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二手書_良好]11315461121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二手書_良好]11315461121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1. 透過LINE購物進入蝦皮後禁止再透過蝦皮直播下單,避免訂單認列異常 2. 請務必「清空」蝦皮購物車,再透過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先把商品加入購物車,再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結帳,將無法獲得點數回饋。 3. 請避免連續下單,若您完成交易後,想下第二張訂單,請重新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4. 電子票券及繳費服務類別:回饋0%。 5. 請留意,蝦皮超市內的商品(蝦皮超市、蝦皮直送美妝、蝦皮免運直送)不隸屬於蝦皮商城,點數回饋請依照「蝦皮超市」商店頁為主。 6. 蝦皮商城之訂單適用於部分點數紅包,規範請依該紅包頁說明為主。 7. 點數回饋將依照蝦皮提供扣除折價券、運費與蝦幣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8. 同一商品品項(即便不同尺寸規格),皆會計入同一筆返點上限進行計算 9. 用戶需於同一瀏覽器進行交易(若自動跳轉 APP,請在 APP交易)。 10. 若使用不同物流或付款方式,將拆分成不同筆訂單編號發送通知。 11. 若使用折價券折抵,可能會有攤提折抵導致訂單金額些微落差 12. 蝦皮會將LINE的導購跳轉紀錄與蝦皮的會員ID進行綁定,若後續七天內未透過其他媒體來源導入蝦皮官網,則七天內於該蝦皮帳號下訂的首筆訂單會被蝦皮認列為該LINE用戶導購跳轉時所成立之訂單。 13. 若同一用戶使用一個以上蝦皮帳號透過LINE購物進行導購,將可能導致無法收到導購通知,亦可能無法收到點數,再請留意。 [注意事項] 1.如導購途中用戶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 App 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2.若購買過程中關閉蝦皮APP,則需重新透過LINE購物前往蝦皮商城,否則無法進行LINE POINTS 回饋。 / 3.如用戶先前往蝦皮商城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續透過LINE購物前往至蝦皮商城將購物車結清,此方案將不列入 LINE Points 回饋 4.若因系統異常無法追蹤訂單,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蝦皮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 5. LINE購物商品價格若與蝦皮賣場實際價格有異,以蝦皮賣場價格為準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水野雅登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19/07/31 ISBN/ISSN:978986974538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原價:380 ------------------------------------------------------------------------ 內容簡介 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一輩子吃藥控制? 跟著日本糖尿病名醫這樣做,全員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 自臨床診間第二型糖尿病患的驚人實證: 「半年後,糖化血色素就從11.2%下降至6.0%!」 「糖尿病史長達25年的患者,半年內就停止施打胰島素。」 「原本每天施打97單位胰島素,現已斷開注射,還成功減重14公斤!」 本書作者水野醫師從事糖尿病臨床門診已十多年, 儘管身為醫生,他本身卻因肥胖所苦, 中年發福的肚腩,比當時懷孕的妻子還要大。 甚至罹患了比脂肪肝還難纏的「非酒精性脂性肝炎」, 更不幸的是,他還是具有家族病史的糖尿病預備軍。 糖尿病是許多疾病的根源,除了嚴重時必須洗腎(血液透析)之外, 還有可能引起眼底出血、失明、手腳壞死(須截肢)。 這些患者剛開始不過是健康檢查出現紅字, 被醫師告知:「你的血糖值有點偏高喔。」 卻在不知不覺當中,任由病況惡化至必須日日施打胰島素的地步。 水野醫師迄今已經遇過太多這樣的病例,不禁感嘆: 「一般的傳統治療,也許根本無法有效控制糖尿病。」 他的主張是: 血糖值居高不下時,妥善服藥、實施注射的確是救命手段, 但設法使身體自然且經常性地維持胰島素的「基礎分泌」, 同時調整飲食習慣,從源頭避免病情惡化,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少吃點藥(包括內服、注射),血糖照樣穩妥當? 除了實施醫學界最新的「零胰島素療法」外, 作者更獨創「蛋白脂質飲食法」,從減少攝取高升糖指數食物做起, 不必餓肚子、三餐營養不漏接,任何人都能隨時在家操作, 不但有效降低血糖,還能擊退脂肪肝、身體變輕盈、精神更飽滿! ◎越想維持血糖穩定,越該逐步減少用藥及胰島素注射量: •施打胰島素後引發的低血糖症狀,最要命! 人體自行分泌的胰島素,可使血糖降低至恆定值。 但自外部注射的胰島素,會在其反應期間持續降低血糖, 若不注意,便會引發低於標準的「低血糖症狀」。 