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鈴木一朗:面對低潮,其實是一連串「嘗試錯誤」的過程

運動視界

225

發佈時間: 2020-01-13 12:19

更新時間: 2020-01-13 12:19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

許皓宜、周思齊 著 / 天下文化

(以下內容摘錄自本書 p.152-157)

愈是安靜的時刻,愈有機會嘗試錯誤

棒球比賽最精采的地方之一,在於打擊者和投手之間的對決:投手要想辦法投出打擊者打不到的「好球」,而打擊者則要設法撈到投手投出「好球」的機會,將它打成一支漂亮的安打。

你有聽過棒球選手努力要將壞球打成安打嗎?幾乎沒有。因為把握「好球」,一直都是大家最直接的思考方向。

然而,日本有一位鼎鼎大名,還曾被球迷稱為「變態Batting」的棒球選手鈴木一朗,將近二十七年的職棒生涯中,他在日職、美職總共打了四千三百六十七支安打,是全世界至今難以超越的打擊紀錄。這麼會打安打的鈴木一朗,偏偏有個讓人十分驚奇的特質:擅長將「壞球」打成安打。這完全與「打好球、閃壞球」的棒球一般相反,莫非鈴木一朗真的異於常人,擁有什麼球都能打的怪奇能力呀?

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鈴木一朗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是怎麼談論自己這種「能力」的。

鈴木一朗坦承,從一九九四年起,連續好幾年時間,他也曾陷入低潮,不但看不清楚球的軌跡,也對揮棒失去信心。這種心情一直持續到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鈴木一朗在和日本西武棒球隊對戰的比賽中,突然頓悟自己該要有的打擊姿勢與節奏。詭異的是,雖說一九九四到一九九八年之間是鈴木一朗的低潮期,但他的打擊紀錄卻仍年年拿下太平洋聯盟的打擊王。

這是怎麼一回事啊?一個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打者,卻還能保持打擊王的紀錄,莫非老天爺真的給予「天才」如此極端的待遇?鈴木一朗後來自己解了這個謎團,他說:面對低潮,其實是一連串「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的過程,不怕做錯地不斷嘗試,直到你心理上覺得自己重新站起來為止。

換句話說,鈴木一朗也許天生實力優於一般棒球選手,但如果只有實力,並不能幫他打造出四千三百六十七支安打的超級成績。鈴木一朗之所以異於常人,是他懂得在生命陷落時,也就是被一般人視為「低潮」、「困境」的時刻,安靜地透過「嘗試錯誤」的練習,從一連串錯誤中獲取新的經驗,並將這些失敗經驗反覆思考,用來建構出下一次的成功。

因為「嘗試錯誤」的信念,讓鈴木一朗反其道而行,不只是打「好球」,更保持著對於「壞球」的侵略性。你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操作方法下,他可嘗試的練習次數會比一般選手多出多少?難怪他的內在雖然不安,打擊率卻還是比別人高。或許,正是帶著「不管別人怎麼看,只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篤定,去面對無法預期、無可控制的未來,才讓鈴木一朗成為日本職棒圈中最偉大的運動員。

走過低潮後,鈴木一朗面對媒體訪問時,是這麼說的:「過去,我雖然不放棄每一次攻擊,努力嘗試錯誤的感覺,卻好像還是若有似無,難以掌握;但現在,球場上的一切,就像數學公式一樣清楚。那一刻開始,我有自信永遠不會再輸給投手,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緊張惶恐了。」

你說,嘗試錯誤有什麼不好?勇於失敗又有什麼不行?依照鈴木一朗的經驗來看,掌握所有失敗的可能,人生反而沒什麼好害怕的了。

有些貢獻與價值,需要「轉個角度」才能看見

講到「爆發力」,我們會想到棒球場上一個有趣的形容詞:「炸裂」。意思是說,這位打擊者不得了,不斷打出安打、全壘打,棒子火燙得簡直像要炸裂開來了。

可以想見,棒球選手多想要挑戰這種「炸裂」的境界,想當上全壘打王、安打王、打點王……渴望成為在攻擊上對球隊有貢獻的角色。許多棒球獎項,也都是針對這類攻擊的功能來設計。然而,除了攻擊者,那些被使用在「犧牲」戰術的角色,難道就沒有貢獻了嗎?但你有看過哪種比賽、哪個職業聯盟,特別為了「犧牲」的貢獻來頒發獎項嗎?答案是沒有,一個都沒有。

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有貢獻的「犧牲」呢?

