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寂寞,我找到自由:寂寞不只一種,所以33%的人寂寞,在不想一個人的過程中,我終於弄清人生要的到底是什麼[二手書_良好]11314764027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沿著寂寞,我找到自由:寂寞不只一種,所以33%的人寂寞,在不想一個人的過程中,我終於弄清人生要的到底是什麼[二手書_良好]11314764027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1. 透過LINE購物進入蝦皮後禁止再透過蝦皮直播下單,避免訂單認列異常 2. 請務必「清空」蝦皮購物車,再透過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先把商品加入購物車,再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結帳,將無法獲得點數回饋。 3. 請避免連續下單,若您完成交易後,想下第二張訂單,請重新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4. 電子票券及繳費服務類別:回饋0%。 5. 請留意,蝦皮超市內的商品(蝦皮超市、蝦皮直送美妝、蝦皮免運直送)不隸屬於蝦皮商城,點數回饋請依照「蝦皮超市」商店頁為主。 6. 蝦皮商城之訂單適用於部分點數紅包,規範請依該紅包頁說明為主。 7. 點數回饋將依照蝦皮提供扣除折價券、運費與蝦幣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8. 同一商品品項(即便不同尺寸規格),皆會計入同一筆返點上限進行計算 9. 用戶需於同一瀏覽器進行交易(若自動跳轉 APP,請在 APP交易)。 10. 若使用不同物流或付款方式,將拆分成不同筆訂單編號發送通知。 11. 若使用折價券折抵,可能會有攤提折抵導致訂單金額些微落差 12. 蝦皮會將LINE的導購跳轉紀錄與蝦皮的會員ID進行綁定,若後續七天內未透過其他媒體來源導入蝦皮官網,則七天內於該蝦皮帳號下訂的首筆訂單會被蝦皮認列為該LINE用戶導購跳轉時所成立之訂單。 13. 若同一用戶使用一個以上蝦皮帳號透過LINE購物進行導購,將可能導致無法收到導購通知,亦可能無法收到點數,再請留意。 [注意事項] 1.如導購途中用戶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 App 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2.若購買過程中關閉蝦皮APP,則需重新透過LINE購物前往蝦皮商城,否則無法進行LINE POINTS 回饋。 / 3.如用戶先前往蝦皮商城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續透過LINE購物前往至蝦皮商城將購物車結清,此方案將不列入 LINE Points 回饋 4.若因系統異常無法追蹤訂單,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蝦皮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 5. LINE購物商品價格若與蝦皮賣場實際價格有異,以蝦皮賣場價格為準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艾蜜莉.懷特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07 ISBN/ISSN:978986561227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8 原價:300 ------------------------------------------------------------------------ 內容簡介 我不喜歡一個人在家, 那空洞感讓人害怕, 但在人群當中,我又覺得壓力好大, 說要離開,是希望有人開口要我留下…… 我寂寞,這到底是因為個性、還是因為環境? 作者艾蜜莉.懷特從小就人緣好, 就是女孩多半希望能當她好朋友的那種女生。 唸書也順利,長大以後當上律師,住在加拿大最繁華城市, 有男友,一輩子不愁吃穿、天天呼朋引伴。 然而,她覺得好寂寞。 她怕獨處,所以交了男友,但同居生活必須互相遷就,反而造成很快分手。 當律師,卻很排斥跟客戶往來,乾脆搬去鄉下小事務所。 怕一個人、但老是選擇自己一個人。 「我哪裡做錯了?我的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才不會覺得孤單?」 她想擺脫寂寞, 於是查學術研究、醫學文獻,找心理醫師,用筆名開部落格, 意料之外的,她吸引了數以萬計、同樣被寂寞所苦的人上來交談。 她不再躲著寂寞,而是 沿著「寂寞」這條一個人的路走,發現…… ◎寂寞是因為環境?還是個性因素多些? 作者回顧自己的成長環境,發現 家,是讓寂寞的人開始感到寂寞的地方。父母,是創造寂寞的人, 每當生命中的重要關係發生巨變,像是父母吵架、離婚、搬家, 寂寞就悄悄來襲,還趕不走。還有,如果你學生時期失戀,也容易成為寂寞者。 ◎明明無法享受寂寞,卻往寂寞裡鑽:原來,寂寞的人個性是這樣…… .