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提升耳機的效能,使用隨身耳機擴大機(簡稱耳擴)便是最簡易的升級方式。然而,市面上從早期的純耳擴,到現在主流的 DAC 耳擴,或是支援藍牙、高解析度音樂檔案等不同規格與機種,彼此價差之大,總讓人摸不清頭緒。
因此本文將介紹如何選購耳機擴大機,並以排行榜的方式介紹來自 SONY、audio-technica、Mojo 等知名廠牌的十款推薦耳機供參考。希望各位能藉此選出可匹配所用音訊及耳機的產品,開啟享受高音質的第一步。
擴大機的作用即為提高音量,一般靠電源線供電的喇叭多有充足的推力而不太需要用到擴大機,但筆電、隨身聽、手機等播放器材多為了節省耗能而無法完美發揮性能,尤其是搭配較高阻抗的耳機時,往往因輸出電壓不足而無法推動,因此便須隨身耳機擴大機的協助。
要注意的是耳擴主要是為了放大功率,而非讓音質更好。有時反而會凸顯手邊耳機的缺點,讓噪音更加明顯,故挑選時需多加留意。
接下來請先一起看看選購時的重點。
隨身耳機擴大機的內部構造與供電來源可大致分為以下三種,請先掌握各自的特徵再來選購。
就如同智慧型手機、音樂播放器或平板等常用的電池,這類型可藉由平常所用的充電線來替電池充電。其使用時間依據電池容量而定,並且會隨著充電頻率增加而減少壽命,因此購買前最好確認電池是否能更換。
對於經常聽音樂的人來說,以乾電池供電的機種不僅省下充電的麻煩,且不像鋰電池需要擔心用久後得更換電池的問題。雖說依據機型不同,適用的電池容量也有差異,但大多都比鋰電池享有較長的驅動時間,只要記得隨身攜帶備用的電池即可。
不論在通勤交通工具上或是戶外運動、在咖啡廳裡,都經常看到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來聽音樂的人。通常接上耳機後電量的消耗就很快,在外又不方便充電,因此大多數人會備有行動電源。於是,若為依靠行動裝置供電的耳擴,只須在必要時以行動電源替播放的機器充電即可,極為省事。
對於每天聽音樂的使用者而言,若驅動時間較短便得頻繁替產品充電,萬一忘記充電時隔天便可能因電量不足而無法使用。為避免這種狀況,建議選擇驅動時間長的產品。
耳擴的重量通常在100公克~200公克之間,有些輕巧型的則甚至不到100公克。一般而言,體積大的耳擴,在電力、音質及機能等大多較為優質,也幾乎能勉強放進口袋或包包內。但如果想要在通勤、上下學時天天使用,則以輕量、體積小的款式為佳;只是便攜性高的反面,音質及機能性都略為普通,且必須頻繁地充電,因此仍建議依據自己常用的情況來選擇。
音樂播放器根據產品不同,聲音的輸出方式也不同。以下介紹兩種連接方式,請依照現有介面挑選適合的產品。
基本上一般隨身音樂播放器與擴大器都具備適用3.5mm、6.3mm或RCA等類比音源線的插孔,所以不論是搭配哪種播放器通常都很方便使用。只是其雖然能提升音量,卻不一定能提高類比音訊的音質。
若播放裝置備有 USB 這類數位輸出端子,便可選購內建 DAC 的耳擴,透過其將數位訊號轉成類比訊號,傳輸 CD 及 Hi-Res 高解析音樂格式進而防止音質的劣化。市面上的耳擴有些會附贈轉換線,便可將音樂播放器與同軸或光纖數位訊號線連接起來,若沒有時則需另外購買。另外,有的機種本身就沒有數位輸出端子而無法配對使用,屆時還請多確認。
雖然耳擴能提升音質與效果,但基本條件必須有好的音源,只有極少數的頂級耳擴,即使音源不佳仍能呈現出好音質。最重要的是,耳機的性能也佔了極大的因素,選購時也能考慮「防噪功能」的耳機,如此將能更單純的享受高音質音樂。
高解析音樂格式可將傳統 CD 的音域及音量都發揮到極致,並達到原音重現。對於平常就講究高音質的人,若所持有的耳機也具備此功能,都可選擇對應其格式的機種。
耳擴基本上是價格等於音質,依據性能的不同,價差也頗大。以下將說明根據預算選購時的重點。
3,000元以下的商品雖然無法讓人享受高品質的音質,但若想簡單體驗到音域的轉換與音質的變化,這類入門機種已綽綽有餘。
