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超頻基因回歸,記憶體可達 DDR4-4800 的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測試

T客邦

184

發佈時間: 2019-10-09 00:16

更新時間: 2019-10-09 00:16

訂閱文章

ASUS 於 Intel Z270 與 Z370 晶片組時代,未推出 ROG Maximus Gene microATX 版型主機板,如今將以 Z390 晶片組正式回歸,並以 2 組 DIMM 記憶體插槽強化超頻性,此外更支援雙倍容量 DIMM,單條 DIMM 即可支援 32 顆 1Gb x8 顆粒。

超頻潛力回歸

這次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回歸 Asus 產品線,並不只是擔任 ROG Maximus 產品線裡的 microATX 主機板這麼簡單,首先是 DDR4 記憶體插槽縮減為 2 條,能夠有效地加強這張主機板的超頻性,因此除了提供許多針對處理器超頻的功能之外,也可以拉抬記憶體時脈優勢。

另一方面,由於僅有 2 條記憶體插槽,配合現今記憶體製造商大量量產主力 1Gb x8 顆粒,最多僅能安裝至總容量 32GB,Asus 在此提供獨家專利設計,並與記憶體模組製造商合作,讓單一 DIMM 模組記憶體安裝 32 顆上述容量顆粒,即便 ROG Maximus XI Gene 僅有 2 條插槽,也可以支援至總容量 64GB。

由於配件豐富的關係,ROG Maximus XI Gene 盒裝維持 ATX 主機板常見尺寸
▲由於配件豐富的關係,ROG Maximus XI Gene 盒裝維持 ATX 主機板常見尺寸。

盒裝背面以主機板為主,周圍圍繞該主機板特色與規格
▲盒裝背面以主機板為主,周圍圍繞該主機板特色與規格。

與其它 ROG 高階系列主機板相同,盒裝內部印有歡迎來到共和國英文字樣,左方真空成型透明殼固定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右方紙盒擺放配件
▲與其它 ROG 高階系列主機板相同,盒裝內部印有歡迎來到共和國英文字樣,左方真空成型透明殼固定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右方紙盒擺放配件。

盒裝下層尚有 ROG 貼紙、說明書、杯墊、驅動與公用程式 DVD、CableMod 8 折券、4 套 M.2 螺柱與螺絲、Q-Connector,筆者認為配件還可以再加上測溫線
▲盒裝下層尚有 ROG 貼紙、說明書、杯墊、驅動與公用程式 DVD、CableMod 8 折券、4 套 M.2 螺柱與螺絲、Q-Connector,筆者認為配件還可以再加上測溫線。

零配件還包含 2 條 SATA 線材、RGB 燈條延長線、無線網路天線,以及 DIMM.2 模組
▲零配件還包含 2 條 SATA 線材、RGB 燈條延長線、無線網路天線,以及 DIMM.2 模組。

Asus ROG Maximus XI Gene 規格

  • 尺寸版型:microATX(244 x 226(mm))
  • 晶片組:Intel Z390
  • 支援處理器:Intel Core 9000 Series/8th Gen. Core Series、Pentium、Celeron
  • 記憶體插槽:4 組(雙通道),DDR4-2133∕2400∕2666、DDR4-4600+(超頻),無 ECC、無緩衝
  • 介面擴充槽:PCIe 3.0 x16 x 1(x16、x8)、PCIe 3.0 x4 x 1
  • 儲存裝置介面:SATA 6Gb/s x 4、M.2 x 2(M key、2242∕2260∕2280、PCIe 3.0 x4)
  • 背板 I/O:PS/2 x 1、USB 2.0 x 2、HDMI x 1、USB 3.1 Gen1 x 4、RJ45 x 1、USB 3.1 Gen2 x 3、USB 3.1 Gen2 Type-C x 1、RP-SMA x 2、3.5mm x 5、TOSLINK x 1
  • 附件:SATA 線材 x 2、DIMM.2 x 1、M.2 固定螺柱∕螺絲 x 4、RGB LED 延長線 x 1、Q-Connector x 1、ROG 貼紙 x 1、無線網路天線 x 1、杯墊 x 1、CableMod 8 折券 x 1

避免無謂佈線

ROG Maximus XI Gene 記憶體插槽從標準 4 條減少至 2 條,主因並不僅是為了騰出空間給予 DIMM.2 M.2 擴充模組,反而是因為加強記憶體模組超頻性而不得不做出的決定。目前 DIY 市場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模組之間的傳輸通道,依舊採用匯流排方式讀寫資料,並非如 PCIe 通道等採用序列封包傳輸。

匯流排傳輸方式,意即整個匯流排連接的各個裝置,均共享單一匯流排通道與頻寬。以現代主流市場記憶體控制器舉例,單通道記憶體資料匯流排為 64bit(DIMM 的由來,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上一個版本為 32bit/SIMM),每一個匯流排通道支援 2 個 DIMM,這 2 個 DIMM 共享 64bit 匯流排頻寬。

ROG Maximus XI Gene 採用 microATX 版型,但是高度略微縮減
▲ROG Maximus XI Gene 採用 microATX 版型,但是高度略微縮減。

