意的是,我的目標就站在我想要的位置:梅里爾.菲德勒大概五十歲出頭,是個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也是我以前在華頓工業巴爾的摩廠區的主管,這次來紐約出差。他正在月台南側的報攤旁邊翻閱一本雜誌,距離我只有幾公尺遠,跟我料想的一模一樣。我需要菲德勒站在北上列車進站的月台那側,因為在另一側,列車已經減速剎車,可能無法瞬間給予致命一擊。 看,我人很好吧。 殺死菲德勒的會是火車,我告訴自己不下一百次了,但心裡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的卑鄙說法罷了。我有殺人的意圖,但缺乏殺人的氣魄。槍、刀、毒藥……這些都是凶器,我不僅缺乏經驗,下手當下還會於心不忍,無法保證會成功。但我也排除了其他不會接觸到目標的謀殺手法,因為那是用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蓄意策劃謀殺,能夠這樣精心計劃的應該只有心理變態吧。接著,我就萌生了「推」菲德勒一把的念頭。嗯,我應該可以做到,畢竟在過去三年裡,每當菲德勒猛烈抨擊無助的員工時,我都不得不克制這麼做的衝動。推擠、推搡、推撞感覺就不像謀殺行為,就跟以前的酒吧鬥毆一樣,通常一開始都是推來推去,直到負責管事的人出來維持秩序,說:「好了好了,你們這些傢伙,別鬧了。」菲德勒天天貶低和侮辱身邊的所有人,用那個居高臨下的嘴臉把對方批評得體無完膚,推他一把也無可非議吧。 其中明顯的差別在於,這一推會讓菲德勒在列車衝進站內時,從月台邊緣摔下去。 殺死菲德勒的會是火車。 我還進一步推斷,推撞行為本身比較難調查,沒辦法像試射子彈一樣追溯到槍枝型號,沒有射入傷或穿刺傷會暴露攻擊的角度,也不會留下明顯的殘留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