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癡的歷史:18世紀至今世人如何看待智能障礙者[79折] TAAZE讀冊生活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白癡的歷史:18世紀至今世人如何看待智能障礙者[79折] TAAZE讀冊生活

遠傳friDay購物
訂單成立賺1%
下單享LINE POINTS點數
訂單成立賺1% 4
遠傳friDay購物

遠傳friDay購物

遠傳friDay購物提供遠東百貨、SOGO百貨、愛買、品牌outlet及3C、居家、流行等全品類共超過80萬件商品,7天鑑賞期。 注意事項: (1) 需透過LINE購物前往friDay購物,且在1小時內於同一瀏覽器中完成結帳,才可享有LINE POINTS回饋資格。 (2) 不具贈點資格: -結帳使用折扣碼、折價券、快樂購點數(HAPPYGO點數)、遠傳幣折抵、friDay購物金 [2024/4/1起適用] -企業採購目錄、票券餐券類、機車類、禮物卡、遠傳心生活APP(遠傳幣兌換區)、巨城館商品、金卡會員、送禮館 -Ai開店 [2023/5/10起適用] (3) 需透過LINE購物直接前往遠傳friDay購物並在同一瀏覽器內結帳才享有贈點回饋,點數將於訂單成立後過鑑賞期,無取消訂單或退貨行為,30天後發送。 (4) 若購買多筆訂單時,每筆訂單皆需分別重新進LINE購物導連至friDay購物完成結帳,並符合上述各相關規定,方能符合回饋資格! (5) 不具贈點資格訂單即無法使用點數紅包,不符合點數紅包回饋資格。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賽門.賈勒特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7/08
  ISBN/ISSN:978986262638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00
  原價:630

------------------------------------------------------------------------

內容簡介
生而為人,他們與你我為何「應該」不同?

◎第一本從人性關懷的角度討論智能障礙者的歷史書
◎收錄63張歷史圖像,重新思索300年來世人眼中的「白癡」

白癡、智障、低能……那些曾被貼上標籤,遭受歧視之人,今日稱之「智能障礙」者。一般認為他們天生智能不足,無法完全理解大多數人能理解的事情,缺乏獨立生活的技能,且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或被治癒。他們生活在你我周邊,卻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相較於有可能被「治癒」的精神病患,智能障礙者成為更加邊緣與不受關注的存在。


天生就該成為「收容所生物」?

本書從社會、文化、法律、醫學等面向,透過法庭紀錄、文學作品、笑話集、畫作、俚語、漫畫等重構「白癡」的300年歷史。在18世紀以前,智能障礙者雖可能遭受欺負與矇騙,但也同時受親友的保護,是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

進入19世紀後,他們被認為無法履行公民義務且是需要處理的「社會問題」,應該安置在機構中接受治療與監管。而他們的天生殘疾,過去在法庭上可能是受到寬赦的理由,如今卻解讀成驅使他們犯罪的動力,「白癡」成為對社會秩序造成威脅之徒。


生而為人的標準是什麼?為何不能僅僅因為父母生下我?

近百年來,智能障礙者被認為僅是不斷變動的歷史長河中一段背景,無法對人類產生貢獻。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們曾經是技術勞工,填補了男性人力的短缺,卻在戰爭結束後又被迫離開崗位,回到收容所。

智能障礙者也在過去也經常被視為「非人」。達爾文及其後發展出的演化心理學,認為「白癡」的心智足以填補動物與人類這種「高等生物」之間的發展落差,「白癡」的行為舉止甚至被拿來與動物相比擬。

在優生學出現後,智能障礙者在納粹眼中成為應當被消滅的對象,1939年的法令甚至對「垃圾兒童」施以安樂死。二戰結束,優生學觀念雖受到譴責,但智能障礙者仍舊無法被社會接納,而被關入特定機構中受到「保護」。


從排斥到接納的旅程

20世紀下半葉,在去機構化的呼聲下,許多身心障礙者終於搬出收容所,回歸社區,過上一般人的生活。不過,現實中仍有需要面對的問題:他們是否得到社會完整的接納?在社會群體中有找到歸屬感嗎?他們可以多大程度上和我們一起履行公民職責?本書作者希望透過這段歷史重新思索這些問題。也許首先我們該做的是,理解他們也懷抱希望、有他們熱切與渴望,如你我一般。


好評推薦

◎一部可讀性極強、圖文並茂的歷史……感謝賈勒特以如此清晰、卓越的寫作風格,娓娓道來這個複雜、迷人,又經常令人不安的故事。
——史蒂芬‧昂文,作家、劇作家暨導演

◎在他的這本近期歷史鉅作中……賈勒特讚揚學習障礙者從長期的監禁中,「大解禁」成功……然而,他看出社會的任務仍然是去適應所有人類成員。
——麥可‧菲茨帕特里克,《每日電訊報》

◎賈勒特一位充滿魅力的歷史學家……他的故事是對那些被貼上「白癡」標籤者的掙扎和渴望的讚詞。
——喬安娜‧伯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歷史教授

◎既優雅又富煽動性……這部充滿人道精神的歷史教導我們,社會可以如何學著去適應包容全體社會成員。
——大衛‧特納,《十八世紀的英國殘障問題》作者

◎本書從十九世紀末的優生學和機構當局的觀點,到當代社會的思想和實踐,對智能障礙進行了重大的反思。
——桑德‧吉爾曼,埃默里大學文理科特聘教授暨心理學教授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