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暱稱為「B牌」的「Beats」為國內外許多名人都喜愛的知名耳機廠牌,旗下包含了 Solo、Studio、Powerbeats 等多種系列,且各有不同的規格及搭載的功能;其中亦有著能夠無線收聽的藍牙款,以及耳罩式(頭戴式)、入耳式等多元的配戴方式可選,也因為選項及口碑評價眾多,而著實不易評估該購入哪款。
因此這篇文章將深入說明 Beats耳機的選購訣竅,並整理出各大線上通路可購得的人氣商品,再以排行榜的形式推薦給各位;內容從平價的入門款、防水真無線運動款,到有著降噪、優異聲音表現的高性能有線耳機應有盡有。希望讀者們可以從中找到中意的一款,藉其沉浸於音樂世界之中!
Beats 是由嘻哈界名人 Dr.Dre 與吉米·洛維恩所創立,為目前美國頂尖的音訊設備品牌。旗下耳機因其時尚設計及豐富的色彩,無論於海內外都擁有高知名度及許多愛好者。加上該品牌在2014年被 Apple蘋果收購,因此亦生產了不少與蘋果產品相容性良好的無線耳機。
另外,Beats 的耳機由於會特別加強低音部分,因此適合用來聆聽流行及搖滾樂;不過近期也慢慢出現中高音域平衡性優異的製品,若想要尋找一款時髦且音質出色的耳機,便不要錯過 Beats 所推出的商品了。
緊接著下方將為您介紹選擇品牌耳機時的重點,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若想體驗唯有 Beats 才能帶來的重低音效果,不妨選擇其經典系列如知名的「Solo」或入門款「urBeats」。雖然根據款式不同,在價錢及細部功能方面會有些差異,但兩者皆有著品牌標誌性的重低音,且都有多樣化的設計及豐富的色彩可供選擇,有相關需求便相當值得參考。
如果平時有特別的耳機使用習慣的話,首先可以根據主要用途來選擇商品。
品牌旗下的 Studio系列搭載了 Pure ANC降噪技術,它能自動偵測外部環境的雜音並適度隔絕,故能獲得更為乾淨、不受打擾的聆聽效果。除此之外,此系列還能分析配戴時的貼合度,並感知頭部的動作或耳型所產生的漏音現象,以此來調整降噪的等級,因此適合常於通勤等吵雜環境中聽音樂的人使用。
想挑選一副適合運動時使用的耳機,可考慮選擇對應無線機能的 Powerbeats系列。由於其同時具備耐汗及耐水的功能,即便機身被浸濕也較不會損壞;且由於本系列是與耳朵緊密貼合的耳掛入耳式,所以在活動身體時也不易脫落。
如果搭配耳機的裝置為 iPhone 或 Mac 等 Apple 的產品,便可優先挑選搭載了「Apple H1晶片」的 Solo Pro 及 Powerbeats 兩系列。其與舊款所使用的 W1晶片相比,無論連接速度及穩定性都更上一層樓,甚至可直接透過 Siri 語音操作。
Beats 旗下有許多支援無線收聽的耳機,但如果想要享受更暢快的聆聽體驗,便可注意以下三個項目。
藍牙的連線機能亦有版本之分,如果想更自在地於家中或外出地點聽音樂,可確認產品是否為 Class 1的商品。此等級有著相當長的通信距離,最遠甚至到100m左右也不會被斷訊,加上電波強度同樣出色,相較之下也難以發生音樂收訊不良的問題。不過耳機是否能完整發揮連線效果,與搭配裝置的藍牙版本也有關係,購買時也可多加注意。
挑選無線耳機時也得注意它的電池續航力,可根據根據目的地遠近、或可能無法充電的期間長度評估,以找出可用時間最長的商品。舉例來說,想減少充電頻率或是常常旅行的話,建議選擇聆聽時間可達20~40小時的款式;但如果只會在運動或通勤時稍微使用,只要可用9~15小時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Beats耳機除了續航力佳以外,有些機種還有採用 Fast Fuel閃充技術,在電量不足時甚至只要充5~10分鐘左右的電,即能播放約1~3小時的音樂,就算是無線耳機也能安心使用。尤其對常在戶外聽音樂的人來說,即可優先購入搭載此技術的商品。不過,如果想要完全解決充電的煩惱,亦可以選擇「Beats EP」這種有線款做使用。
