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該名網友不解的是既然廠商的生產線都開了,前期的研發成本也都投入了,照理來說應該是賣到越多的地方就能夠越攤平成本,然後賺更多。假如換作是三星,如果 Galaxy S23 Ultra 不外銷國外,台灣只買得到 S23 和 S23+,想要買最頂規的版本,只能透過韓國代購,聽起來就很不合理,那為何 vivo 等中國廠商的銷售策理會如此奇怪呢?
針對此問題,有網友推測是與「規模效益」相關,稱頂規的智慧型手機毛利率可能最低,推出原因在於展現自家技術的成分較多,因此並沒有辦法「賣越多賺越多」,並以小米 13 Ultra 在國際推出時,僅小量販售為例佐證。也有網友表示,中國的內需市場大,這些中國廠商在國內市場已經賺飽飽,根本無心經營國際市場。
不過大部分網友還是認為與專利壁壘有關,表示:「OPPO 也不賣 Find X6 Pro,在國外市場只賣摺疊,結果去歐洲被專利打死全部下架」、「會被專利打死,小米在美國也沒在賣手機」、「專利、授權金疊在一起,軟體還要本土化,像美國還要求與當地電信商合作」。
確實,中國手機廠商這幾年雖然在本土市場風生水起,可每當走出中國時,卻屢屢面臨各種專利訴訟。OPPO、vivo 和小米等,都曾在進軍他國市場時,捲入各種專利侵權的訴訟,並屢次遭到禁賣。中國手機廠商大多靠 CP 值奪下市場,在專利和技術累積方面卻遠不如三星、蘋果等國際大廠,因而在踏出國門時,常常吃上專利侵權的官司。
你認為中國手機品牌少在國際上拿出自家最強的頂規旗艦出來賣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和我們談談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