出現強烈空腹感、冒冷汗、臉色青白、心悸等症狀, 進而失去意識或引發痙攣,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高胰島素」,比「高血糖」還要危險: 當你因為服藥或注射,導致體內胰島素過高, 雖然降低了血糖值,卻同時置身於更多致命疾病的風險中。 例如糖尿病腎病(嚴重時需長期洗腎)、 網膜症(眼底出血,嚴重時甚至失明)等。 •有別於「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主流療法,本書提倡「零胰島素」治療 ——減少胰島素分泌量,就能避免各種糖尿病併發症。怎麼做? ◎控制血糖值,為何調整飲食的效果比服藥更好?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醫界普遍認為是「過度攝取糖質」: 由此看來,從飲食方面控制血糖, 除了能避免藥物副作用外,從源頭防範,更是最佳治本之道。 •醣類雖然是人體必需,吃太多仍會危害健康: 體內糖質過剩,將阻礙脂肪燃燒,進而造成肥胖→肝炎→肝硬化。 除此之外,腦筋變鈍、慢性疲勞、結締組織疾病、 動脈硬化症、失智症……都和吃太多醣有關。 ◎少吃點藥,照樣有效降血糖的飲食提案: •越早開始限醣,糖尿病的改善效果就越顯著: 除了白飯、麵包、麵條這些直接提升血糖值的醣類食物外, 還有哪些營養素會使血糖「間接」上升? 此外,限醣之前,先補鐵,效果及續航力會更明顯,為什麼? •糖尿病不能吃太多醣,那我該吃什麼? 水野醫師獨創蛋白脂質飲食:醣類10%、蛋白質40%、脂質50%, 顛覆一般「均衡飲食」(醣類60%、蛋白質20%、脂質20%)觀念。 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是什麼?答案是雞蛋,其次則為肉類和魚。 植物性蛋白(如豆腐)儘管有助瘦身,卻容易熱量不足,怎麼補救? •各種常見食物和調味料的糖質含量有多少?你知道嗎? 一碗白飯和一球烏龍麵,誰的含糖量較多? 一大匙味噌的糖質量,竟比一大匙番茄醬還要高? 本書整理了完整圖表,一目了然超清楚。 •展開蛋白脂質飲食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 除了血糖明顯下降外,你會更不容易疲勞,每天處於最佳狀態。 還能改善頭痛、有效降血壓、瘦身、預防失智、減少罹癌風險。 最新研究更顯示,斷開胰島素注射後,女性更容易受孕、順產。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關於限醣飲食的對症治療Q&A: •任何人都可以限制醣類攝取嗎? •限制醣類攝取,會引起倦怠、暈眩嗎? •為什麼我明明沒攝取糖質,血糖值卻未見下降? •限醣飲食對第一型糖尿病也有效嗎? •我不吃糖,那可以吃人工甜味劑嗎? 除了各種可供實際操作的飲食提案之外, 本書還收錄醫界最新糖尿病診治情報、成功病例分享, 所有為了血糖值苦惱的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解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11月的統計資料, 全球糖尿病患者自1980年的1.08億攀升至4.22億, 預估到了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6.4億人。 而在臺灣,衛生福利的資料顯示: 2005~2015年間,全臺糖尿病患人數新增了75萬名。 目前臺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 相當於每10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患病人數更以每年2萬5000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 此外,2018年臺灣十大死因,第五名正是糖尿病。 近年來,過去許多關於營養的常識不斷出現顛覆與反轉。 例如,長年來被當成壞蛋的「膽固醇」,其來源只有三成與飲食有關。 因此,早在2015年,「膽固醇值」便從相關飲食攝取標準中被剔除。 時至今日,關於醣類(碳水化合物)方面的常識同樣掀起波瀾。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已在2013年的指南中指出:「限醣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選項之一。」 全球最具權威的《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雜誌, 也在2017年發表論文:「攝取碳水化合物,將提高死亡風險。」 臺灣衛福部也已於2018年頒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制定每日的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 對此,水野醫師指出: 「限醣飲食不是趕流行的短暫風潮, 也不單單只為了瘦身美容, 而是能讓每個現代人都能自然恢復健康的方法。」 本書結合了他十多年來的臨床門診經驗, 並獨創水野式「蛋白脂質飲食法」(就連他自己也是受惠者), 現在就跟著他,一起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 【各界推薦】 糖尿病共照網診所主持人/曾文智(專文推薦) 酮話-護理師料理廚房/郭錦珊 社區藥局藥師/白袍藥師Drugs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林芳燕 日本上市迄今已十刷,實銷量突破七萬冊(持續累積中)! 討論..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