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巧身軀擁有強大馬力 不容小覷的實戰派 / Under Armour SC 3ZER0 III

KENLU

122

發佈時間: 2019-11-15 19:41

更新時間: 2019-11-15 19:41

訂閱文章

撰寫這篇特輯同時,編輯視線前就擺著 Under Armour SC 3ZER0 III 本尊,外型流線且超低的身形輪廓令我不自覺一直聯想到超跑,就差耳邊沒有獸吼般的引擎低鳴聲 (笑),穿上腳後確實可以感受到它雖輕巧但馬力十足,彷彿稍踩油門便能加速衝出讓對手只能望著你的車尾燈。對於 SC 3ZER0 III 這款新戰靴,Under Armour 設計團隊著重於「輕、低筒、反應迅速」之訴求,筒身高度完全一改前兩代之走向,風格大轉變讓速度氣息加倍濃烈;皮革鞋面頗有跑車內裝的氛圍,作為實戰打球用也較為耐操,而中底則是已經非常成熟的 Micro G 避震系統,淬鍊出戰鬥力相當旺盛的球場新血。

回顧 SC 3ZER0 系列作帶給我的印象,從最早 2017 年初代陪著 Stephen Curry 再創三分球里程碑、征戰季後賽的記憶,到 2、3 代都安排在 SC30 Select Camp 訓練營活動中曝光,甚至今年 SC 3ZER0 III 首波主打款就是因應訓練營球衣色調,再再讓這個系列多了青春熱血的溫度。如果說 Curry 正代是陪伴 Stephen Curry 寫下 NBA 傳奇的見證,那麼 SC 3ZER0 支線就是追隨傳奇腳步的新生代戰力吧!

鞋款重點

  1. 全掌 Micro G 中底科技 + EVA 鞋墊
  2. 半內靴結構提升包覆效果
  3. 中足內嵌抗扭穩定片
  4. 人字紋橡膠外底
  5. 男鞋 US9 單腳約 340g

速度型戰將 全掌 Micro G 加足馬力

SC30 ZER0 歷經 1、2 代使用 Micro G + Charged Cushioning 的中底配置,最新 SC 3ZER0 III 交由全腳掌 Micro G 扛起避震回饋的重責大任,底盤有明顯的前低後高之感,藉此來塑造出推進效果,前半段呈現貼地導向,迅速回應腳下即時狀況,後跟受力擠壓後復原速度也夠快,Micro G 是屬於紮實偏彈一些些的觸感,並不會過於軟塌。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驗,某些鞋子穿上腳會覺得切入特別犀利有勁,SC 3ZER0 III 就是屬於那類型,壓低重心啟動瞬間力量傳導很迅速流暢,防守者若稍有閃神就可能成為精彩 Play 的配角,很適合速度派的球員來駕馭。

外底滿佈實用的人字型紋理,橡膠材質偏硬且刻痕蠻深,可預期抓地力演出能在水準以上,另外前掌區域可沒有忘記要照顧到彎曲流暢度,挖出了兩道 U 型溝槽,滿足需要不斷變速急停、轉換方向的實戰對抗,目前編輯部好友正在實測當中,後續將送上評測報導跟大家分享。性能面之外,SC 3ZER0 系列外底細節藏有激勵字句的特色也如實傳承到最新一代,SC 3ZER0 III 把 “PLAY TO WIN” 、 “LET’S GET BETTER” 分別刻在左、右腳足弓內沿,相比起把文字融入到刻痕中,放在足弓處的好處是不容易被磨掉,且在場邊盤腿而坐時,很容易就會看到這兩句話語,鼓勵球員待會輪到自己上場務必全力以赴。

鞋身結構精密到位 包覆鎖定不擔心

SC 3ZER0 III 極低的筒身可說完全把靈活度給了腳踝,少了筒身去保護,牢牢鎖定腳掌這道課題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是所有低筒籃球鞋的宿命,而設計團隊為 SC 3ZER0 III 塑造的鞋身結構很明確掌握了後跟、腳背等幾個重點區域,使用半內靴式鞋舌讓雙腳套入後更容易與面料緊密貼合,至於後跟鞋領如果從俯瞰角度會發現呈現倒三角形,也就是對應踝骨下方的區域稍寬,而越靠近阿基里斯腱的位置則漸漸縮小角度,加上內襯填充物的幫忙,若沒有鬆開鞋帶還真的不容易脫下來;前腳掌楦頭正常偏寬,可以適應大部分腳型,外側還配備兩條繩纜連結鞋帶強化左右橫移時的支撐力。記得初次看到 3ZER0 III 原本還有些擔心:「筒身那麼低,會不會有不跟腳的情況?」但試穿後的感受告訴我,尺寸挑選得宜不會是問題的!

Under Armour SC 3ZER0 III
官方定價:3,280 元
上市日期:已陸續於臺灣 Under Armour 指定店點登場

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靈巧身軀擁有強大馬力 不容小覷的實戰派 / Under Armour SC 3ZER0 III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