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們一起走過,那些佇立在時光長河中的百年建築--【明治時代】

id SHOW好宅秀

104

發佈時間: 2020-03-23 04:05

旅行與建築的共通之處,便是在新鮮感褪去後,依舊能踩著熟悉的步伐,探尋城市中的別樣之美。邊走邊大口呼吸,讓空氣進入身體,分析朝夕間的細微變化。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至1912年的45年間,史稱「明治時代」。明治時代的日本文化,因西方文明的導入產生巨變,出現了「和洋折衷」的建築特色。傳統日式木造建築,樓高偏低,內部鋪設榻榻米為主流。明治維新後,建築受西方文化影響,高度拉高,材料改用石磚,較為高聳氣派的建築群,在當時蔚為風潮。不如,我們一起走過,那些佇立在時光長河中的百年建築。

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Museum」,建於1897年,出自建築師片山東熊之手,揉合佛教、巴洛克建築特色,以紅磚、浮雕、立柱,彰顯明治時代「和魂洋才」精神。有別於東京的喧囂及快步調,這座時經百年,悠然佇立的雅緻建築,在旅人行、走、坐、落間,散發淡淡遺世獨立之感。

日本橋

1911年,明治時代的最後一年,日本收回關稅自主權,步入強國之列,在當時建築界領軍人物,妻木賴黃的顧問指導下,「日本橋」也宣告完工。橋上的青銅獅子,結合歐洲持盾獅子像及傳統唐獅子形象,被安上了翅膀。「日本橋」以青銅材料結合西洋建築風格的設計,更充分反映出當時日本「和洋折衷」的建築特色。

宇和島警察署

這座位在宇和島廣角町的「宇和島警察署」,建於1884年,佔地423平方米,後改名「宇和島市歷史博物館」,在當時的愛媛縣是首屈一指的西式建築先驅,現登記為國家有形文化財產。這類「擬洋風建築」出現於日本明治初期,專指整棟建築外貌在意象上模仿西洋建築,但不完全遵循其傳統的構成與工法,乃係日本地方建築匠師和洋館相遇後的成果,「宇和島警察署」便為其一。

萬世橋

位於中央線神田站與御茶之水站間的「萬世橋」,落成於明治天皇年代尾聲,在當時曾為神田地區的交通要塞,追溯其歷史淵源,倒比東京車站來得悠久。命運多舛的「萬世橋」,接連經歷1923年關東大地震、1941年太平洋戰爭,雖有幸存活,仍一度停擺,封存了70年之久。直至2013年由JR主導的重建計畫,將「萬世橋」搖身一變成為「mAAch ecute」文創空間,這處沉寂多時的百年建築,才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圖片來源
東京旅遊官方網站、宇和島官方觀光導覽

即刻加入《"id SHOW"》Line@好友,快速掌握更多居家生活空間靈感及裝修知識等相關的精彩主題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不如我們一起走過,那些佇立在時光長河中的百年建築--【明治時代】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