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INHOOD 青春物語】KYC 的痛點,怎變成 KryptoGO 歐曜瑋的創業目標?

INSIDE

595

發佈時間: 2020-05-12 09:24


歐曜瑋是 COBINHOOD 的前總經理,現在創辦了監理科技 (RegTech) 新創 KryptoGO(重量科技),主攻 KYC 與 AML 領域,日前還入選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二期計畫。就跟 Portto 門戶科技的李玄、顏維佐,以及 Rollin.Games 的張瀚林一樣,他也是在那段日子裡親自見證 COBINHOOD 的大起大落並從中反思、找到問題,進而自己新創一間公司。到底他又在 COBINHOOD 裡看出了什麼市場需求?

「第四次」創業

歐曜瑋說 KryptoGO 是他廣義來看的第四次創業了。他第一次創業是在學生時期時,跟學長學弟以 iBeauty99 還有 Linkwish 參與了第一屆的 AppWorks。第二次創業則是在世紀互聯內部創業,擔任 Cepave 的執行長,產品線包含 CDN 監控系統以及區塊鏈,也是他真正投入做底層鏈研究的時間點。

早在 2016 年他就在思考,為什麼區塊鏈的共識機制非得最終要靠 Proof of Work (PoW) 消耗電力不可呢?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做算力的確認,例如計算機資源?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找了 COBINHOOD 共同創辦人黃偉寧,聊起有關共識機制不依靠 PoW 的話題,當時擔任 COBINHOOD 顧問的黃偉寧於是建議他,找陳泰元 POPO 聊聊吧!後來這個想法就變成了 DEXON 的前身,歐曜瑋也欣賞當時 COBINHOOD 想成為「虛擬金融世界的高盛」的願景,因此加入 COBINHOOD。

歐曜瑋一開始借重他過去的管理經驗,以研發副總的身份加入團隊,跟後來成為產品長的游鈞為合作幫助 COBINHOOD 交易所上線營運。歐曜瑋解釋,當時 POPO 專注募資與擬定大方向,黃偉寧則負責技術開發,他則是跟游鈞為一起把交易所等產品協調、打磨好,後來上線三個月後,公司整體決定急速擴張,歐曜瑋也在此時被任命為總經理,一邊統整各部門,並把整個 COBINHOOD 調整成可快速擴張的架構。

選擇離開作為負責

但跟其他員工不太一樣,歐曜瑋並沒有待到 COBINHOOD 的最後一刻,而是在半年前 2018 的 10 月初就離開了。他回憶起 COBINHOOD 後來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成功太快、ICO 太甜美,「台灣之前幾乎沒有一家新創能創業第三月拿到 4000 萬美金」歐曜瑋說,當時甚至還有求職者直接把 COBINHOOD 跟 Google 的 offer 相提並論。

這一方面當然值得開心,但後來 COBINHOOD 急速成長至 100 多人的規模,同時在大家都沒太多心理準備的狀況下,很快地出現不少大公司的弊病。「像我們一瞬間就有很嚴格的 MDM(行動裝置管理)規定,內部作業流程與審核機制也越變越複雜。」一方面是要讓體制健全,但另一方面忽略了他們本質上還是一間商業模式不明確,高速成長中的新創,這些大公司制度反而成為公司要靈活營運的絆腳石。

這也導致了為什麼歐曜瑋要提早離開。「後期我就跟 POPO 出現不少營運上的意見紛歧了;例如零手續費這件事,幣安雖然收手續費,但是他把手續費全數拿出來做行銷,這就陷入補貼戰,幣安可以動不動送一台藍寶堅尼拿來行銷,但我們連一支 iPhone 都是在吃 ICO 老本;我也想一度想試圖再啟動法幣交易,畢竟法幣才能算是真正的活水;如果我們連交易所都做不好,強推 DEXON 無法令人信服。」

歐曜瑋說,一間公司理論上總經理就是負責執行董事長/執行長的策略,但在這些意見上的分歧只會帶來低效與內耗,既然在公司的策略上無法達成共識,離開是最好的負責。

創立 RegTech 公司的契機來自什麼?

