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輕薄無限可能!全球首款電競 Ultrabook: Razer Blade Stealth 13 開箱

電腦王阿達

166

發佈時間: 2019-12-25 10:17

更新時間: 2019-12-25 10:17

訂閱文章

為大家介紹全球首款電競 Ultrabook:Razer Blade Stealth 13 輕薄電競筆電開箱,Razer從推出Stealth系列開始,就以輕薄筆電為其主力,隨著電腦製程的進步,輕薄筆電的效能也漸漸地從文書機型,慢慢地也可以達到電競筆電的水準,而這次隨著Intel 第10代CPU的上市,Razer也順勢推出了全新Blade Stealth 13世界首款電競Ultrabook,讓玩家們不再為了筆電要輕薄、要便攜又要有好效能的選擇上傷透腦筋。
Razer Blade Stealth 13 開箱

全新的Blade Stealth 13,搭載了第10代Intel Core i7-1065G7 處理器,並且針對了不同的用戶族群推出了兩種規格讓玩家選擇,分別為採用內顯的長效電能娛樂機種Mercury White水銀白款式以及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1650的FHD機種讓不同的玩家族群有更多樣的選擇,而這次我們要開箱的機種就是採用NVIDIA GeForce GTX 1650搭配FullHD螢幕的全新Razer Blade Stealth 13。

RAZER年度暢銷榜 年終好禮大方送

2020/1/12前購買指定機種(包含 Blade Stealth 13),成功登錄就送 Razer 真無線藍牙耳機,指定周邊商品也有好禮贈送,成功登錄並符合資格還可再抽Razer限量商品!!詳細資訊請見活動頁: https://www2.razer.com/tw-zh/promos/best-sellers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沒有太多花俏點綴的外箱上,展現出雷蛇一貫的電競風格:For Gamers, By Gamers.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4

Blade Stealth系列的輕薄感,不僅僅只是在筆電本身,從包裝上就可以感受到Blade Stealth 13的輕薄: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5

伴隨著Razer傳統配色的小巧盒子,打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Blade Stealth 13: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6

從外觀上就可以感受到Blade Stealth 13高貴優雅的質感,要說Mac有Macbook Air,那麼Windows就有Blade Stealth 13,光是把筆電放在桌上就可以展現出強大氣場: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7

上蓋採用了精密的CNC切割工藝,打造出一體成形的鋁材上蓋,並且整體黑色外型上再經過了陽極處理,將耐用度更向上提升,兼具美觀與實用: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8

上蓋的設計上也有著代表Razer的標誌LOGO,非常帥氣: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09

Blade Stealth 13的厚度僅僅只有15.3mm,搭配整體重量僅僅只有1.42公斤的情況下,在電競筆電難有的輕薄度以及便攜性上,有著極大的優勢: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0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1

掀開後就可以看到Blade Stealth 13的靈魂:13.3吋的FHD霧面螢幕,除了擁有4.9mm的超窄邊框外,在每一台Blade Stealth 13出廠前,螢幕都會再經過獨立校準,可以確保色彩的精準度,無論是在遊戲或是工作上,都可以擁有最好的視覺體驗: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2

在螢幕上方有著兩顆鏡頭,分別是HD 720p的網路攝影機以及Windows Hello相容紅外線相機,透過Windows Hello的臉部辨識,讓筆電登入更快速、更安全: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3

Blade Stealth 13的鍵盤除了全按鍵背光與防鬼鍵技術外,更搭載了Razer Chroma單區RGB燈光效果,支援1,680萬色: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4

RGB燈光效果除了多變化的個人化設定外,Razer Chroma也與多款遊戲結合,使得在進行遊戲的同時,指下色彩也同樣精采: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5

觸控區則是採用了精準的玻璃觸控板,更大範圍的觸控區有著極大的操控性: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6

可以在筆電右下角看到Intel 第10代CPU的LOGO: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7

IO的部分,Blade Stealth 13在左邊配置了耳麥孔、一個Type-A USB 3.1插孔以及一個可作為電源插孔的Type-C USB 3.1插孔: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8

而在右邊則是配置了一個Type-A USB 3.1插孔以及同樣可作為電源插孔的Thunderbolt 3 Typc-C插孔,貓膩就在這Thunderbolt 3上,Thunderbolt 3有著40 Gbit/s的超大頻寬,並且最大供電達到了100W,因此透過直接或是轉接的方式,可以將Thunderbolt 3作為電源孔、外接視訊孔、網路孔、外接顯卡等等,非常多用途: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19

