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歌歡樂嗎?心理學家:洗腦的節慶歌曲對心理健康有害

INSIDE

82

發佈時間: 2019-12-13 12:37

更新時間: 2019-12-13 12:37

訂閱文章

提到聖誕節,《聖誕鈴聲》(Jingle Bells)《平安夜》(Silent Night)、Last Christmas 的旋律隨即浮上,每到十一二月大街小巷播放起聖誕歌曲,營造出歡愉過節氣氛, 根據 Spotify 統計顯示,每年總點播量在 11、12 月達到高峰,其中在串流平台上最為熱門的聖誕歌曲包含麥可·布雷的《It's Beginning To Look A Lot Like Christmas》和瑪莉亞凱莉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無論走到哪裡重複播放相同的經典歌曲,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似乎不是健康的事情。臨床心理學家琳達·布萊爾 (Linda Blair)表示聖誕節音樂可能會令人精神萎靡,幾年前一份《消費者報告》顯示有 23%的美國人討厭節慶類音樂,究竟為何會這樣呢?

從事音樂心理學研究的維多利亞·威廉姆森(Victoria Williamson)博士表示
聽到聖誕歌曲無止盡循環播放在會產生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也就是會對自己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有時候也會給人懷舊之情,漸入佳節的的氣氛,但是聽到喜歡的音樂之次數與後續對音樂的反應之間存在 U 型關係。

也就是原本越來越喜歡,達到巔峰之後好感度便會急遽下降,最後甚至會聽到崩潰。由於大腦已經飽和引發負面影響,因此長時間聽到諸如《Jingle Bells》的音樂可能會對大腦是種干擾甚至引起煩惱,有些人則是因為在過節時總要擔心金錢和工作甚至是關係問題,在聽到這些氾濫的旋律時反而會加劇壓力」。

雖然如此,在零售店工作的員工似乎很難避免不重複聽到一樣的音樂,既然不能戴上耳塞,那麼最好的做法可能就是加入更多的音樂到播放清單中或是挖掘更多新歌曲,避免對大腦產生負擔。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相關搜尋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

資料來源聖誕歌歡樂嗎?心理學家:洗腦的節慶歌曲對心理健康有害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