隸屬於 Fit 系列最高等級的 Fit Pro,外觀採用強調穩固性的耳鉤套設計,配戴時就算強烈晃動也不容易掉落,內建的波束成形麥克風在通話時也能讓對方聽到更加清晰的聲音;尤其還支援 Apple 的空間音訊,可透過陀螺儀等感測器偵測頭部動態,並且調整音訊的遠近與環繞效果,打造出沉浸感十足的聆聽體驗。
相較於 Android 系統手機必須下載專屬 App 進行各種操作,Beats 旗下耳機對 iOS 的相容性更高,尤其這款商品還搭載 Apple H1處理晶片,不但可直接透過手機本身的選項來調整設定,還能透過音訊共享與另外一副支援該功能的無線耳機同時連接手機,一起享受動人音樂。
Studio Buds 擁有兼具穩固性與舒適度的佩戴方式,只要將耳機本體塞進耳朵後向下扭轉,就能獲得極為貼合的效果,可說是極為聰明的設計。而且不管是 Android 或是 iOS 的智慧型手機,都可透過一鍵配對的方式進行連線,操作起來十分簡單。單次充電最高可播放8小時的續航力也足以應付一天行程,整體規格都在水準之上。
即使屬於入門的款式,沒有內建 H1或 W1處理晶片,但依然有搭載 ANC 主動式降噪功能,並且可視場合調整成接收外部環境音的通透模式,基本功能相當齊全。
看完上記的選購要點及專家推薦商品之後,以下集結了8款人氣 Beats耳機,趕緊來看看是否有合適的款式。
耳罩式耳機由於體積較大,因此在收納時如果不小心碰撞擠壓,便有可能會產生本體損壞的風險。但這款商品由於其框架是使用不鏽鋼材質製成,不僅具備堅固耐用的特性,除此之外也十分輕盈,長時間配戴既不會造成頭部的負擔,就算不慎掉落也不容易出現損傷。
加上本品為有線式而不用顧慮充電問題,若希望有一副能長久使用且品質值得信任的耳機,不妨可以參考看看。但必須留意的是,稍大的尺寸亦令它較難以攜帶,如果常常在外聽音樂的話,可能得為它準備專用的收納包。
無線耳機雖然方便,但需要有電力才能使用,甚至得時時擔心是否有充飽電,這時不妨參考看看這款商品。它除了能透過降噪模式,確保身處於室外時也能體驗到其震撼的重低音;更強大的在於電池的續航力,不僅聆聽時間最長可以達到22小時,開啟低耗電模式的話,甚至能運行40小時之久,很適合帶出門長途旅行時使用。
不僅如此,其支援的快充技術只要充電10分鐘即可播放3個小時,雖然具備如此多強大功能,使其價格亦是品牌中的巔峰,但若追求極致便利性的話不妨參考看看。
雖然近年來無線的耳機產品越來越多,但對於習慣了有線款的族群來說,多少會因擔心耳機遺失而不敢嘗試無線式。而本品雖是以藍牙做連線,但因為左右耳塞之間仍有以耳機線相連,除了提升了使用及收納時的安全感,亦可將其掛在頸肩上聆聽;加上線上保有了麥克風及音量控制等機能,即使初次體驗無線耳機也不會感到陌生。
不過得注意的是,其接線可能會因汗水而黏在皮膚上,如果有意尋找一款運動時可用的耳機,或許可以多方比較後再決定。
耳機是許多人在運動時不可或缺的配件,但根據從事項目強度的不同,也有可能發生耳機在途中脫落的情形,抑或是因汗水浸濕而導致效能受影響。而這款專為運動族群設計的耳機,其穩固且可調整的耳掛式設計能更貼合耳朵,且具備抗水抗汗機能故可防止液體侵入,即使於炎夏中做訓練亦能放心使用。
除此之外,它的音質表現同樣受到使用者的讚許,兩組驅動單體讓聲音更有層次,且各音域品質也十分均衡。只是耳掛設計如長時間配戴,或多或少會讓耳朵產生不適感,在意的人可先至店面試用看看。
此系列如其名一般,強調宛如置身錄音室般的聲響效果,搭配品牌的 Pure ANC 主動式降噪技術,無論身處的場合再吵雜,都能感受低中高各音域交融的均衡層次;甚至在調整為低耗電模式的狀況下,亦不會影響整體音質的呈現。而且它的耳罩標榜了透氣的效果,就算在室外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覺得太過悶熱,貼心程度不在話下。