在棒球場上,「犧牲觸擊」是相當常見的戰術:當場上有隊友已經站在得點圈(通常指的是較有機會跑回本壘的「二壘」或「三壘」位置),出局數還未達兩人出局(只要三人出局就會結束一個半場),且雙方比數相當接近的情況下,教練很可能就會下達短打、犧牲觸擊的戰術來強迫取分。這個「犧牲」的戰術,常常會讓打者被封殺在一壘壘包前,但是對方選手接球的同時,二壘或三壘上的隊友卻很有機會往下個壘包邁進。換句話說,這是用打擊者自己的出局數,來護送隊友前進下個壘包的戰術,對打者來說幾乎是必死無疑的打數,但卻有很高的機會,為球隊爭取得分。

打擊者這樣的「犧牲」,對於團隊得分具有絕對貢獻,因此在棒球規則的保護下,這種「犧牲」是不計打數的,也不因被狙殺而影響打者的打擊率。從規則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會發現:「犧牲」原來不是全然不被人看見的,雖然檯面上可能沒有積極的數字進帳,卻也沒什麼特別的損失;反之,用這個出局數幫助球隊的打者推進壘包,卻可能創造出更多得分機會。

所以,適時犧牲自己,看似沒有貢獻的背後,卻為團隊創造更大的可能。

想到這裡,你還會覺得「犧牲」的意義,真的只是「犧牲」這麼簡單嗎?如果我們選擇成為願意轉換角度來看待事情的人,或許,就得以看見「犧牲」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就像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所說:「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並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延伸閱讀:《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渴望的事物,不能太過抽象!看看大谷翔平的「精確目標法」

本書特色

1.【超強跨域組合】
許皓宜X周思齊,「心理學暢銷作家」與「高人氣職棒球星」空前合體,最強最高!

2.【有溫度的生命故事 × 有系統的專業知識】
全書以兩位作者的專業學識出發,同時引述許多歷史人物及作者自身生命故事,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有厚度。

3.【獻給每個生命階段的你】
本書兼具「心理勵志」與「教育學習」特色;為青春學子帶來學習啟發、為職場上班族帶來前進指引、為中年族群帶來生命方向。為持續鍛鍊自己的人,帶來信念與力量!

4.【20則高效能實作練習】
認識概念後,更重實踐。
全書每一堂課均設計「實作練習」,把「心法」化為「行動」,是《恆毅力》《心態致勝》《刻意練習》超越實踐版。

作者介紹

許皓宜

南部長大、北漂生活,念過文學和心理諮商,被稱為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現為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在大學任教逾13個年頭,從事心理諮商逾15年,卻用寫作走出非典型的專業與學術之路。代表作品包括《情緒陰影》、《與父母和解》等書;2018年以《情緒寄生》獲頒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大學畢業前曾在田徑場上受過短暫的嚴格訓練,因此認為職業運動員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工作之一。在《心智鍛鍊》一書中,她以運動場上的故事來呼應心理學理論,並以職業運動員自我鍛鍊的方式來探討可應用於真實人生的實踐法則。

FB粉絲團|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周思齊

花蓮縣光復鄉人,目前為職業棒球員,暱稱「周董」。2013年於世界棒球經典賽表現優異,被譽為「亞洲選球王」。近年致力於公益,並創辦「球芽基金」,回饋基層棒球,重視基礎教育學習與閱讀。

至2019年,周思齊進入職業棒球15年,其中歷經米迪亞與兄弟象假球事件。擁有堅強心智的他,面對黑道威脅利誘毫不屈服與動心。《心智鍛鍊》一書記載著他自我鍛鍊的方法。

IG|周思齊Steven Chou
FB粉絲團|周思齊Steven Chou

※ 看更多運動好書的書摘分享

查看原始文章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鈴木一朗:面對低潮,其實是一連串「嘗試錯誤」的過程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