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設計家

63

發佈時間: 2019-08-21 17:16

更新時間: 2019-08-21 17:16

【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漫畫_River Comic Studio: http://rcs.tw

 

輾轉反側一整夜,就是睡不著。你,是否也正為了失眠而苦惱?面對佔據生命約 1/3 時間的睡眠問題,除了針對生、心理進行調整治療之外,打造一個好眠臥房,也成為基礎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除了良好的通風、採光和溫度、濕度之外,舉凡色彩、織品、傢具和傢飾的擺設配置,也是左右空間「好睡」與否的重要元素。

【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圖片提供_舒眠室

【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圖片提供_尚藝室內設計

 

失眠,是現代社會最普遍問題之一。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在 2009 年的「國人睡眠趨勢大調查」顯示,台灣有 21.8% 的人擁有慢性失眠的問題,相較 2006 年成長了近 1 倍左右;同時,平均每 4 位失眠患者中,就有 1 人罹患三高疾病,顯示失眠與三高疾病(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著高比例的共病現象,同時也會帶來譬如智商降低、專注力和記憶力變差、焦躁情緒和影響新陳代謝等問題。

 

睡眠品質估量表

【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製表、資料提供_吳家碩

 

 

你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失眠者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及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出,影響慢性失眠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生理(如更年期、呼吸終止症……)、心理(創傷症候群、焦慮、壓力過大……)和認知行為(日常作息、睡眠環境、光線……)共 3 種不同因素,但探討其形

 

原因卻是錯綜複雜並且因人而異,大體可被歸類為以下3種主要類型:

神經焦慮型:舉凡壓力過大、個性敏感、容易緊張或胡思亂想,以及本身具有類似心理疾病(如:躁鬱症……)等患者,都容易導致失眠或淺眠等睡眠品質不佳的現象。

作息不穩型:受到生活型態而影響睡眠品質,常見如時差、輪班工作者,或是經常熬夜、晚睡晚起等作息不正常的人,尤其現在隨著網路發達,眾多「宅男」和「宅女」往往沉迷網路,導致晚上忙著上網,白天卻頻打瞌睡等情形,間接形成失眠的惡性循環。

運動量不足型:除了常見於運動量不足的人身上外,一些老人家(尤其剛退休的長者),隨著空閒時間變多,不僅白天可以晚起,中午休息時間也變多,即使過往沒有失眠問題,這時反而會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藉由提高一天的運動量,並限制白天休息量來加以解決。

面對上述三種常見的失眠類型,雖主要仍以一般醫學治療為主,但屬於非藥物治療的「認知行為治療」卻也不可或缺,並常是治療慢性失眠的第一步動作。如何藉由環境、織品、寢具、床墊等元素,規劃一個好眠空間,甚至連帶影響使用者生活習慣與睡眠行為,成為臥房設計的重要思考要點。

不論是否面對失眠問題,一間舒適臥房,絕對是打造好眠情境的重點,但怎樣的臥房才好睡?除了優良的通風條件外, 25℃ 的室溫最容易入睡,再設定空調舒眠功能,將室溫調升至 27℃ 左右的恆溫狀態最佳;同樣地,相對濕度則以 65% 上下最佳。

此外,設計師建議用色宜走低彩度或低明度路線,或搭配柔和燈光和安靜的環境,並避免紛亂線條、雜物,或是過多反射性材質,前者容易導致壓迫、凌亂視覺,後者則較為冰冷,不適合強調溫馨恬靜的臥房空間,並且容易促使人在夜晚醒來時,被自己的影子嚇到,反而趕走了好不容易營造的睡意。在擺設上避免將床頭或床尾正對門窗,除了風水考量外,也考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生理上的舒適度,多會建議側窗最佳。

資料來源:141期漂亮家居


查看原始文章
LINE購物 商品推薦|比價 賺點 一站就購!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秋冬正好眠】向失眠說掰掰!營造助眠臥房設計要訣(上)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