Blade Stealth 13雖然輕薄,但在整體音場的設計上卻也不馬虎,搭載了4組立體聲喇叭,並且透過了智慧型擴大器,讓整體發聲表現上極度亮眼,尤其是其最大聲量真的是嚇死了整個編輯室,完全不需要外接喇叭的情況下,就可以有非常好的音響效果,並且搭配了複製立體音場的 Dolby Atmos,藉此打造出一個超逼真的音場空間: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0

接著我們轉到背面,兩個大大的風扇孔映入眼簾,相比多數筆電在側邊開孔,底部的開孔設計可以在長時間遊玩的同時,不會因為熱風造成手部不適,配合底部兩個止滑條的墊高,讓熱風可以順利排出,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果: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1

打開底部後,可以看到兩個風扇之間大大的散熱銅管,加強了整體筆電的散熱強度: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2

在下方也可以看到Blade Stealth 13搭載了53.1Wh的長效電力,足以應付全天的日常使用,也免於在外一直找充電的困擾: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3

在電池的上方除了配置了512GB PCIe SSD外,可以看到Blade Stealth 13全新升級了高速的Wi-Fi 6,透過Intel Wireless-AX 201晶片,讓Blade Stealth 13進入了超高速的802.11ax世代,尤其在電競瞬息萬變的當下,高網速低延遲在遊戲上就有著極大的先手優勢: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4

而全新Blade Stealth 13 (GTX Model)由於搭配了NVIDIA GeForce GTX 1650,所以搭載了100W的Type-C充電器,輕便好攜帶(內顯版本則是搭配了65W的充電器):
Razer Blade Stealth 13輕薄電競筆電開箱 - 25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實測

雖說這次全新Blade Stealth 13在整體配置上,相比前一代沒有做太多的升級,但其最重要的效能才是全新Blade Stealth 13的關鍵所在,除了搭載第10代Intel Core i7-1065G7 處理器外,晉升為世界首款電競Ultrabook的關鍵就在於,在輕薄的機身中塞入了NVIDIA GeForce GTX 1650獨立顯示卡,讓Ultrabook也可以很電競: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1

全新的第10代Intel Core i7-1065G7 處理器,採用了10奈米的新製程,因此在4核8緒的空間下,還可以放入全新的Iris Plus Graphics G7內顯,雖說這次測試的是帶有獨顯版本,但在一般使用的情況下,還是以Iris內顯為主要運算,也因此在一般使用上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2

首先,我們在CPU的測試部分,就先以CPU-Z進行跑分測試,CPU分數跑到了2395.4、單核分數則是來到了472.6: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3

我們可以從CPU-Z的官方排名看的出來,Intel Core i7-1065G7處理器跑分大概是介於i7-7700K與i7-7700之間,但可別忘了這只是一顆筆電用的CPU,現在卻可以與桌上型CPU相提並論,十分強悍: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4

單核的分數也不遑多讓,分數大約落在i7-6700K與i7-6800K之間: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5

接著我們使用了CineBench R20進行CPU的測試,CPU的分數跑到了1292 pts、單核心則是有著439 pts的成績: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6

接著使用了x264 FHD Benchmark進行測試,分數跑到了17.7 FPS: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7

而在x265 FHD Benchmark的測試中,則是跑出 11.2 FPS 的成績: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8

當然,這次測試的主角要出場了, NVIDIA GeForce GTX 1650到底如何為Ultrabook注入電競的靈魂呢?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09

首先,我們使用3DMARK Time Spy進行測試,分數來到了3039,雖說這個分數表現一般,但如果僅僅只是在FHD 60fps的螢幕上,遊戲的表現也是有一定的水準: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0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則是跑出了1342: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1

顯卡部分,另外使用了VRMark進行測試,Orange Room跑分則是來到了4073: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2

接著我們在使用了遊戲引擎進行測試,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在Basic的狀況下,跑出了124.9的高FPS,分數也來到了3147: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3

而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在Extreme的狀況下,則是有著44.9 FPS的成績,分數為1132: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4

最後在顯卡的測試,我們使用了FF XV Benchmark進行遊戲效能測試,在Standard Quality模式下,跑出了4553分的分數,這代表著對於大部分的遊戲來說,都可以有著絕佳的視覺體驗: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5

而FF XV Benchmark在High Quality的模式下,則是跑出了3328的分數,也足以應付高效能遊戲: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6

在存儲部分,透過了CrtstalDiskMark進行測試,可以發現Blade Stealth 13搭載的M.2 NVMe PCIe 3.0 x4 512GB SSD,其讀寫速度來到了3152 MB/s與1977 MB/s,非常強悍的讀寫速度: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7