本品共提供了5種顏色可挑選,且每一個都看起來美觀而大器,外型上即輝映了其追求極致的音質表現。想要一款亮眼且配戴舒適的耳罩式耳機,這款便是不可多得的優質選擇。
可別看這款耳機小巧,它的機能可是相當地出眾,除了品牌最具特色的重低音外,它的中高音表現同樣優異,可用其享受到清晰、明亮的人聲效果,相當適合用來聆聽流行樂。更驚人的是它十分輕量僅有200g,可以體驗到彷彿沒有配戴一般的舒適感,即使長時間掛著聆聽也絲毫不感到負擔,相當推薦上班上學通勤距離較長的使用者購入。
同時因其藍牙為 Class 1的規格,就算距離音源設備有好幾公尺,仍能聽到幾乎無損般的高音質。若想要一副價格親民且穩定度高的耳機,不妨將這款產品列入選項之一。
這款以 Powerbeats 為基礎的升級款,由於採用完全無線的設計,故排除了連接線會黏附於肌膚的問題;加上左右耳塞皆各自具備控制音量及選擇歌曲的功能,可以帶給使用者無束縛且直覺式的操作體驗。且就算機能上完全進化,本品的價格也無因此攀升,對於健身跑步時喜歡有音樂陪伴的人來說,相信會是一時之選的耳機。
更重要的是,此款耳機為了提供使用者更佳的聆聽體驗,也替整體聲音的平衡下了許多工夫;加上入耳式的設計,即使運動中劇烈晃動亦能維持穩定,無論音質及功能性皆無可挑剔。
耳機除了是用來沉浸於音樂世界不可或缺的配備,同時它也可以作為時尚配件,為整體造型大大加分。這款商品別於一般耳機的單色設計,機體的裡外側、甚至 LOGO 皆採用不同的顏色,配戴時可以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另外,耳罩的軟墊能完美包覆耳朵並隔絕外部噪音,再搭配精心調整後的聲響效果,可以體驗到更精準且清澈的高品質樂音。同時如電池續航力、閃充技術,以及和蘋果裝置間的相容性,通通都屬品牌中耳機的頂級,不管是新手或 Beats 的愛好者都值得收藏。
看完了以上詳盡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都已經十分了解 Beats耳機的特色了。如果對於該不該購買仍有疑慮的話,亦可再參考以下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
A:幾乎不可能單憑規格、數據來判斷耳機或音響的好壞,親身試用該產品才是最好的方式。不過若是需要監聽錄音的成果,可以留意響應頻率的數值,理論上越廣的頻率響應範圍越能更完整的重現錄音內容。
A:兩種耳機的低音表現方式有所不同,在多數情況下耳罩式的低音表現會比較寬鬆、舒適,入耳式的速度力道較有優勢,因此其實不存在哪種比較好的說法,而是可以透過試聽來尋找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
A:德國的 Sennheiser 森海塞爾、奧地利的 AKG、日本的 Audio-technica 鐵三角,以及美國的 SHURE、Westone 等等,這幾個品牌都是在台灣能見度極高的耳機品牌,在音質上也受到許多音響或耳機發燒友的認可,如果對聲音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先從這些熱門品牌開始下手。
本篇介紹了造型及重低音表現出色的 Beats,但如果想同時參考其他品牌的耳機,並多方比較找出最符合需求的款式的話,以下也提供了相關的主題介紹,有興趣不妨點入其中一探究竟喔!
看完以上所介紹的 Beats耳機的介紹之後,不知道各位覺得如何呢?品牌旗下產品從經典入門至高性能款等應有盡有,建議可以先思考自身的主要用途後,再比較各系列的功能及特色,這樣便能更快鎖定到最適合的耳機。如果仍覺得迷惘的話,排行榜中也集結了10款人氣商品,不妨搭配選購要點評估並購入其中一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