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otionBanner image
恭喜你➡️這新的喔
柴犬皮皮免費貼圖全新上架
領一下麻

日本文化|三月春神到!盤點三月日本傳統習俗

口袋日本

194

發佈時間: 2019-09-07 13:50

更新時間: 2019-09-07 13:50

訂閱文章

每到了三月的櫻花盛開時節,不論是服飾、文具抑或是餐飲,日本各店家必定會推出櫻花季的特別商品,讓充滿春天氣息的粉嫩櫻花充滿生活的各個角落,最常見的活動就是源自平安時代的賞櫻活動,大家聚在櫻花樹下小酌賞花,享受短暫的春光爛漫。

而除了徜徉在美麗的櫻花樹下,另外向大家介紹幾個三月的日本傳統風俗文化吧!

三月日本的文化有哪些?

上巳節(上巳の節句/じょうしのせっく)

每到了三月三日,日本人的家中會為了祈禱家中的女兒健康,而在家中擺上雛人形娃娃外,還有必吃的散壽司及蛤蜊湯等節慶食物。而女兒節的由來正是從上巳節演變而來的。

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來源可追溯自中國的春秋時代,為五節句之一。在每年舊曆的三月第一個巳日,正逢季節轉換之時,人們為了除去身上的穢氣、病菌與祈求健康平安,不限年齡與性別,會在河川邊進行除厄與淨洗身體,將自己身上的不適經由儀式轉移到用草與稻草紮成的人形,藉由將人形放進河川中流走,也象徵身上的穢氣與病菌藉由人形帶走,留下平安與健康。

28515310 1550876991647614 4958919378745243788 O

(圖片來源:上賀茂神社

這習俗由平安時期的遣唐使帶回的日本,並且納入了皇宮行事,而到了平安時代,演變成以「上巳の節会」為名義舉行的宴會「曲水の宴」,將裝有象徵保長壽的桃花酒的酒杯與原為貴族小孩玩具的紙人形都放入水中,當酒杯流到自己的面前時就要先吟詩一首再將該杯酒喝掉,而人形流過時要觸摸人形,人形仍隨著水流流走,象徵將不潔的東西轉移到人形身上且遠離自身,達到驅災避厄的目的。

到了江戶時代,因應大量的人形流入河川中會造成汙染,將人形改為放在台上作為裝飾品,而演變成現今華麗的雛人形擺飾。部分的地方仍保留著將紙人形隨著河流流走的習俗。

53323511 1994236487311660 6582089199900426240 O

 

(圖片來源:上賀茂神社

上巳節原依據舊曆的三月三日而舉行,隨著日本以新曆記事,上巳節在新曆四月並沒有固定的日子,在明治天皇時期將上巳節改訂於新曆的三月三日。

春分

約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左右稱為春分之日,以「歌頌自然,愛惜萬物」為主旨而訂定的節日,象徵經過了長時間的冬眠後萬物甦醒,而人們對於新生活抱有新希望與動力。

春分當天的白晝與黑夜在天文學上的長度幾乎相等,而春分的訂定是根據天文學來決定日期,故春分的日子是由前一年國立天文台做成的「暦象年表」為基礎,經由內閣決議決定後,再由官方公布春分的日期。

20180201 Rekiyoko Fig

(圖片來源:国立天文台

春之彼岸

人們除了感謝春天來臨,會在春分的前後三日的為期一周的時間中祭祖掃墓,一周中的第四天的中日為「春分」,前後三日則稱為「彼岸」,是日本獨特的佛教節日。

古人相信,春分當天太陽自正東方升起並於正西方落下奇妙的自然現象,是已悟道的祖先所在的世界「彼岸」與自身所在的「此岸」最容易相通的一天。而在彼岸期間,人們會將祖先的墓、佛壇與佛具打掃乾淨、供奉鮮花水果以及點線香

在明治時期,訂定中日為「春祭皇靈祭」為宮中祭祖之日為始,而後傳至民間成為一般的節日。雖然各地的習俗稍有不同,大致上是各寺院會舉辦法會,而家中會供養祖先與吃牡丹餅。而牡丹餅內包的紅豆餡,自古以來被認為有著驅邪效果,因而發展出在彼岸時期吃牡丹餅的風俗。另一說是形狀形似春天盛開的牡丹花的形狀,而將名字取為牡丹餅。

640x640 Rect 37017200

(圖片來源:玉製家

相信大家在看完文章之後,對於日本三月的傳統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喔!

 

口袋日本有官方line帳號&粉絲團&IG囉!

歡迎大家加入獲得更多資訊~來跟口袋編們交朋友吧!

加入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日本文化|三月春神到!盤點三月日本傳統習俗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