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李察.奧弗里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1130828 ISBN:9786267376621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一部真正的二戰全球史。」──方德萬,《戰火中國》作者 二戰85週年 × 終戰80週年 上一場大戰的陰影尚未遠去,世界就已經往下一場大戰奔去 究竟是什麼力量,驅動全球上億名男女,投入這場空前絕後、影響至今的軍事衝突? 4大典範轉移:長時段 × 全球尺度 × 混合型戰爭 × 帝國爭霸史觀 7項分析主題:政治、軍事、經濟、道德、民防、心理、法律 ★ 強勢攻占《紐約時報》排行榜 ★ 問鼎美國軍事史協會.傑出圖書獎 ★ 榮獲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最佳軍事史圖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帝國仍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象徵文明、進步與現代。二戰結束之後,「帝國」兩字就此破產,成為沒有國家敢自稱的髒字。二戰改變了一切,但這場戰爭為何爆發?如何變成規模遍及全球的大戰?又對人類社會及世界歷史帶來什麼影響? 過去半世紀以來,無數書籍碰觸過這些問題的冰山一角,卻沒有一部完整的通史類著作能像本書一樣,將各個專業面向統整連結起來,既還原戰爭始末及經過,也深入剖析戰爭中的政治、軍事、經濟、道德、民防、心理與法律。不僅如此,本書更試圖跳脫「歐戰為主、太平洋戰場為輔」的西方傳統敘事,代之以廣納亞洲與歐美非的全球史視野,同時揚棄「善良民主國家對抗邪惡法西斯極權」的簡單二分法框架,看見這場史上最慘烈戰爭背後的複雜與細緻。 這是你我都可能聽過、卻未曾真正理解的一段歷史,出自於全球首屈一指的二戰史權威。隨著今日世局走向不安與動盪,全球衝突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或許沒有哪個時刻,比現在更需要重新認識二戰,那場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本書特色】(編輯小語) ◎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無論是法西斯主義或俄烏戰爭,空襲戰火下的日治臺灣或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21世紀的我們在回望過去、引用歷史時最常參照的指標。這場戰爭是如此重要,我們對它的認識不能只仰賴零碎且真假難辨的網路資訊,而是迫切需要一部能系統性梳理各個層面與不同領域的著作,分析及統整宛如萬花筒般的龐雜知識,同時藉由非軍事迷也能讀懂的語言,建立起對這段歷史共同的認知基礎。 ◎全面更新過去50年的研究成果:臺灣書市已有好些年沒有針對二戰史的專門著作,過去我們對這場戰爭的認識,絕大多數仍來自於李德哈特、夏伊勒、哈夫納或塔克曼的著作,以及著名政治家或軍事將領的回憶錄。這些確實是一時之選的經典,卻也幾乎都成書於五六十年前。半世紀以來,已有無數迷思被挑戰及打破、無數新觀點出現,蘇聯與東歐檔案的解密、東亞戰場的重新評估、獨裁者的動機內心世界與分析、戰爭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非正規與不對稱作戰的興起……等。唯有全面翻新腦內的認知地圖,才好在21世紀繼續談二戰,認識這場戰爭與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係。 ◎特別收錄別冊:5篇專文、14頁地圖、18頁人名地名中英對照表,方便閱讀時同步參照。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沃夫森歷史獎得主,學院專業與大眾書寫兼具。相信史家必須向學院外的大眾分享歷史,而不是把歷史變成專門獨享且難以親近的學科。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士。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現為艾希特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曾在英美學界1980年代「二戰起源」的學術論戰中扮演重要角色。2007年獲英國筆會頒發二戰史寫作殊榮「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2001年亦榮獲美國軍事史協會頒發「塞繆爾.艾略特.莫里森獎」(Samuel Eliot Morison Prize),以表彰其對戰史研究的傑出貢獻。 著作等身,出版或主編近三十本著作,包括《泰晤士世界史》、《牛津二戰史》、《紐約時報二戰全紀錄》、《盟軍為何勝利》、《獨裁者:希特勒的德國與史達林的俄國》、《訊問:深入納粹菁英的內心世界》、《俄國與二戰》、《戰略轟炸與二戰》、《皇家空軍的誕生》、《不列顛空戰的迷思與現實》、《納粹德國的經濟復甦1932-1938》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等。譯者介紹譯者/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大逃離》、《前線島嶼》、《琥珀眼睛的兔子》、《歷史的歷史》、《當帝國回到家》等多部作品。 