天生容易孤單,但一旦靠近人群, 寂寞帶來的緊張感和被威脅感,會逼寂寞的人想離開。 .寂寞的人,不想參加社群,而是期待巧遇, 社團、俱樂部之類「刻意的」人際關係會讓寂寞者覺得假假的、反而更焦慮。 .偏偏寂寞的人多半有著寂寞的上一代,把基因和形象流傳給他們, 所以這是一個預告:他們的未來也是寂寞的。 ◎原來寂寞不只是一種,難怪33%的人都為寂寞所苦 情感性寂寞、社會性寂寞、情境性寂寞、特質性寂寞、主觀性寂寞、客觀性寂寞…… 重點是,很多人都感到寂寞,卻不敢開口承認! 社會大眾被連續劇、電影、流行文化影響,認為寂寞的人多半是自身個性很糟、社交能力很差。甚至, 跟朋友承認寂寞,等於跟對方說「你跟我交情不夠」(你這朋友無法讓我擺脫寂寞)! ◎如何才能不寂寞? 寂寞絕對有好處,它是洞見和靈感的來源,許多偉大人物都是寂寞的, 像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丹麥神學家齊克果, 但寂寞也該視為一種病,因為 有些寂寞真的傷身體,會害人貪吃變胖、提早老化、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銳減, 所以寂寞必須處理,但無須、也無法根除, 寂寞自古至今一直都沒離開。 假如你的人生一直無法阻止寂寞的侵襲,別怕,因為有33%的人都為其所苦, 將近半數的人(美國心理學家的全國性研究指出), 這輩子到現在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 呼朋引伴按讚,無法解決孤單。 但必須努力擴大舒適圈,因為過程中你會「巧遇」你的寂寞解決方案。 作者的故事,就是一個擺脫寂寞的最佳示範。 沿著寂寞走,你可以弄清你的人生到底要什麼。 作者簡介 艾蜜莉.懷特 (Emily White) 作者原是一名律師,目前專職作者及政策顧問。她的第一本新書《Lonely: A Memoir》被Barnes & Noble選進新手作者的好書系列。 各界推薦/名人推薦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情緒專家邱永林 兩性作家御姊愛MissAnita 暢銷作家水瓶鯨魚 目錄 我有多寂寞? 推薦序 推薦序 序 寂寞不是我一個人的事 第一部 寂寞是我的個性、還是因為環境? 第一章 不想很多人,又怕一個人 1.我怕空洞的空間,不想獨處 2.加入人群,卻覺得「此處以外,哪裡都好」 3.每當生命中的重要關係發生巨變 第二章 寂寞為什麼成了一種壞感覺 1.跟人相處有壓迫感,所以我離群 2.不能承認寂寞──這等於承認失敗 第二部 我無法享受寂寞,卻往寂寞裡鑽 第三章 寂寞個性的人,是這樣的…… 1.天生容易孤單,需要怎樣陪伴? 2.太靠近人群便覺得沒有安全感 3.寂寞「發作」的樣子 第四章 受不了寂寞,我卻選擇寂寞 1.寂寞基因引導你選擇人少環境 2.寂寞會導致身體…… 第五章 怕孤單,卻排斥群體 1.寂寞者不想參加社群,而是期待巧遇 2.不自然的共同感,讓我更獨來獨往 第三部 寂寞不只一種,所以33%的人為寂寞所苦 第六章 掌握寂寞的脈絡 1.寂寞有很多種 2.情感性寂寞、社會性寂寞 3.情境性寂寞、特質性寂寞 4.主觀性寂寞、客觀性寂寞 第七章 呼朋引伴分享按讚、不算「朋友」 1.現代人每天有三分之一清醒時間獨處 2.人需要被動陪伴,但現在都得主動社交 3.對朋友定義比較嚴格,所以寂寞 第八章 寂寞是個禁忌話題 1.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承認寂寞? 2.跟朋友說寂寞,等於說咱們沒交情 第四部 不寂寞 第九章 為寂寞所苦,但也是洞見與靈感來源 1.寂寞的我,如何得到幫助? 2.其實,你需要寂寞 第十章 必須處理,但無須也無法根除 1.寂寞有好處,但也該視為一種病 2.寂寞人朝思暮想的巧遇,不是運氣 3.原來,寂寞一直沒離開 後記 不想寂寞,又不能沒有寂寞 二手書購物須知 1. 購買二手書時,請檢視商品書況或書況影片。商品名稱後方編號為賣家來源。 2.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TAAZE 讀冊生活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3.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4. 退換貨說明: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5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5日內寄回。但以下幾種狀況不得辦理退貨: a. 與書況影片相較有差異(撞損..) b. 附件不符(原有含CD) c. 物流條碼被撕除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5. 書況標定 : 二手書「書況」由讀冊生活統一標定,標準如下,下單前請先確認該商品書況,若下單則視為確認及同意書況。 a. 全新:膠膜未拆,無瑕疵。 b. 近全新:未包膜,翻閱痕跡不明顯,如實體賣場陳列販售之書籍。 c. 良好:有使用痕跡,不如新書潔白、小範圍瑕疵,如摺角、碰撞、汙點或泛黃等。 d. 普通:有明顯使用痕跡或黃褐色、黑斑等。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