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 1月號/2021 第227期:別再緊盯體重計[9折]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科學人雜誌 1月號/2021 第227期:別再緊盯體重計[9折]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蝦皮商城-指定商店
訂單成立賺1%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1% 2
蝦皮商城-指定商店

蝦皮商城-指定商店

1. 透過LINE購物進入蝦皮後禁止再透過蝦皮直播下單,避免訂單認列異常 2. 請務必「清空」蝦皮購物車,再透過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先把商品加入購物車,再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結帳,將無法獲得點數回饋。 3. 請避免連續下單,若您完成交易後,想下第二張訂單,請重新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4. 電子票券及繳費服務類別:回饋0%。 5. 請留意,蝦皮超市內的商品(蝦皮超市、蝦皮直送美妝、蝦皮免運直送)不隸屬於蝦皮商城,點數回饋請依照「蝦皮超市」商店頁為主。 6. 蝦皮商城之訂單適用於部分點數紅包,規範請依該紅包頁說明為主。 7. 點數回饋將依照蝦皮提供扣除折價券、運費與蝦幣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8. 同一商品品項(即便不同尺寸規格),皆會計入同一筆返點上限進行計算 9. 用戶需於同一瀏覽器進行交易(若自動跳轉 APP,請在 APP交易)。 10. 若使用不同物流或付款方式,將拆分成不同筆訂單編號發送通知。 11. 若使用折價券折抵,可能會有攤提折抵導致訂單金額些微落差 12. 蝦皮會將LINE的導購跳轉紀錄與蝦皮的會員ID進行綁定,若後續七天內未透過其他媒體來源導入蝦皮官網,則七天內於該蝦皮帳號下訂的首筆訂單會被蝦皮認列為該LINE用戶導購跳轉時所成立之訂單。 13. 若同一用戶使用一個以上蝦皮帳號透過LINE購物進行導購,將可能導致無法收到導購通知,亦可能無法收到點數,再請留意。 [注意事項] 1.如導購途中用戶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 App 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2.若購買過程中關閉蝦皮APP,則需重新透過LINE購物前往蝦皮商城,否則無法進行LINE POINTS 回饋。 / 3.如用戶先前往蝦皮商城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續透過LINE購物前往至蝦皮商城將購物車結清,此方案將不列入 LINE Points 回饋 4.若因系統異常無法追蹤訂單,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蝦皮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 5. LINE購物商品價格若與蝦皮賣場實際價格有異,以蝦皮賣場價格為準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學人雜誌社 出版日期:2021/01/01 ISBN/ISSN: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 原價:280 ------------------------------------------------------------------------ 內容簡介 別再緊盯體重計 把治療策略放在減輕體重這件事情上,並不會令人比較健康。 有些醫生正嘗試建議病人改變生活習慣與觀念,破除體重迷思。 撰文/索爾–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 翻譯/鄧子衿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的馬賽克綜合照護醫院(Mosaic Comprehensive Care)檢查室和一般診所的沒什麼兩樣,除了牆上掛了一幅格言:「沒有錯誤的身材。」第二個不同之處在於這間基礎醫療檢查室內少了一項檢驗設備:體重計。醫院創辦人梅茨(Louise Metz)只在醫院內通往後門的走廊放了一台體重計,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 37歲的湯恩(Erin Towne)來此接受年度健檢,知道這裡有台體重計,檢查時需站上去,這樣梅茨才知道在湯恩從限制性飲食失調(restrictive eating disorder)復原後,體重是否持續增加。湯恩在當地一所大學擔任資訊人員,有兩個小孩,身材高䠷修長,喜歡跑步。她身著長背心裙,背有點駝,坐在檢查室內的無扶手椅上。這種椅子是設計成讓體重較高的人坐得舒服,不久前湯恩還很高興有這種椅子,最近她才瘦成了竹竿身材;2017年1月她接受減重手術,術後體重少了72公斤。 湯恩說,她這輩子大多數時間「都專注於減重。」13歲時她發生血糖飆高的情況,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後便每天施打胰島素。當時她的身高體重都符合同齡標準,但內分泌科醫師建議她要減重大約五到七公斤,後來的醫生也都如此表示。低劑量胰島素成功控制她的糖尿病,但這好像不重要,1990年的研究指出,體重和正常血糖濃度有關,因此減重是標準醫療方案。