▲COBINHOOD 其實短暫做過美金法幣交易一段時間,之間 KYC 與 AML 的痛點成了 KryptoGO 的創業契機。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那離開後的歐曜瑋為什麼又會選 RegTech 作為創業題目?回到 COBINHOOD 那段時光,其實 COBINHOOD 有短暫做過美金法幣交易一段時間,「但短短一個禮拜就被合作銀行通知關戶了」。那時歐曜瑋遇到了 KYC 與 AML 的問題,到底要是用別人的解決方案,還是自己開發呢?COBINHOOD 一開始先打算用別人的客戶驗證系統,卻發現不但很貴,驗一個客戶平均成本就要 2 美元,而且又很複雜難用,最後決定自己開發。

這段經歷後來跟歐曜瑋心中對區塊鏈的痛點不謀而合,他解釋,過去區塊鏈世界因整個推廣的方向由工程師為主體,由下而上發展起來,並用同樣的模式嘗試推廣給大眾。

「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他們並不需要知道產品有使用區塊鏈技術,也不需要了解區塊鏈技術原理,只要產品或服務能解決他們的痛點就好了,加上區塊鏈三個字才推得動的產品反而有問題。」歐曜瑋說,也就是因為區塊鏈存在著使用體驗差的問題,讓政府跟現有的金融體系無法從區塊鏈的公開得到好處,帳本不知道去何處瀏覽、資料讀不懂、全數匿名無法監管。

於是在 KryptoGO 的這次創業,歐曜瑋想要以由上而下的方式,讓政府以及金融機構接受區塊鏈,而這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解決政府、金融體系對接區塊鏈世界最麻煩的環節之一:客戶驗證,讓區塊鏈、去中心化帳本是可被監管的。

歐曜瑋解釋 KryptoGO 的獨特競爭力在於中文盡職調查,他們一邊用機器學習先對高達 10 億組的中文字語料庫作 pre-tranging,另一邊用半監管方式訓練出有效的中文 KYC (Know Your Customer) 系統。其產品「goKYC」就是這樣的模型訓練下另一邊對接各種 KYC 黑名單數據庫,讓金融客戶降低 80% 的客戶審查時間,結合 KYA (Know Your Address) 以及 KYB (Know Your Business),整合了虛擬以及現實金融,同時讓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以及傳統的金融機構可以監測交易風險並符合洗錢防治法規。

從市場機會來看,歐曜瑋說一間跨國級銀行平均一年要花 5 億美金在 KYC 與 AML 上,全球市場約有 4200 億美金左右,而近年亞洲地區尤其在台灣,因為反洗錢評鑑的關係讓金融監管越來越嚴,連光是在銀行開戶的動作就變越來越瑣碎,體驗也越來越退步。

「 結合 AI 以及 Blockchain 的監管科技本身能幫助銀行、金融企業的成本降低、體驗拉高,我們評估在香港、新加坡與東南亞等亞洲地區,接下來的金融監管需求會更蓬勃。」歐曜瑋說全球 KYC 系統廠約有 300 家,但按比例來看亞洲開始著手的公司卻不多,KryptoGO 本身已算是台灣相當早從事這領域的新創。

為何受微軟青睞?

也是因為 KryptoGO 本身營運主軸在於幫助金融與區塊鏈對接,這個題目受到了微軟的青睞,入選為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二期團隊(共從 131 間新創入選 18 間)。歐曜瑋說,目前微軟加速器第一屆所有畢業團隊加起來的募資額已經超過 3 億台幣,而且受到許多歐曜瑋的業界前輩推薦,不只輔導新創的品質、口碑不錯,而且微軟給的 Azure 雲端與區塊鏈資源,或是指導技術、協助業務拓展等資源都相當豐厚。

那麼接下來呢?歐曜瑋說 KryptoGO 正在募資,但他也不想走幣圈過去被炒太熱的 ICO,而是循規蹈矩跟一般新創一樣,正在著手種子輪,預計分兩階段,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50 萬美元,下半年 100 萬美元共兩批。這 150 萬美元主要用於擴充人力、硬體,以及下一站以香港為主的海外擴張。

核稿編輯:Mia

系列專文:


查看原始文章

商品推薦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加入LINE購物夯話題

資料來源【COBINHOOD 青春物語】KYC 的痛點,怎變成 KryptoGO 歐曜瑋的創業目標?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