審訂/揭仲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防軍事評論作家。參與過編輯《西洋世界軍事史》套書,譯作有《永遠的企業號》、《圖說諾曼第登陸》等。 目錄 ◎上冊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致謝 前言 序章 鮮血與廢墟:帝國戰爭的年代 第一章 民族帝國與全球危機(1931-1940年) .新帝國時代 .英法走向二戰的曲徑 .帝國之戰:西線戰場 .瀑布般的災難 第二章 帝國的幻夢與現實(1940-1943年) .英國問題 .世界島與心臟地帶 .種族與空間:統治戰時帝國 .一個沒有猶太人的帝國 第三章 民族帝國的終結(1943-1945年) .帝國的盡頭:艾拉敏、史達林格勒、瓜達康納爾島 .戰爭就像買彩券 .代價高昂的勝利 .最後行動:無條件投降 ◎中冊 第四章 動員與總體戰 .軍事動員 .經濟動員 .男性人力與女性人力 .抗爭與生存 第五章 軍事作戰的技藝 .裝甲作戰與空中作戰 .兩棲作戰的興起 .戰力加成:無線電與雷達 .戰力加成?情報與欺敵 .勝負之間:戰時的學習曲線 第六章 經濟戰與戰時經濟 .量產武器 .民主兵工廠與《租借法案》 .切斷資源:封鎖與轟炸 第七章 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 .戰爭正當化 .並非如此「良善的戰爭」 .人民戰爭:打造「集體道德」 .反戰運動與和平主義的兩難 ◎下冊 第八章 民防與敵後抵抗 .民防人員 .各種面貌的戰時抵抗 .抵抗運動與同盟國 .我們輸了,但我們必須戰鬥:猶太人的抵抗 第九章 戰時情緒與心理 .戰爭造成的精神官能症 .維持士氣 .後方民眾的情緒 第十章 戰爭暴行與戰爭罪 .違反戰爭法規與戰爭慣例 .種族犯罪 .戰爭與性暴力 .罪與罰 終章 從殖民帝國到民族國家:新全球時代的誕生 .帝國的終結 .用鮮血換取獨立 .民族國家的世界 .新帝國取代舊帝國? ◎特別收錄別冊 外國媒體與國際學界推薦 臺灣各界試讀推薦 楊肅献:從全球史的視角重新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張國城:二戰史給臺灣社會的啟示 葉浩:致力於調整二戰敘事下歐亞時差的巨著 劉文:戰爭與性別政治的矛盾交錯 揭仲:審訂者序 地圖參考 中英譯名對照表 各界推薦/推薦序 審訂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專文推薦 楊肅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劉文│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各界推薦 明居正│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汪宏倫│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沈明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 伍碧雯│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小娟│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于倉和│資深軍事譯者 相振為│Podcast「軍事相對論」主持人 ★外國媒體與國際學界推薦 「無庸置疑的二戰全球史巨著。」──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帖木兒之後》作者 「登峰造極之作,匯聚作者畢生心血,改變我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看法,勢必會待在書架上很多年。」──理察.埃文斯(Richard J. Evans),《納粹帝國三部曲》作者 「歷史學大師奧弗里主張,我們不該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簡單理解成善良西方民主國家與德義日等邪惡法西斯國家的對抗。他認為二戰起因於舊帝國秩序受到新崛起帝國的挑戰,而其結果就是舊帝國秩序的瓦解與新民族國家的崛起。這一框架幫助奧弗里運用其無以倫比的淵博知識,打造出一部真正的二戰全球史,同時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畢生對二戰深入反思的結晶。必讀之作。」──方德萬(Hans van de Ven),《戰火中國1937-1952》作者 「我們西方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希特勒的二次大戰,但對數百萬亞洲人來說,那些年的衝突確實跟納粹與猶太人滅絕不大相關。這場戰爭也不是民主對抗獨裁,而是帝國與帝國之間的衝突。奧弗里融入了歐洲以外的歷史經驗,重新講述這場看似熟悉的戰爭。」──芮納.米德(Rana Mitter),《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在時間跨度、內容深度及學術嚴謹度上都不同凡響,在領域廣度及視野清晰度上也令人印象深刻。本書正確地把二戰起點提早到1931年的中國。」──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今年是二戰史的豐收年,我們有了奧弗里這部篇幅宏大的著作。