3,000元~10,000元價位的商品是以能提高音質的數位輸出之機種居多,藉由耳擴就能讓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可對應高解析度音源。若對3.5mm類比音源線而感到不甚滿意,不妨提升至這一個等級試試。
10,000元以上的高端型機種,其輸出端子不僅對應數位訊號連接及高解析度音源,連電視及筆電等都有多樣化端子可連接。另外,其調整推力或強化低音效果等機能相當豐富,因此適合對音質極為講究的人。
以下介紹市面上熱門的耳擴,以排行榜方式來推薦,歡迎參考後可帶上耳機直接試聽,重要的是確定音源與耳機和耳擴連接是否相容,希望能找到最適合的耳擴。
這款耳機擴大機是由以隨身聽起家的 SONY 所設計,其主打支援高解析音樂格式,並擁有超越 CD 音質的取樣頻率以及高達100kHz 的響應頻率,因此能呈現廣闊又清晰的音域。 而且產品本體為做工精緻的鋁合金外殼,無論內在與外在都相當具有質感。
可惜的是續航力僅6小時左右,可能不太適用於長途旅行。另外,為克服便攜性稍低的劣勢,廠商有附贈專屬矽膠圈供捆綁固定隨身音源。當然若想要更自在地攜帶耳擴,仍可繼續看看更輕巧的機種。
一般充電式耳擴的續航力大概都在5~8小時,而這款卻可連續使用長達10小時之久;並且支援 Hi-Res 高解析音樂格式,因此很適合習慣長時間聆聽且重視音質的使用者。
再者,其導入目前最新的藍牙5.0,得以減少傳輸的延遲。而除了無線之外,與筆記型、桌上型、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隨身影音播放器等音源設備皆方便連接。唯獨商品外殼稍具塑料感,介意者可再多看看其他鋁合金材質的機種。
享譽全球的鐵三角耳機,不只是日本市佔率極高的耳機品牌,其推出的隨身耳擴也是數一數二。就如這款透過獨家技術來抑制數位類比訊號轉換時容易出現的時基誤差,並讓無線傳輸的音質更加穩定。甚至能讓使用者依據手邊的耳機切換阻抗值,以及調整多達32階的音量,可說相當專業。
只是對於一般只想體驗耳擴特色的朋友來說,這款便有點大材小用,或許可另尋更實惠的入門機種。
M-DAC mini 外觀小巧迷人且便於攜帶,且它的音量旋鈕同時兼具了開啟與關閉電源的功能,直覺式的操作在使用上極為便利。此外,其透過指示燈顯示輸入訊號源的檔位,不但清晰易懂也使設計上更具質感。
而本款的廠商是英國大廠 Audiolab,產品之優異自然不在話下。它採用最專業的技術,讓本品既能隨身使用,亦可連接家用音響設備與後級功率擴大機;且擁有優異的解析力和極大的耳機驅動推力,堪稱值得投資的佳作。
英國的 Chord 具有獨自設計 DAC 電路的能力,因此 Hugo 2採用自家開發的 FPGA 晶片來解碼,能支援高達32bit/384kHz 的音檔,進而發揮出無以比擬的高音質。更特別的一點是在聲音輸出的部分,它有四段濾波可供調整以更加貼近使用者理想的風格。
而機身上亦有著極具特色的半透明聚碳酸酯按鍵, 分別為「濾波」、「輸入訊源轉換」、「X-PHD 音場幅度設定」及「電源開關」,不僅機能齊全也方便操控,相信各位重度耳機玩家會對它愛不釋手。
FiiO 在耳擴市場上一直頗受好評,旗下除了近年造成話題的旗艦款外,也有這組性價比極高的選擇。它採鋁合金搭配質感好的玻璃面板,且體積與重量十分輕巧,更可直接夾掛於口袋。
至於機能方面,其具備分別負責左右聲道的 DAC晶片等,足以搭配中高端的耳機的規格;且因配備了靈敏且支援通話降噪的麥克風,讓大家享受好音樂的同時,還能保有清晰無雜音的通話品質,追求多功能與高 CP值的消費者可別錯過。
英國的 Chord 是許多發燒友心目中的夢幻品牌,不同於高不可攀的頂級機種,本品算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款式。話雖如此其可是獲獎無數,更受到權威音響雜誌《What Hi-Fi》的肯定,實力不容小覷。
