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賴大戰】LINE 與 Telegram,掀起台灣一場滔天數位板塊運動

INSIDE

45

發佈時間: 2020-03-26 14:18


台灣網路環境正面臨著一次天搖地晃的板塊運動!自 1 月開始算起,來自俄羅斯、標榜開源的 Telegram 就有幾天攻上台灣 Google Play、App Store 的社群通訊免費軟體排行榜第一天,到了二月 Telegram 則是呈現霸榜狀態,至今仍屹立不墜。

在此同時,有則新聞也開始震驚台灣網路業與媒體業:台灣最大的宗教團體之一慈濟宣布把志工早會 LINE@ 搬至 Telegram,其網站還一步一步鉅細靡遺地教信眾如何下載與中文化。

不只如此,在 2 月總統蔡英文也開始在 Telegram 上建立頻道作為 LINE 之外的數位分流策略;甚至不少台灣各類媒體(註)、中小電商、個人賣家,還有團購主也都棄守 LINE 紛紛投向 Telegram 懷抱。

背後理由其實很簡單:LINE 從 3 月 1 日開始把過去的「LINE@生活圈」、「LINE 官方帳號」、「LINE Business Connect」、「LINE Customer Connect」這些所有原本商用服務,整合成「LINE 官方帳號 2.0」,而且捨棄過去吃到飽模式,要開始「以量計價」。

這有什麼差?就舉上面提到慈濟、蔡英文這兩個最明顯的例子。慈濟官方提到,若要採 LINE 官方帳號 2.0 的以量計價新制,他們光是要在智慧早會這個頻道的每月支出就會從 798 元暴增為快 60 萬元;總統府幕僚更是提到,按照去年每月發送 1800 多條訊息計算,每年光要花在 LINE 上就要近百萬。

Telegram 除了免費還有什麼優勢?

相較之下,可以馬上建立最高人數達 20 萬、還完全免費群組的 Telegram 似乎成了最好的替代品。Telegram 2013 年 8 月由俄羅斯杜洛夫兄弟,尼古拉·杜洛夫(Nikolai Durov)、保羅·杜洛夫(Pavel Durvo)所推出,比起其他即時通訊 App 有下列幾大特色:

高度安全與隱私:Telegram 使用點對點加密,同時保證訊息不會被儲存在伺服器,可分為「一般聊天」與「秘密聊天」模式,此外還像 Snapchat 一樣還可設定訊息自毀計時器,一旦訊息過期,訊息會消失在使用者的裝置上。由於擁有高度安全與隱私,不只受到駭客、區塊鏈社群所喜愛,也廣受倡議與社運人士歡迎,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被香港群眾廣泛運用在反送中運動裡。

支援幾乎無限制的大檔案傳送:除了可以傳送 GIF、YouTube 影片等各式資料,而且不像其他通訊軟體,常常限制圖片不可超過 3 MB、影片必須 200 MB 以內,Telegram 單一檔案最大可到 1.5 GB,甚至針對音樂檔案內建播放器介面,如同雲端音樂播放庫。

支援版本多元:Telegram 完整提供行動端(Android、iOS、Windows Phone)、桌面端(Windows、macOS、Linux)和網頁端(官方線上版),因為有跨平臺雲端同步的服務,所以不像 Line 換了一隻手機內容可能會就此消失。

免費無廣告:沒有收費的貼圖商店,可以隨意地加入各式各樣的自訂貼圖,而且在簡潔乾淨的使用介面中完全沒有安插其他廣告。

LINE 憑什麼老神在在?

不過縱使 Telegram 有上述優點引發一場大跳槽潮,但為什麼 LINE 似乎對「以量計價」依舊保持信心?難道真不怕所有人跳去 Telegram?從 3 月 5 號 LINE 舉辦的一場線上說明會【LINE全方位行銷電商行銷新境界】似乎可以看出一點端倪;經營 LINE 有成的女裝電商露比午茶親上火線說明,在 LINE 跟第三方合作商漸強實驗室的幫助之下就算要收費,LINE@ 依然能透過精準行銷幫助電商轉出更高的廣告投資報酬率(ROAS)。

縱使 LINE 跟 Telegram 表面看起來都是即時通訊軟體這同一種東西,但剛剛提到露比午茶的故事,就為兩者之間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一個是公司已公開上市的企業軟體,另一則是極度開源、營利色彩淡薄的開放程式,兩者商業/開源性格截然不同,也註定它們本質上與其跟隨者們會走往漸行漸遠的路途。

為此,INSIDE 精心準備了【電賴大戰】系列專題,聽聽蔡英文小編,各家媒體、電商、網路業與 LINE 官方,一同來探討在這波浪潮中,網路業、電商以及媒體跟公眾人物們會受到什麼樣的衝擊,但首先就由我們來為讀者揭開 Telegram 的神秘面紗:

【電賴大戰】Telegram 竟是非營利機構,沒有廣告、不賣個資,到底怎麼活下來的?

註:包含 INSIDE 與關鍵評論網自家在內也開始經營 Telegram 帳號。

INSIDE:http://bit.ly/2T2MJJD 關鍵評論網:http://bit.ly/2T13RQa

核稿編輯:李柏鋒

專題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商品推薦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電賴大戰】LINE 與 Telegram,掀起台灣一場滔天數位板塊運動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