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總希望有台輕巧的相機能捕捉美好回憶,挑選上需注意焦段、感光元件(片幅)、光圈大小、快門,以及擴充性。本篇將從Canon、Nikon、Sony、Fujifilm等知名品牌推薦幾款隨身機、類單眼,供想買相機紀錄生活、旅遊的各位參考。
目錄 類單眼定義 挑選前準備 類單眼選購要點 十大類單眼推薦名單 結語
單眼、微單眼、類單眼是最容易被搞混的三種相機,它們的拍攝模式都具有P(程式曝光)/A(光圈先決)/S(快門優先)/M(手動),這些模式可以駕馭許多類型的照片,如極光、車軌、飛鳥等,對於專業攝影師或業餘夥伴們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只要看相機大小、鏡頭可不可更換,即可簡易分辨出三種相機的差別。
在挑選相機前,考慮預算、規格前,我認為有兩點必須優先思考:
片幅愈大,能吸收的光線愈多,影像也就愈細緻,由上圖可看出大小差異,全片幅多為專業單眼、Sony A7系列為單眼使用;APS-C多為富士 Fujifilm、Sony使用之尺寸;m4/3由Olympus與Panasonic使用較多;1/2.3則是小型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使用。
旅遊時若想拍廣闊壯麗的風景,20mm以下的廣角鏡頭就相當重要;若是想拍攝較遠的物體,又受到環境限制的話,80mm以上的望遠鏡頭就能夠派上用場。由此可見焦段包含廣的話,在拍攝上較不會受限。不過這端看你喜歡拍攝的主題,像我自己是用23mm的定焦鏡,是非常適合街拍的焦距,個人認為在拍攝飛鳥、風景上也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真的要拍很廣角的就拿出手機拍)
光圈代表在快門開啟的時間下,能進入的光線量有多少,而光圈愈大,可製造淺景深(聚焦物體清楚,背景物體模糊)的效果。可由上圖看見背景清晰度的差別,左圖為f/2.0,阿姆姆後面的背景十分模糊;右圖為f/5.6,阿姆姆後的背景比左圖清楚。
快門速度愈快,愈容易拍攝到動作的瞬間;相反地,快門時間愈長的話搭配腳架可以拍出煙火、車軌、星軌、極光等有趣的畫面。
方便性包含能否解決旅遊當下的小麻煩,比如說電量、行動電源支援性、Wifi上傳照片功能,以及是否能擴充鏡頭等等。
感光元件 | 焦段 | 光圈 | 快門 | 方便性 | 重量 | 價格 | |
Canon G1X Mark III | APS-C | 24 – 72 mm | F2.8 – F5.6 | 30 – 1/2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399 g | $31,990 |
Sony DSC-RX100 M6 | 1 吋 | 24 – 200 mm | F2.8 – F11 | 30 – 1/32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301 g | $34,980 |
Panasonic LUMIX DMC-FZ300 | 1/2.3 | 25 – 600mm | F2.8 – F11 | 60 – 1/16000 秒 | Wifi可、螢幕180°翻轉 | 691 g | $21,880 |
Panasonic LUMIX DMC-LX10 | 1 吋 | 24 – 72mm | F1.4 – F11 | 60 – 1/16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280 g | $17,400 |
Fujifilm XF10 | APS-C | 28 mm | F2.8 – F16 | 30秒 – 1/16000秒 | Wifi、行動電源可 | 279 g | $14,980 |
Sony DSC-RX10 | 1 吋 | 24 – 200 mm | F2.8 – F16 | 30 – 1 / 32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813 g | $27,980 |
Canon SX740 HS | 1/2.3 | 24 – 960mm | F3.3 – F6.9 (最大光圈範圍) | 15 – 1/32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299 g | $11,900 |
