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
出版社:金塊
出版日期:2018/09/05
ISBN/ISSN:978986959825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44
原價:260
------------------------------------------------------------------------
內容簡介
居家必備的五臟養生速查手冊
換個角度護健康,輕鬆調出好身體
圖文對照,合理搭配
中醫養生有幾千年的輝煌歷史,通過前人不斷積累和總結的經驗,流傳下來豐富的養生知識,有這些知識作參考,我們就能從中吸取教訓,以此來提高生活品質。
身體器官與我們的精神、健康都是離不開的,心、肝、脾、肺、腎皆可生化和儲藏我們的精、氣、血、津液和神,主導人體精、氣、神的運轉。懂得如何調理五臟,才是健康長壽的保證。
本書內容包括:五臟養生的基礎知識;五臟養生的飲食原則;五臟養生特效調理食材、藥材;五臟疾病對症飲食;調養五臟的特效穴位療法。
【本書特色】
專業──本書作者為胡維勤知名醫學科學家,師從知名內科專家樂文照先生和名老中醫祝諶予教授,擅長老年病及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和臨床雜症的治療與保健。行醫五十餘年,經驗豐富,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醫學科學家」,同時也是多個電視臺健康節目特邀嘉賓,著有多部養生類暢銷書。
詳細──本書詳列五臟(心、肝、脾、肺、腎)養生的基礎知識;五臟養生的飲食原則;認識生活中的致病因素;五臟養生特效調理食材、藥材;五臟疾病對症飲食;調養五臟的特效穴位療法。講解全面,速查即知。
實用──本書採圖文對照,對於對應五臟養生的特效食材、藥材的性味、歸經、產季、每日適用量,及食療方均有詳細介紹;而關於五臟的各類疾病,也有對症食材及對症藥材的圖文介紹,清楚辨識,方能正確使用。
【內容簡介】
▌五臟養生知識
1.認識五臟與六腑
《黃帝內經》中將五臟六腑都稱為「官」,是說人體五臟六腑都各有職能。五臟具有製造並儲存氣血津液的功能,六腑具有進行消化吸收的功能。
臟與腑的關係
心與小腸:在結構上,心的經脈屬於心而絡小腸,小腸的經脈屬小腸而絡心,心與小腸二者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從而構成了表裡關係。就二者的生理功能來說,心屬火、主血,心火溫煦、心血滋養,則小腸功能正常;小腸化物、泌別清濁,吸收精微,可以化生心血。由於有小腸吸收水穀精微的功能,可概括在脾主運化的功能之中,因而心與小腸的關係,是屬心與脾的關係之一。
肺與大腸:肺與大腸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從而構成表裡關係。肺與大腸的表裡關係在生理功能上,主要體現在肺氣肅降與大腸傳導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由於「肅降」與「傳導」能影響臟腑氣機,故肺氣肅降下行,布散津液,則能促進大腸的傳導;大腸傳導糟粕下行,亦有利於肺氣的肅降,可影響呼吸運動和排便功能。
脾與胃:脾與胃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從而構成表裡關係。在生理功能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脾胃運納協調: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胃的「納」是為脾的「運」做準備,而脾的「運」是適應胃繼續「納」的需要。
脾胃升降相輔: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氣上升,運化正常,水穀精微才能夠得以輸布全身,則胃才能維持受納、腐熟和通降的作用。
脾胃燥濕相濟:脾為臟、屬陰,喜燥而惡濕;胃為腑、屬陽,喜潤而惡燥。
肝與膽:肝與膽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從而構成表裡關係。在生理功能上,主要體現在同主疏泄方面。肝膽同主疏泄。而肝之疏泄,分泌膽汁,調暢膽腑氣機,促進膽囊排泄膽汁;膽主疏泄,膽汁排泄通暢,有利於肝發揮疏泄作用。因此,肝膽相互依存,相互協同,則膽汁的分泌、貯存、排泄正常,有利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腎與膀胱:腎與膀胱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從而構成表裡關係。在生理功能上,主要體現在利小便方面。水液經過腎的氣化作用,濁者下降於膀胱,從而成為尿,由膀胱貯存和排泄;而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又依賴於腎的固攝與氣化作用。因此,腎與膀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們相互協同,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貯存和排泄等多種功能。
五臟之間的關係
心與肺:心與肺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心主血與肺主氣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上。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以維持肺的呼吸功能;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能促進、輔助心血運行。另外,心肺居於胸中,宗氣亦積於胸中,有貫心脈和司呼吸的功能。
心與脾:心主血,心血供養脾,以維持脾的運行;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保證心血充盈。此外,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不息;脾統血,使血液在脈中運行。只有心脾協同,血液才能運行正常。
心與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氣旺盛,則血行正常,而肝才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並能調節血流,則有利於心推動血行。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心神正常,則有利於肝的疏泄;肝主疏泄正常,可調節情志活動,則有利於心主神志。
心與腎:心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為「心腎相交」的關係。心屬火,位於上焦;腎屬水,位於下焦。心火下降於腎,溫煦腎陽,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資助心陰,制約心火,使之不亢,從而使心腎的生理功能協調平衡。
肺與脾:宗氣的生成依賴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氣;脾主運化,吸收水穀之精氣。清氣與精氣是生成宗氣的主要物質,只有在肺脾協同作用下,才能保證宗氣正常生成。就肺脾的作用而言,需要肺的宣發和肅降作用,以通調水道,使水液正常地輸布與排泄。還需要脾的運化水液作用,使水液正常的生成與輸布。
肺與肝:肺與肝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氣機調節方面的依存與協同關係。肺氣以肅降為順,肝氣以升發為調。肺與肝,一升一降,對全身氣機的調節起重要作用。
肺與腎:肺主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腎為主水之臟,肺腎協同,保證人體水液的正常輸布和排泄。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維持呼吸深度,肺腎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另一方面,肺在司呼吸中,肅降清氣,有利於腎之納氣,而腎氣充足,攝納有權,也有利於肺氣肅降。
肝與脾: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分泌膽汁,有助於脾的運行功能;脾氣健旺,運化功能正常,則有利於肝之疏泄。肝主藏血,貯藏血液並調節血流量;脾主統血,使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不逸出於脈外。肝脾協同,保證血液的正常運行。
肝與腎:肝與腎的關係極為密切,有「肝腎同源」之說。肝藏血,腎藏精,精與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轉化的關係。腎精的充盛有賴於肝血的滋生,肝血的化生亦有賴於腎精的作用。此外,肝腎陰陽,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維持肝腎陰陽的充盛與平衡。肝主疏泄,腎主封藏。肝氣疏泄可使腎之封藏開合有度,腎之封藏則可制約肝之疏泄太過。二者相互制約,既相反又相成,使女子月經來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
脾與腎:腎藏精源於先天,主生長、發育與生殖,為先天之本;脾運化水穀精微,化生氣血津液,為後天之本。兩者相互滋生,為人體生命活動之根本。脾主運化,吸收水穀精微,充養腎精;而脾的運化功能又必須得到腎陽的溫煦才能健運。脾運化水液,關係到人體水液的生成與輸布,又須有腎陽的溫煦;腎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謝平衡,又須依賴脾氣的制約。
2.五臟養生要順應四季
春養肝:中醫認為,春屬木,其氣溫,通於肝,風邪當令,為四季之首。春天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