湯恩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控制飲食,但從未長期維持較輕體重。 2016年,湯恩換了新的醫師,這名醫師的診斷結果不同,認為她罹患的是年輕早發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屬於遺傳疾病。即使診斷出真實病因,也確定這種糖尿病來自遺傳,與體重無關,但湯恩希望繼續減重。醫師為她開了糖尿病藥物胰妥善(Victoza),這種藥物可用於減重。湯恩服用一個月後造成胃酸逆流,嚴重到無法上班,減重手術似乎是無可避免的選擇。她說:「我認為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減輕我的體重。我當時有信心能夠處理自己的糖尿病,但是沒有醫師願意把體重與糖尿病分開看待。」接受減重手術後六個月,湯恩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下降至19.1,相對於她的身高,這已經是正常範圍的下限了。 醫療照護的迷思 2017年5月,湯恩不再施打胰島素,內分泌醫師認為這是減重贏得的勝利。湯恩記得在2017年12月回診時,醫師助理看到結果非常興奮地說:「恭喜,妳可以在耶誕假期多吃一些蛋糕了!」但湯恩覺得自己的飲食失調了,她著迷於在健身App上記錄自己的運動量和飲食熱量,她說:「我站在廚房的食物櫃前,想像自己吃下裡面所有的食物。」幾個星期後,湯恩去看心理治療師,診斷出她罹患了厭食症,把她轉診到馬賽克綜合照護醫院接受治療。湯恩一開始無法相信心理治療師的話:「我有限制性飲食失調?太震撼了。我認為我只是照著別人的話去做。」 身為內科醫生的梅茨與湯恩之前的醫生不同,她並沒有讚賞湯恩體重大幅減少,梅茨懷疑長久以來的醫學論點:減重對於適當的糖尿病照護是必要的。她說:「減輕體重和改善血糖數據的相關研究問錯了問題。」限制飲食後體重可能暫時降低,但她相信這是因為飲食習慣和運動所致,並非體重真的減輕了。 梅茨了解湯恩病史後,讓她去做心電圖檢查,發現湯恩休息時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50下,遠低於60~100下的正常值(對於耐力運動員來說,心跳速率低是正常現象,但對於體重大幅減輕和營養不良的人來說,心跳速率過低是危險訊號,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甚至死亡。)梅茨也讓湯恩接受血液檢查,結果發現湯恩的膽固醇濃度很高,動情素濃度低到和經期時相同,這都是厭食症常見的症狀。梅茨把檢驗結果拿給湯恩看並跟她說:「這些數據都不妙。」湯恩這時猶如大夢初醒,她說:「我以前的醫生都沒有注意到。這是我頭一次了解比起我體重最重的時候,現在體重過輕的我反而健康問題更嚴重了。」 對梅茨來說,湯恩過去接受的醫療照護是典型例子,說明醫學界對體重高的負面教條導致治療時採用的資訊有所偏誤,使得治療帶來更多傷害。在湯恩的案例中,過去她的醫生一直採用減重方式來處理糖尿病,因此沒有看到其他危險訊號,甚至強迫湯恩養成失調的飲食行為。2018年5月,一名加拿大女性班奈特(Ellen Maud Bennett)在診斷出癌症末期後的幾天就去世,家屬在訃聞中寫道,班奈特因為病症求醫多年,得到的建議只有減重。梅茨說:「我們每次都見到病人因為體重而羞愧,每次求醫都背負污名。醫師認為高體重導致病人目前的健康和生活出了問題,通常會建議他們減重,而不是根據相關正確資訊治療他們的症狀。」 梅茨之前就讀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在舊金山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在紐約成為主治醫師。她回想自己成為醫師的前五到七年,都在醫治體重問題。她說:「來我診所的病人全都會詢問減重的事情,我馬上就投入這方面的研究。」事實上,大部份醫療人員認為在20世紀初就應該研究體重問題,因為當時保險業開始蒐集資料,發現高體重可能會導致壽命變短。1970年代,生理學家基斯(Ancel Keys)發表的研究結果,建立了飲食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並提出了現在廣泛使用的BMI系統。BMI系統以身高和體重為基礎,計算身體脂肪量,許多醫生採用BMI定義健康體重的範圍。198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採用BMI做為評估體脂肪的兩種方法之一。1998年,NIH召集專家委員會設立並公佈指導方針,讓一些美國人體重歸類從正常變為過重、過重變為肥胖,總計達2900萬人受影響。邁阿密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助理教授亨格爾(Jeffrey Hunger)研究的主題是污名化的族群健康狀況,他說:「這造成了肥胖流行,也確實令人注意到體重是健康的危險因子。」 支持1998年NIH指導方針的人說,研究結果大力支持相關改革,並讓醫療照護體系更關注體重是健康風險因子。印第安納大學布隆明頓公衛學院的院長、傑出教授艾立森(David Allison)說:「肥胖對於健康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肥胖顯然會導致血壓升高與慢性發炎,這兩者都會帶來健康問題。」就是因為這種態度,而對體重高的人產生偏見,甚至是歧視,稱為體重污名(we 肥胖矛盾 雖然我們都知道高體重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有關,但背後的相關機制卻沒有那麼直接。主流的體重研究專家認為,高體重引起高血壓和發炎反應,是造成那些慢性疾病的主因。貝肯(Lindo Bacon)等生理學家則認為體重對於健康的影響很複雜,會出現這些疾病,更有可能..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