Nikon COOLPIX A900 | 1/2.3 | 24 – 840 mm | F3.4 – F6.9(最大光圈範圍) | 25 – 1/4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298 g | $11,900 |
Canon G3X | 1 吋 | 24 – 600 mm | F2.8 – F11 | 256 – 1/2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螢幕180°翻轉 | 733 g | $22,900 |
Fujifilm X100F | APS-C | 35 mm | F2 – F16 | 30 – 1/32000 秒 | Wifi、行動電源可、擴充鏡頭 | 469 g | $43,900 |
Sony RX10最大的特點就是F2.8恆定光圈,不管在微距還是望遠的焦段都能使用其最大光圈,翻轉螢幕、內置電子觀景窗都能讓取景變得更容易,畫質也不錯;但Sony RX10是十款隨身機評比中體積和重量最大的相機,在旅遊時攜帶會稍嫌不方便。
Panasonic FZ300擁有F.28恆定光圈,24倍光學變焦讓旅遊拍攝時不受限,同時支援4K錄影,若想在旅遊時拍Vlog也相當合適。需注意的是它的感光元件較小、重量較重,若是畫質至上的朋友們可能要審慎考慮了。
Canon G3X最迷人的地方在於25倍光學變焦,不管是微距還是望遠都難不倒它,在旅遊時非常實用,畫質也還可以。此款相機和其他旅遊隨身機比起來較重,無內置EVF(電子觀景器)在取景上可能較受限,以CP值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僅298 g重的Nikon A900不但擁有35倍光學變焦鏡頭,是本次評比中第二長的焦段,同時支援4K錄影,翻轉螢幕、藍芽讓旅遊拍攝、傳輸照片更方便,由於機身較小,本身無內置電子觀景窗,感光元件也較小,適合給追求輕便、對畫質要求不高的朋友們。
Canon SX740HS僅佔299 g,擁有最廣之焦段,而在望遠拍攝時很容易手晃導致照片糊掉,此款特別使用了光學防手震技術來減緩此問題,但Canon在成全焦段、4K錄影的情況下,犧牲了畫質,本款採用較小的感光元件,畫質不比1吋、APS-C的相機來得好。
Sony RX100M6相較前一代M5的光圈變小(F1.8 -> F2.8),而焦段變長(望遠70mm -> 200mm),而感光元件並無進步,仍屬於這次評比的後段班。但它非常輕巧的機身也是五臟俱全,有隱藏式電子觀景窗方便強光下看不到螢幕時構圖,由於是新款,價格較高,但在旅遊時攜帶是很方便的。
佔469 g的Fujifilm X100F擁有F2大光圈、進可攻退可守的35 mm定焦鏡頭、內置光學觀景窗(OVF)和電子觀景窗(EVF),以及媲美單眼相機APS-C感光元件與處理器、可擴充的廣角、望遠鏡頭,是集性能、畫質、外觀為大成的類單眼相機,若要說缺點的話,我認為是價格較高,以及擴充鏡頭的廣度無上述幾款高。
279 g的Fujifilm XF10是本次評比之中最輕的隨身機,然而,富士並沒有因為輕巧而犧牲畫質,採用了APS-C感光元件,富士定焦鏡頭的品質更是毋庸置疑,很難想像用一萬出頭的價格而買到這樣的規格,是旅遊、街拍的好夥伴;需注意的點和X100F一樣,同為定焦鏡,無法便利地縮放焦距。
Panasonic LX10是所有1吋感光元件相機中,光圈最大(F1.4)的,同時支援4K錄影、3倍光學變焦、螢幕翻轉,雖然畫質稱不上最好,但輕巧的重量、超大光圈、價格低以及其他便利性能足以讓它站上類單眼排名第二名之位。
Canon G1X MarkIII擁有APS-C感光元件、電子觀景窗、3倍光學變焦、399 g的機身、螢幕翻轉、Wifi功能,可說是把旅遊拍攝時會有的煩惱全部解決了,價格也是合理範圍。小缺點是光圈可以再更大、焦段可以在更廣,除非有更多的專業需求,其規格已經足以應付90%的狀況了。
買相機雖然是件開心的事,但因為價格不便宜,建議可以多與身邊懂攝影的朋友們聊聊,再下決定,另外,比價也是很重要的事,可使用LINE購物的比價功能多搜尋看看,以免吃虧喔!
以上評比指標、相機規則參考了許多網路資料,若有其他需要補充或是加入參考的資訊,歡迎告訴我或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