他把二戰重新定位成帝國的最後一搏,而不是單純的領土衝突。」──齊斯.洛韋(Keith Lowe),《二戰後的野蠻歐陸》作者 「在寫出二十幾本相關著作後,奧弗里拓展了規模,真正將二戰視為一場全球戰爭。這一視角帶我們用不同角度理解二戰,認識二戰的本質。」──丹尼爾.因莫瓦爾(Daniel Immerwahr),《被隱藏的帝國》作者 「二戰應該要被理解成一場橫跨歐亞且環環相扣的全球衝突。如今有許多優秀史家都在拓寬我們對亞洲二戰史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李察.奧弗里。他在新書中主張,軸心國自視為帝國擴張的後進,並且為了取代英法帝國主導的全球秩序而發動戰爭。」──蓋瑞.巴斯(Gary J. Bass),《東京大審判》作者 「本書以獨特視角挑戰讀者對二戰的各種假設,本人願意給予最高度推薦。」──馬克.蒙茲克拉羅斯(Mark Montesclaros),美國陸軍戰爭學院講師 「本... 內容試閱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難以形容與難以計算的苦難、剝奪與死亡。在此之前或之後,沒有任何一場戰爭能與其比擬,就連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無法望其項背。這場牽連廣泛的殘酷戰爭,為歷史學家帶來各方面的挑戰。1940年代之後的時代變遷,使我們愈來愈難想像在這個世界上曾有超過一億名男性(與遠少於此數的女性)穿上軍服、拿著武器奔赴前線戰鬥。 我們也很難想像各個大國能說服民眾同意將高達三分之二的國家產出投入於戰爭之中,而數億人必須承受戰爭帶來的貧困與飢餓,或在衝突永無止盡的需索下,忍受自己在和平時期努力積攢下來的財富與儲蓄遭受奪取與破壞。我們同樣也難以體會轟炸、流離失所、徵用與偷竊帶來的慘重破壞、剝奪與失落。戰爭尤其對我們今日的感受構成挑戰,使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會有數十萬人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殘暴行徑、恐怖主義與犯罪行為。 過去,人們若要解釋二戰為何爆發,只需要歸咎於希特勒、墨索里尼及日本軍方在歐洲與東亞的帝國野心,如何激起了愛好和平的國家群起抵抗。無論是標準的西方敘述或蘇聯的官方戰史,都把焦點放在同盟國與軸心國的軍事對抗。軍事結果固然重要,但過度聚焦於軍事結果只會產生更多疑問,例如引發戰爭的深層危機為何?戰時為何存在各種性質迥異的衝突?戰爭背後存在著哪些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脈絡?最後,即使二戰在1945年正式結束,為什麼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卻還是持續出現不穩定的暴力衝突? 我這部二戰史的新穎之處,奠基在四大重要假定之上。首先,傳統的「1939年到1945年」分期已不再管用。因為戰爭早在1930年代初就已經在中國開打,1945年後過了十年才在中國、東南亞、東歐與中東結束。把戰爭限定在1939年到一九四五年,也許提供了二戰敘事的核心,但整起衝突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占領滿洲,往下則可延續到二戰引發的最後幾場內戰,這些衝突在1945年時都還打得難分難解。 其次,應該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理解為全球性的事件,而不只是一場為了擊敗軸心國的歐洲戰爭,加上太平洋戰爭作為點綴。我們還需要看到中歐、地中海、中東與東亞。這些地區的動盪不安,同樣危及了全球穩定,更解釋了戰火為什麼不只發生在幾個大國之間,還延燒到遙遠的地區地。相較於在歐洲戰場擊敗德國,亞洲的戰事及其結果對戰後世界的影響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代中國的建立與西方殖民帝國的崩解,都是亞洲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結果。 第三,必須將這場大戰重新定義為好幾種不同戰爭的混合。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我們熟知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包括侵略戰爭與抵抗侵略的戰爭,因為唯有國家才有能力動員充足資源與維持大規模武裝衝突。但除了主要軍事衝突之外,還有內戰與「平民戰爭」(civilian wars),前者諸如中國、烏克蘭、義大利與希臘的內戰,後者則可能是反抗占領軍(包括軸心國與同盟國占領軍)的解放戰爭,也可能是民眾為了自衛而進行的戰爭。有時候不同形式的戰爭會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彼此重疊或匯聚,例如俄國的游擊隊或法國的抵抗運動。平民動員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具有「總體戰」的特徵,也影響了二戰的進行方式。 最後,上述三個要素,時間、空間與定義,都源自以下這第四項論點:這場漫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最後一場帝國對帝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