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度商業化的宜蘭頭城,從早、午、晚餐到消夜,不論街頭小吃還是餐廳,最常聽到的就是這些食材都是自己做的,漁獲是大溪漁港買的,醬汁也是當天熬的,就是這麼純樸,才有這麼多隱藏版小吃,今天跟著領隊Sky的腳步,帶你吃一遍!
說道頭城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阿宗芋冰城吧!
以前走濱海或是北宜一定會路過的點,
今天就帶大家吃隱藏版的小吃!
位在阿宗芋冰城隔壁的【禾福昕包子】,
父母目前在宜蘭開【熱發包子】, 傳承20幾年好手藝,
店家的招牌鮮包,採用油脂低的招牌黑豬肉,
加上自然發酵的皮衣,柔軟中帶有Q勁,
是路過宜蘭不能錯過的隨手點心,
【頭城無名臭豆腐】也在阿宗芋冰城隔壁,
最特色就是賣東北角小吃地瓜蝦餅,
傳統都是炸好等客人上門,
之前因為客人吃過說現炸超好吃,
於是之後都改現炸,蝦子是宜蘭烏石港特有的小蝦,
一般都是拿去製作成蝦仁,現場是拌入地瓜和麵粉,
刷上店家自製蒜醬超香,這是最平民的山珍海味,
【鼎福小館】是宜蘭頭城少有的江浙菜,
廚師之前是在立法院工作,以四菜一湯不用400元有找打響名號,
尤其是隱藏版的古早味豬腳湯,
目前在菜單上可是看不到的,每日限量建議提早預約,
清爽不油膩的湯頭,還有Q彈豬腳,
只要吃過的人就會愛上它,不油的秘訣就是不斷撈油!
【樂窯餐飲坊】門口的烏龜窯,
絕對是最亮眼的招牌,店家以宜蘭特色料理入菜,
設計出一道道經典的特色披薩,
尤其黑心披薩更是代表,隱藏在起司下的餡料,
是台灣特色皮蛋和大把的宜蘭三星蔥,
尤其香甜多汁的三星蔥,一點都不會嗆辣!
而且還接受DIY披薩預約,披薩價格多少,
DIY體驗就多少,根本是佛心來的!
傳承40幾年的【頭城米糕煎】, 目前是由第二代接手,
一般人可能沒聽過米糕煎, 是用麵粉、砂糖和蘇打粉製作,
砂糖一定要夠多,才會在中間有融化的糖蜜感,
在地的長輩都會帶孫子來吃,對孫子說阿公也是吃這長大的,
而這也是老闆堅持不變的原因,
來到宜蘭頭城,最特別的就是早上吃的到鹹酥雞,
就是【頭城第一家鹹酥雞】,每日的新鮮雞肉,
用純手工捏製,搭配特製調味粉,
經過高溫油炸,肉汁都被鎖在裡面,
明明是雞胸肉卻一點都不柴,
【天君飲食坊】不起眼的外觀,
卻是老饕最愛的臭豆腐,Google高達4.8分,
採用宜蘭最有名以青草發酵的臭豆腐,
外皮超級酥脆,內線用力夾還會爆漿,
就算不沾醬直接吃都帶甜味,
吃的時候要從中間戳洞,倒入店家自製蒜醬,
再塞入泡菜,如果能吃辣,當然要一起吃,
好久沒吃到這麼讚的臭豆腐!
頭城限定【頭城滷肉大腸麵線】,
Sky第一次聽到大腸麵線加滷肉,
到底會有怎樣的新滋味呢!
老闆採用新鮮的後腿肉,搭配中藥提煉肉燥,
麵線也是用較好的手工麵線,而且大腸也給超多,
多了肉燥的香氣和風味更濃郁,Sky當然也是要再加蒜泥啦!
離頭城車站有段距離的【頭城石牌香腸】,
只有熟客和在地人才知道,在Google高達4.7分呢!
一到下午茶時段,等個20幾分鐘很正常,
招牌大腸包小腸必點,加辣更好吃,
但老闆的辣太強,Sky只能吃微辣,
米腸刷上醬汁,依序鋪上香菜、酸菜小、黃瓜、洋蔥,
最後擺上自製香腸大大功告成,
吃起來超刷嘴,激推!
沒想到在宜蘭頭城也能吃到台南味,
來自台南的老闆娘,把媽媽台南開店30幾年的手藝,
原封不動的搬到宜蘭來,
除了招牌的台南意麵之外,
還有這用大骨湯加柴魚片為湯底,
搭配台能直送的無刺虱目魚肚,
熱呼呼的鮮甜湯頭,絕對是今年最鮮美的湯,
如果你吃膩一般油炸的蔥油餅,
【阿ㄋ蔥油餅】傳承老師傅餅皮技術,
以少油半煎半烤的方式,講究健康的吃法,
手法偏北方麵皮製作,讓你吃到麵皮的香氣,
蔥的感覺比較沒那麼強烈,聽說加蛋會更好吃喔!
宜蘭有很多傳統老麵店,講究自己製麵自己賣,
而【阿茂麵攤】就是其中一間,
老闆對食材相當堅持,只賣自己敢吃的,
老闆說傳統的味道就是要加辣才好吃,
而Sky上次來的時候帶小孩,所以老闆就沒幫我們加,
難怪當時就覺得少一味,老闆的手工麵條,
吃起來有麵心的口感,瓜仔雞湯裡面還有一支小雞腿呢!
來到頭城,很多人會到烏石港魚市場,
除了買新鮮魚貨之外,內行的還會到【烏石港旗魚王】,
店家原本在頭城的傳統市場,後來般到烏石港,
一般市場常見的是魚酥或是魚鬆,
而店家還有土魠魚角,因為成本高幾乎沒人做,
因為風味強烈,很適合當零食下午茶直接吃,
抓一把可以在嘴裡咀嚼很久,
【珍湘碳烤】開業至今23個年頭,
連美食應援團都來介紹過,餐檯的乾淨程度,
比餐廳還乾淨呢!老闆說這是基本的,
【珍湘碳烤】 最特別的是鐵板烤雞腸,
一般都碳烤到脆化喪失了Q彈口感,
而鐵板烤雞腸除了入味之外,還有保留的Q彈口感,
也是店家的獨門招牌,喜歡的可別錯過,
你的支持是發文的動力,請不吝給我們的文章隨時按個讚並分享和留言給我們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