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遊戲:「PAC模型」⤫ 36種日常心理遊戲,洞悉人的性格與心理狀態[79折] TAAZE讀冊生活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人間遊戲:「PAC模型」⤫ 36種日常心理遊戲,洞悉人的性格與心理狀態[79折] TAAZE讀冊生活

遠傳friDay購物
歷史低價
近一年最省
近一年最省 $34
訂單成立賺1%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1% 3
遠傳friDay購物

遠傳friDay購物

遠傳friDay購物提供遠東百貨、SOGO百貨、愛買、品牌outlet及3C、居家、流行等全品類共超過80萬件商品,7天鑑賞期。 注意事項: (1) 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friDay購物,且在1小時內於同一瀏覽器中完成結帳,才可享有LINE POINTS回饋資格。 (2) 不具贈點資格: -結帳使用折扣碼、折價券、快樂購點數(HAPPYGO點數)、遠傳幣折抵、friDay購物金 [2024/4/1起適用] -企業採購目錄、票券餐券類、機車類、禮物卡、遠傳心生活APP(遠傳幣兌換區)、巨城館商品、金卡會員、送禮館 -Ai開店 [2023/5/10起適用] (3) 需透過LINE購物直接前往遠傳friDay購物並在同一瀏覽器內結帳才享有贈點回饋,點數將於訂單成立後過鑑賞期,無取消訂單或退貨行為,30天後發送。 (4) 若購買多筆訂單時,每筆訂單皆需分別重新進LINE購物導連至friDay購物完成結帳,並符合上述各相關規定,方能符合回饋資格! (5) 不具贈點資格訂單即無法使用點數紅包,不符合點數紅包回饋資格。
同款比價 | 為您推薦4個賣場4個同款賣場4個同款賣場
價格低到高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艾瑞克.伯恩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10/29
  ISBN/ISSN:978986344714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原價:380

------------------------------------------------------------------------

內容簡介
“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其實只是我們在玩的各種遊戲”
推動精神醫學前進的巨輪 艾瑞克.伯恩從人際交往中,
洞察自我與他人的性格與心理狀態,提出一種有系統且相當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


「你渴望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本書將提供你一些線索,幫助你理解現在的處境,
跳脫遊戲,寫自己未來的人生腳本。
◆◇ ──────────── ◇◆


精神科醫師艾瑞克.伯恩發展了現代心理治療最創新的途徑,其暢銷著作《人間遊戲》自一九六四年問世以來,暢銷不墜,累計銷售超過五百萬冊,是心理諮商的經典著作。數十年前,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基本社交互動過程的理解,即使到了今天,它同樣令人驚異且深具啟發性。

除了有意從事諸如諮商、教育與組織發展等專業領域的讀者,作者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讓一般人也能由藉由本書,對社交場合的程序與儀式、消遣、遊戲有更客觀的認識,知道周圍有多少人在玩遊戲,由此對他人與自己的行為產生一種新的認識,同時對人格結構有初步了解。

Psydetective-貓心(龔佑霖) 兩性安全感心理作家
紀可恩 社工師、每天簡單學社工&樹光Treelight主編
黃珮瑛 諮商心理師
施如珍 頭陀心理諮商所所長暨國際TA協會合格心理治療師(CTA)及國際TA協會溝通分析預備講師(PTSTA)
魏渭堂 中臺科技大學兒童教育及事業經營學系退休副教授、諮商心理師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內容構成
書中第一部分扼要說明分析並清楚理解心理遊戲的必要理論。第二部分涵蓋各個遊戲的介紹。第三部分則是臨床和理論資料,若加上原有理論,讀者可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何謂「不受遊戲影響」。

►►「PAC人格結構理論」
伯恩指出,在任何時刻,處於社會群眾中的任何人,都會展現出「父母」(Parents)、「成人」(Adults)或「兒童」(Children)其中一種自我狀態,並且按照不同程度的意願,從一種自我狀態轉換至另一種。這種自我狀態並非一種「角色」,而是真實存在且可觀察的,引導出特定的心理診斷。

● 父母自我狀態: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將養育者內化,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中啟動時,回應的方式就會像父母其中一人(或具備父母地位的人),包括相同的表現、姿態、詞彙和感受等。
● 成人自我狀態:得以客觀自主評估現況,以不帶偏見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察覺的問題或帶出的結論。
● 兒童自我狀態:當內心帶著早年固著的舊事物,在特定情況下被觸動,我們的行為反應就會如同還只是小男孩或小女孩時會有的反應。
例子:
「也許,我們應該找出你最近開始酗酒的原因。」
→「我們應該談談,我當然想知道原因!」(「成人-成人」)
→「你總是批評我,就像我爸爸!」或「你什麼事情都要怪我。」(「兒童-父母」)

►►心理遊戲的類型清單
伯恩將心理遊戲描述為一系列持續進行的互補曖昧交流,導向定義明確且可預期的結果。也可以說,遊戲是一組循環的交流,經常反覆發生,表面上看似合理,實際上有著隱藏的動機;或者,用更口語的方式來說,遊戲是一系列帶有陷阱或「鉤」(gimmick)的行動,是造成人們心情沮喪、彼此傷害的重要原因。根據常見的場域與出現情境的不同,可分類成生活遊戲、婚姻遊戲、派對遊戲、性遊戲、黑社會遊戲、諮商室遊戲,以及善行遊戲等。
例子:
「你為什麼不-是的,可是」遊戲,最常出現在派對和各種團體遊戲,包括心理治療團體等。若將之代入到他人向你尋求像是感情建議的情境,就能迅速了解這個遊戲的目標顯然是為了追求曖昧的交流;表面上看似符合「成人-成人」的溝通模式,實際上卻是一方表現成「兒童」,另一方卻轉換成睿智的「父母」,亟欲提供幫助與撫慰。

伯恩的原意,絕非主張一個人有意識地操弄,或刻意混淆他人而進行這些遊戲;正因有時並非刻意為之或處於無意識的情況下,以致一場遊戲可能會困擾你長達數十年之久,猶如身陷囹圄。幸運的是,當我們有所覺察時,隨時都能從遊戲中跳脫出來,主宰自己的人生。

【各界讚譽】
★一部揭露人心的啟發之作……本書運用了一種嶄新而靈活的語言!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伯恩以簡單好記、甚至口語的文字來描述人與人之間外顯的互動,人們因此得以了解自身行為,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可以改變。……這是一本值得再三閱讀的書。每每重讀,伯恩直覺的預感中那歷久彌新的明智及運用方式,還有他那敏銳的臨床觀察,以及我們一直以來虧欠他的諸多感激之情,再再令我敬佩不已。這是一部具開創性的作品。
──詹姆斯.艾倫(James R. Allen),醫學博士、國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前主席

★本書對遊戲詳實的說明並未造成篇幅厚重之感,即使是內容最為豐富的遊戲亦是如此。我猜想,第一次閱讀這些遊戲的讀者,都會跳過伯恩醫生謹慎建立的理論基礎。毫無疑問,是這些遊戲本身促成這本書的暢銷,因為這些遊戲具備一種詭異特質的魅力,猶如亞伯納.迪恩(Abner Dean)筆下的諷刺漫畫所傳達的「這根本是路易絲阿姨!」讀者這才發現,書中所飽含的豐厚知識已展現在他眼前,而其價值更是倍增。
──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