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張恩寧 鞋評 / adidas D Rose 6 Boost

KENLU

197

發佈時間: 2020-02-12 04:19

更新時間: 2020-02-12 04:19

老鞋評 D rose6
D rose4.5不在手邊 先寫6代

Derrick rose 2015年簽名鞋
此鞋有網布 皮革和編織三版本 我選擇的是網布版
164cm/76kg
切入對抗上籃 積極防守 搶籃板 變向切入
傷病 踝部大扭 足底筋膜炎 膝蓋骨刺 (當時十字還沒撕裂)
測驗時間3-4個月 場地 水泥
一星期2-3天 一次2-2.5小時

每一項都是10分 加總滿分100

支撐9/10
後跟超大的FIRFRAME tpu支撐條 以及內置的填充性tpu為rose6帶來不錯的後跟支撐性 而前掌即使是網布款仍然因為剛性強大的鞋面材質而使得變相時能牢牢抓住我的雙腳

緩震9/10
全掌採用阿迪老科技stable frame (感謝鞋友簡紹宇提醒)
加上前後掌分離式的boost 本當是腳感滿分的球鞋 但水準卻遠遠沒有到達我的預期 整雙鞋的boost腳感被墊在上面的stable frame帶走是我對整雙鞋腳感的總結 但腳感如何跟緩震沒有一定關係 我穿完rose6後幾乎沒有過股四頭肌酸痛的經驗 非常優秀 算是兩個面向差異較大的中底

反應6/10
雙層中底都較厚加上前掌stable frame>boost的關係讓這雙鞋的反應性處於普通水準 或許是出於保護derrick的雙腿 也有可能是當時adi對於boost的掌握還不到精熟 所以才會採用低厚度的boost增加中底穩定性而犧牲的球鞋的反應性

包裹與舒適8/10
整雙鞋採用超厚的泡綿以及內襯 這在近幾年的鞋已經很少看到了 加上內襯採用粗糙的布料(不確定是不是Geofit)讓踝部不易在鞋領處亂跑 搭配FIRFRAME鞋帶控制綁帶的系統 讓整雙鞋的包裹達到頂尖的水準 但由於前掌填充同樣過於厚實 所以推進時足內會感受到穿很多層襪子的不舒適感 扣分~~

重量4/10
大家看照片應該也可以感受到整雙鞋有多重 兩隻腳加起來應該有一公斤吧 ……
但因為整體球鞋的配重平衡性以及踝部的極致鎖定讓我在實戰中不會有真的很重的感覺 但沒辦法 終究還是重 算是非常需要適應的一環

耐用4.5/10
看照片 鞋面耐用度不錯 穿著4個月無破損 鞋幫FIRFRAME開孔處有些微破損 而鞋底則是穿了三個月磨到了中底 算是中下的水準 建議在室內木地板著用

透氣4/10
透氣是整雙rose6非常弱勢的一環 過厚的內襯導致了透氣的犧牲 夏天打一場脫一場 讓人覺得這是雙20世紀初的球鞋 且我選擇的已是較透氣的網布款 若是皮質款整雙鞋的透氣表現會到更差的水準
…冬天可以穿

抓地8/10前4後4
全掌採用特殊的大面積魚骨紋內嵌d rose logo 大底採用non-marking無痕材質 這三四個月打下來雖然鞋底紋路摩的很快 但由於材質問題 所以還是保有一定的抓地力

抗扭6/10
超大面積的torsion system十字抗扭片置於中底下方 理應帶來舒適的抗扭體驗 但我只得到第一次實戰就足弓痠痛的體驗 後期抗扭片剛性下降而有符合腳型的感覺算是非常需要磨合的球鞋 而d rose6前掌外側並沒有out-trigger防側翻 而是讓大面積延伸的torsion system延伸至腳掌外側 阻擋boost像外側形變 而實戰時也沒有感受到任何boost帶來的不穩定感 算是非常好的巧思

外觀7/10
整雙d rose6 不論是fireframe十字綁帶還是超厚鞋舌都展現了如裝甲車般的粗獷設計 但整雙球鞋的細節以及做工讓人有卻又讓人有大巧不工之感 (巧到極點,不巧則不工)

總評64.5/100
從整雙鞋出了三種版本 用了幾乎adi所有能用的科技 顯示愛迪達當時有多重視d rose6這雙球鞋 高科技的疊加一定會是球鞋變得更好嗎 d rose6就是一個反面的例子 多項科技以及玫瑰logo的加持讓這雙球鞋當時的標準售價定為5290新台幣 而$5290在當時完全有更好的選擇 例如$4250的kd7 或者加個300就有定價5500的kobe10 而不一定是這雙我的總評只有64分高科技產物

當然這雙鞋我這個rose迷是絕對會買單的

查看原始文章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商品推薦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網友 張恩寧 鞋評 / adidas D Rose 6 Boost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