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迷思

日本集合

70

發佈時間: 2019-08-20 14:02

更新時間: 2019-08-20 14:02

作為一個以愛吃白米聞名的人,我想我是應該寫這一篇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米跟泰國米很不一樣﹐

前者圓身﹐偏短,口感綿軟。

後者細身﹐偏硬身,很適合用來炒飯。

 

但幾乎跟我聊過的日本人都異口同聲表示﹐覺得泰米很難吃。

從小吃金象米長大的香港人有點不解﹐但想說只是吃不慣而已。

直至後來當了很多年資深導遊的觀光地理老師說起這件事,

他曾經應觀光旅遊局的邀請去了一次泰國﹐那時候他才知道泰米原來那麼好吃﹐

跟他的認知完全不同。

那麼他的認知是從哪裡來的呢?

原來1993年, 日本曾經發生過一場米騷動。

估計原因是由於菲律賓發生火山爆發﹐令日本該年夏天的平均氣溫比往年低2-3度。

這次的冷夏導致稻米嚴重失收,引發食糧危機。(日文叫凶作)

於是﹐日本政府向泰國﹐中國和美國等地輸入了260萬噸的白米作應急之用。

 

老師說,泰國的官員表示「日本政府主動要求次一等的米」

原因當然有很多﹐例如日本都要傾向把好東西留給國內,

可能才把這套用在對方身上。

但有另一個推測是與食料自給率有關 (即是一個國家有多大程度可以自給自足)

自從麵包文化的普及﹐日本 (以卡路里為基準)的食料自給率從60年代的73%下跌到2010年的39%,

但白米卻長期維持在95-100%的高水平。

作為國民的主食﹐萬一發生天災人禍戰爭等的時候﹐

依賴他國進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不要讓國民知道其他國家的米的好,保護國內的米農,似乎是比較可靠的說法。

題外話,在特朗普參一腳前一直周旋已久的TPP,很大程度也是因為日本在圍繞稻米關稅的問題上表現強硬﹐

達不到共識。(日本對進口米的關稅是778%, 當時預計如果參加TPP,少了關稅的保護,

日本的食料自給率將由39%跌至27%。)

 

可以說日本政府為了確保米的來源穩定可靠,真的是費盡心思。

但我不會原諒你把我可愛的泰國米污名化的嗚!


查看原始文章
LINE購物 商品推薦|比價 賺點 一站就購!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米的迷思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