接著使用TxBENCH同樣進行讀寫測試,最高讀寫速度則是2966.424 MB/s與2021.756 MB/s: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8

另外值得一測的,當然就是Thunderbolt 3的外接讀寫能力,我們另外將美光的P1 SSD 1TB放入了Thunderbolt 3的外接盒內,進行讀寫測試,可以發現外接盒的讀寫也可以非常的快速,透過CrtstalDiskMark進行測試,其讀寫速度來到了1666 MB/s與1439 MB/s,相當於傳輸一個1G內的檔案基本上都是瞬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對於影音創作者來說非常實用: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19

同樣透過TxBENCH進行Thunderbolt 3外接讀寫測試,最高讀寫速度則是1602.914 MB/s與1364.449 MB/s: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0

而在續航力的部分,透過PCMARK 8進行續航力測試,可以發現有著308 min的高續航力,而且還是在平衡模式下進行測試,如果進行文書、影音娛樂時,可以將電腦開啟省電模式,即可應付一般日常使用: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1

最後,當然我們要測試一下Wi-Fi 6的實際威力,我們特別採用了TP-Link AX1500 Wi-Fi 6 Router與Blade Stealth 13對接,並透過iperf進行網路封包測試,在Blade Stealth 13可以看到發送封包的速度之快,接近了Wi-Fi 6的理論上限值,每秒超過1Gbps的傳輸速度,無論是在傳輸檔案上、遊戲進行時,都可以享有無線即有線的高速網路: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2

Razer Blade Stealth 13 內建軟體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36

Razer由於有著龐大的電競周邊,因此特別將所有可同步化、可控制的軟體整合在一個雲端設定軟體Razer Synapse,不再因為換了機台設定就全部重新來過,非常便利。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3

首先在系統內,可以進行遊戲模式下的按鍵設定,可以避免誤觸部分Windows內建按鈕及其他功能設定: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4

在燈光部分,則是設定插電與否是否亮燈,而燈光的效果部分則是透過Studio內再進行細部設定: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5

效能部分,則是可以選擇在插電與不插電情況下是使用何種模式,就像筆者前面提到,在不插電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文書處理、影音娛樂的情況下,可以預設為省電模式,避免將多餘的效能浪費,而在插電的情況下可以開啟遊戲模式,藉此釋放電競Ultrabook的完整效能: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6

風扇在插電模式下,可以針對不同使用情境,透過手動調整讓筆電處於一個最佳狀態: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7

在設定檔的部分,則是可以將各燈光效果的設定檔分別指到特定遊戲,讓酷炫的效果不用再另外設定: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8

而Chroma Connect則是可以連結帶有Works with Razer Chroma認證的裝置,就此將所有燈光效果同步到所有連結裝置上: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29

在Studio裡面則是前面提到,針對燈光效果做細部設定,除了可以新增多個設定檔做分類外,裡面也有著多種燈光效果供玩家選擇並組合: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30

而Chroma Visualizer則是可以將電腦的音訊,轉換成燈光效果,並且在1680萬種顏色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讓Blade Stealth 13瞬間變成一台超炫麗的夜店DJ台,華麗的燈光效果讓使用者更加融入。(雖然Studio裡面也有音訊指標,但相對Chroma Visualizer來說,音訊指標溫和許多):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31

最後則是巨集的使用,可以針對不同使用情境下設定不同的巨集,在有需要的時候相對省力許多: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32

總結

全新Razer Blade Stealth 13,延續著Razer Blade Stealth 13的優點,並在效能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CPU與GPU的進化,成就了世界首款電競Ultrabook的美名,on board的16GB記憶體搭配512GB 高速PCIe SSD,讓CPU與GPU的效能得以完美的詮釋,並且搭配了Wi-Fi 6的超高網速,讓電競筆電一直以來採用無線網路的痛,得以有了一個最佳解法。

Razer Blade Stealth 13 效能測試 - 35

雖然說我們今天測試的全新Razer Blade Stealth 13是GTX Model FHD版本,但在兩個版本的選擇上,筆者大致上可以這樣為玩家分類,如果在沒有電競需求的情況下,當然選擇內顯的Mercury White水銀白款,除了在CPU的能力上有著更優異的表現外(因為沒有獨顯,故採用了25W的CPU),也有著更長效的電力表現;但如果有電競需求的話,當然是選擇帶有獨顯NVIDIA GeForce GTX 1650的機種,在FullHD 60fps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主流遊戲都可以有著絕佳的遊戲體驗。

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開啟輕薄無限可能!全球首款電競 Ultrabook: Razer Blade Stealth 13 開箱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