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古庭維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1111229 ISBN:9789865504878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古庭維、金鼎獎圖書插畫獎得主Croter聯手 由淺入深完整介紹台灣鐵道發展歷程 ★徜徉百年人文史地 台灣溪流多為東西走向,阻隔了南北向的交通。19世紀末,從台北要到台南,最理想的路線可能是搭船經過廈門,直到貫穿南北的縱貫鐵道完成後,島內移動變得更容易,各地產業也得以互相搭配而齊步發展,甚至海陸結合,以港口為鐵路運輸的端點,將商品輸出海外。1908年縱貫鐵道通車的意義,不僅止於多了一個交通工具的新選擇,而是台灣走向近代化發展的起點,時間與空間如同世界的雙手,形塑台灣未來百年的嶄新樣貌。 透過本書精美圖像及多層次編排,探索不同時期的台灣及相關國際動向,從自然環境、文化、產業、科技等領域,開展人文史地新視野。 ★一探台灣鐵道全貌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以宏觀的完整時空角度,介紹台灣鐵道一百多年來發展的精彩繪本。透過精簡卻不失完整的文字敘述,配合細節考證後的重新繪圖介紹,讓想要一探台灣鐵道全貌的讀者,可以輕鬆悠遊在書中而獲得全面性的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洪致文 真心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古庭維 1983年於台北市出生,但擁有「竹山人」的認同,童年時常往返台北與南投,帶來許多鐵公路的回憶。 興趣很多,包括了昆蟲、天文、音樂、烹飪、美食,但大多沒太精通。很喜歡攝影,曾經幻想成為全職風景攝影師,後來發現技術實在不厲害,只好努力生產文字來搭配發表,結果就不知不覺進入編輯出版的領域。2006年起接手《鐵道情報》雜誌,以推廣鐵道文化為業,接著又不知不覺參與了許多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工作,並創辦春臨台灣文化事業坊投入更多工作。登山是古庭維的另一個興趣,足跡遍佈郊山、中級山、高山、古道、遺跡。登山與鐵道的交集處,便是林業鐵道,以及爬到山上俯瞰鐵道風景。 目前是一位不自由工作者,擔任《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舊打狗驛故事館館長、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理事長。 繪者簡介 Croter 本名洪添賢,1978年生。 設計師與插畫工作者,2004年開始投入獨立創作與設計,擅長使用多種插畫風格與設計結合,並且喜歡使用超現實變異的手法繪製插畫,融合神話故事與諷刺性的幽默,用天真爛漫的語氣緩緩傾訴人生與社會的現實。 2021年與詩人王小苗合作繪本《什麼將把你帶走》獲選2022年波隆納拉加茲一百本繪本與四十六屆金鼎獎圖書插畫獎。 目前居住在高雄,每天仍持續不斷的在現實量尺與創作理想中持續用畫筆奮鬥著。 譯者介紹 目錄 ●鐵道的起源 ●清代的台灣鐵道 ●台灣縱貫鐵道 ●近代化的開始與基礎 ●台灣的糖業鐵道 ●台灣的林業鐵道 ●台灣鐵道路網成形 ●台灣的礦業鐵道 ●台灣鐵道黃金年代 ●台北鐵道工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台灣鐵道 ●戰爭後的重建 ●再見了!蒸汽火車 ●特快車的進化 ●環島鐵道完成 ●鐵道的新陳代謝 ●大眾捷運系統 ●高速鐵路時代 ●鐵道文化復興 內容試閱 臺灣鐵道黃金年代 縱貫鐵道通車開啟臺灣邁入近代化的大門,鐵道客貨運需求也隨著產業興盛而增加,路線和設備必然因此升級。餐車車廂、臥舖車廂,或是臺北到高雄的「急行列車」從1910年代開始為民眾服務。此後,火車內裝愈來愈新穎,速度與力量也不斷進步。 火車是奢華的同義詞 在國民所得不高的時代,搭火車的奢華程度有如今日搭飛機遠行,通常只有名門望族、商務人士或是外國旅客才有辦法負擔得起。而且臺灣人長久以來以東西向活動為主,在縱貫鐵道通車初期,人們的生活型態不會一時之間迅速轉變;而會讓當時的臺灣人難得捨得花錢南北移動的原因,猜到了嗎?就是到北港或新港進香拜媽祖! 雙線通行 海線鐵道在1922年通車,讓中部多了一條避開山區陡坡的路線。接著在運輸需求較高的地方,像是台北、高雄都會區以及鄰近地帶,也開始規劃將鐵道從單線擴建成雙線,以加開更多班次。 鐵道帶你去旅行 人口聚集之處隨著產業發展,漸漸形成都會區,使得生活型態轉變。新北投的溫泉、基隆或西子灣的海水浴場,結合鐵道與巴士的折扣車票,成功地推廣了臺灣民眾近程休閒的習慣。1927年舉辦的「台灣八景」票選活動,透過報紙的宣傳,成為家喻戶曉的熱門話題,進而成為許多民眾出遊的目標。到了1930年代,日月潭發電廠、嘉南大圳等超大型土木建設陸續啟用,製糖廠也已經超過40座,糖業鐵道遍佈農村,三大林場持續擴大,東部的林場加入營運,這些工程或產業都高度仰賴鐵道運輸。當時的鐵道路網已然頗具規模,既然玉山、台灣八景等勝地深具知名度,官方自然卯足全力規劃各種以鐵道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旅遊行程。 7.5小時的速度奇蹟! 1935年,日本統治台灣屆滿40週年,總督府舉辦超大型博覽會,極力展現臺灣近代化發展的成果。博覽會期間,官方特別印製往返台北的紀念車票,鼓勵大家到會場參觀,此舉造成一股觀光風潮。鐵道部也在這個時間點從日本進口當時最新型的蒸汽火車,牽引列車時速可達85公里,並首度導入鋼製車廂,速度與安全性都比原本的木造車廂優異。1939年,縱貫線的招牌「急行列車」,上午9點半從台北出發,傍晚5點5分即可抵達高雄,全程竟然「只要」7小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