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兩樣情 YouTube 觀看大增 廣告收益不增反減 內容創作者何去何從?

INSIDE

55

發佈時間: 2020-04-15 17:22


還記得今年二月份, Google 首次在公布財報時將 YouTube 獨立出來 ,在 2019 年內,YouTube 的廣告營收達到了 151.5 億美元,YouTube 驚人成長無庸置疑,但是隨著疫情在全球延燒,宅生活帶動下觀看數量大為成長下,廣告營收並沒有一同起飛,相反的創作者們正在對廣告營收下滑叫苦連天。

YouTube 的商業模式,向來非常直覺,就是廣告營收與會員訂閱,對創作者來說其一是廣告分潤、業務合作、頻道會員訂閱等獲益。不過隨著觀看量在疫情期間上漲,收益為何卻縮水了?

觀看數、廣告兩樣情 創作者無所適從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疫情對 YouTube 頻道流量帶來 15% 成長但 YouTuber 們沒有因此受惠,品牌投入平台廣告的預算正大幅縮水。這也成為一個奇觀,觀眾人數增加,但部分 YouTuber 收入卻不增反減。

廣告行業機構 IAB 的數據顯示,四分之一的媒體購買者和品牌已在 2020 年上半年暫停了所有廣告投放,另有 46% 的廣告客戶下調了廣告支出。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與 2008-09 年金融風暴相比,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對廣告業的破壞力更大。電視和報紙上的大型廣告會減少,但這不代表廣告商就此轉往 YouTube 廣告。

根據 IAB 調查,數位廣告支出下降了三分之一,比傳統媒體縮減 39% 的幅度略小,但仍是硬傷。一位擁有 200 萬訂閱者的 YouTuber Bodil40,表示在疫情期間 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每千次曝光成本下降了 30% 至 50%。另一位將以打擊樂為主要內容的 YouTube 表示,他的廣告收入減少了一半

在推特上可看到諸多創作者對 CPM 下滑哀鴻遍野:

正是漲粉時機 該停止創作、轉型嗎?

當然,這不是只有 YouTuber 受到影響,依賴廣告的內容出版商同樣面臨考驗。

不難理解,如果是一個以美食、旅行為主的創作者,過去以航空、旅行社、住宿飯店的廣告投放為主,如今社交距離,餐廳生意下跌,航空業更是直接大量停飛,哪還有行銷的需求,在平台上,本身就不少以休閒娛樂為主軸的創作者,可想而知會受到嚴峻考驗。

疫情期間用戶對網路高度依賴,視訊軟體、線上課程平台、遊戲、影音等串流平台等付費訂閱,疫情對於這些仰賴訂閱制獲益的服務的確是利多,但依賴廣告衣食父母的數位內容平台、內容出版商就可逆向發展,營收受到考驗,在全球產業備受衝擊下,未來是如何仍是未知數,但廣告行銷預算勢必會受到一波威脅。

然而,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難道就要從此轉行或是轉型嗎?其實並不必然如此,在疫情期間正好是能夠累積粉絲的絕佳時機,持續提供內容或是尋找其他新的商業模式。

這次的重創也告訴我們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內容創作者除了經營頻道之外,還有什麼業外收入,電商、開設線上課程,或是其他訂閱制服務,創造多角化的收入模式,才能在非常時期不至於受到太嚴重衝擊,持續與用戶建立互動、連結,甚至當作對觀眾長期支持給予的「回饋」,挺過廣吿營收低潮期。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商品推薦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資料來源疫情兩樣情 YouTube 觀看大增 廣告收益不增反減 內容創作者何去何從?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