由於它採用高性能的 FPGA 自編程晶片,並支援32bit/768kHz、DSD 的音樂檔案,得以展現出聲音的通透度;縱使音源較差仍能發揮優異的性能,讓音色維持在一定的水準。最受矚目的便是其支援音質較好的同軸、光纖數位輸出之外,更可同時驅動兩副3.5mm耳機,若想與好友或另一伴共享動人的音樂,選它就錯不了。
nano 是專為行動音樂族所推出的 DAC,它能對應所有智慧型裝置,並且內建的擴大輸出功率高,可支援市面上大部分的高階耳機。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具備升頻的功能,只要按下按鈕便能將取樣率低的檔案提升至 Hi-Res高音質,瞬間有更豐富的聽覺享受。
此外,它不僅為藍牙輸入更採無線充電技術,極盡所能地為各位擺脫線材的限制。遑論還有操作手感好的滾輪式的音量控制軸、方便夾掛於衣物的金屬掛夾與質感佳的金屬皮套等,都為產品加分不少。而集結了眾多優勢,卻不到五千元的價格,想必已讓不少樂迷為之心動了吧!
來自美國的 APOGEE,以各種具備強大效能的錄音介面與音效裝置聞名全球。Groove 的體積非常輕巧,但整體規格與低階 DAC 相比毫不遜色,每個聲道都內建4顆低失真的數位轉類比晶片,藉此獲得極為乾淨且清晰的音色;外殼也採用鋁合金打造,既堅固又能有效散熱,搭配位於前方的兩顆音量控制鍵,操作上十分簡單易用。
透過 USB 供電兼傳輸資料的方式,讓整體運用相當具有彈性,除了連接智慧型手機等攜帶式裝置以外,也能提升桌上型、筆記型電腦的音質,尤其就連600Ω 的耳機也可輕鬆推動,更增添多樣化的選擇性。
可別小看這款由 ASUS 推出的 ROG Clavis,其內建的 ESS 9281四核心處理晶片受到眾多 DAC 採用,擁有極為出色的基本效能,可大幅降低音訊的失真程度,可解碼 MQA 音樂格式更是在這價位中少見的功能。除此之外,也能藉由專屬軟體來調整包括虛擬7.1環繞音效、麥克風 AI 降噪等設定,側邊可切換 PC 與行動模式的按鈕,也讓整體運用彈性大大增加。
擁有驚人的整體規格與效能之餘,當然也沒忘記符合 ROG 玩家共和國的精神與風格,機身上除了浮雕造型以外,俗稱「敗家之眼」的 RGB 燈效也沒有缺席,並且可透過 Aura 與裝置同步,讓視覺跟聽覺都充滿驚奇。。
了解該怎麼選購隨身耳機擴大機、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商品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A:耳擴的功能之一為放大音訊,底噪則為某個或某段頻率的音頻。造成底噪的原因可能是原本音訊就有底噪,只是被耳擴放大了,這樣可以換更好的音檔避免因為原本不理想的音質;如果排除音檔音質後還是有相同問題,有可能是原本供電的不穩定,可更換有濾波功能的排插解決。
A:Gain 的意思能理解成是增益輸入端的所有訊號,在調整上需要注意,雖然調大 Gain 會放大音量,但音檔如果本身有底噪與雜音的話也會隨之放大,如果過多,也有可能發生音檔失真的狀況,所以需要在當中取得平衡。
A:DAC 與耳機擴大機的功能並不一樣,但現今的產品中很多將兩者都包含在其中。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翻譯後為「數位類比轉換器」,主要功能為把電腦、CD 的數位訊號,轉換成我們一般聽的類比訊號。而耳機擴大機的功能則是放大訊號,提供更大的輸出功率與電流,讓高阻抗的耳機能有更好的表現。
看完我們的文章之後,您是否已經有自己的口袋名單了呢?以上十款耳擴都是精心挑選的高性價比商品,請您以喜愛音樂的熱忱,帶著耳機實際去試聽;只要再搭配本文的說明,相信就能找出最適合的耳擴,開始享受原音重現與高音質音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