主機板下方擴充針腳全數轉向 90 度
▲主機板下方擴充針腳全數轉向 90 度。

處理器下方電路板並未開孔,玩家無法放進測溫頭
▲處理器下方電路板並未開孔,玩家無法放進測溫頭。

主機板背部並未額外加裝金屬背板,板緣設置支援 Aura Sync 的 RGB LED
▲主機板背部並未額外加裝金屬背板,板緣設置支援 Aura Sync 的 RGB LED。

RGB LED 擴充針腳僅安排 2 個 +12V、G、R、B,並沒有提供可定址版本
▲RGB LED 擴充針腳僅安排 2 個 +12V、G、R、B,並沒有提供可定址版本。

在多數情況下,使用者僅於單通道 2 條 DIMM 插槽安裝 1 條記憶體模組,另外 1 條 DIMM 插槽做為未來擴充之用。由於另外 1 條插槽並未安裝記憶模組,匯流排電路佈線在此情況等於是多餘的線路,更糟的是還會降低訊號傳輸完整性。在錙銖必較的極限超頻環境當中,一丁點差異均能夠成為成功與否的決勝點。

記憶體匯流排佈線是門不小的學問,普遍設計為各個 DIMM 在線路上依序排排站的 daisy-chain,直到近期針對 daisy-chain 各個 DIMM 與記憶體控制器線路距離不同的問題,提出 T-topology 形式。倘若要將記憶體運作時脈推升至極致,ROG Maximus XI Gene 僅替單一記憶體通道配備 1 條 DIMM 插槽,避免訊號品質於高頻傳輸時衰減,為締造超頻紀錄的重點改善項目之一 。

ROG Maximus XI Gene 為了提升記憶體超頻性,單一記憶體通道僅安排 1 條 DIMM 插槽
▲ROG Maximus XI Gene 為了提升記憶體超頻表現,單一記憶體通道僅安排 1 條 DIMM 插槽。

省下的記憶體 DIMM 插槽空間安排 DIMM.2 模組,增加 2 個 M.2 PCIe 3.0 x4 的同時,也需要向處理器借調 PCIe 3.0 x8 通道
▲省下的記憶體 DIMM 插槽空間安排 DIMM.2 模組,增加 2 個 M.2 PCIe 3.0 x4 的同時,也需要向處理器借調 PCIe 3.0 x8 通道。

受限於 DIMM 插槽針腳定義,以目前記憶體製造商大量生產的 1Gb x8 顆粒而言,2 條 DIMM 最多僅能安裝至總容量 32GB(單一模組 16 顆 1Gb x8),因此 Asus 協同記憶體模組製造商,開發製造 Double Capacity DIMM,允許單一模組內建 32 顆 1Gb x8 顆粒,2 條 DIMM 因此可達 64GB。

ROG Maximus XI Gene 外盒印上支援 Double Capacity DIMM 字樣,實際原理為何尚待 Asus 回覆確認
▲ROG Maximus XI Gene 外盒印上支援 Double Capacity DIMM 字樣,實際原理為何尚待 Asus 回覆確認。

記憶體主要供電部分,由 Digi+ ASP1103 晶片負責控制 2 相供電,單相上、下橋各自採用 1 顆標示為 GUC1U1B03 MOSFET,每相後端串接 1 個 0.33μH 電感。電容則相當大方,安排 9 顆 Panasonic 導電性高分子鋁電解電容 SP-Cap 150μf 和 2 顆 Nichicon 鋁固態電解電容 FPCAP 560μf,多顆陶瓷積層電容也排列站好。

ASP1103 負責控制記憶體 2 相供電
▲ASP1103 負責控制記憶體 2 相供電。

單相記憶體供電上、下橋各自採用 1 個標示 GUC1U1B03 的 MOSFET
▲單相記憶體供電上、下橋各自採用 1 個標示 GUC1U1B03 的 MOSFET。

記憶體供電儲能濾波電容撒料不手軟,安排 9 顆 SP-Cap 150μf 和 2 顆 FPCAP 560μf,亦包含多顆陶瓷基層電容負責濾除雜訊(部分安裝至電路板背面)
▲記憶體供電儲能濾波電容撒料不手軟,安排 9 顆 SP-Cap 150μf 和 2 顆 FPCAP 560μf,亦包含多顆陶瓷積層電容負責濾除雜訊(部分安裝至電路板背面)。

極限超頻輔助機制

針對極限超頻,這張主機板該有的功能均不缺席,包含方便確認系統當機原因的雙位數 7 段顯示器、不斷 training 記憶體和不斷以現有設定值嘗試開機的 MemOK!_II 滑動開關與 RETRY_BUTTON。針對 LN2 液態氮超頻,則提供 LN2 跳針帽,設定為 Enable 時將加熱處理器至一定溫度後開機,避免過冷無法開機的現象,另外還有以安全設定值開機的 SAFE_BOOT 微動開關。

針對超頻的功能操作區域位於 ATX 24pin 上方
▲針對超頻的功能操作區域位於 ATX 24pin 上方。

若是使用者選擇使用水冷方式冷卻零組件,則 SATA 連接埠下方安排水流量計數針腳與水溫感應針腳,同樣位置還有 1 個 W_PUMP+ 風扇插座,最高可輸出 12V/3A 功率規格,讓使用者自行銜接耗電量較大的幫浦。包含處理器風扇在內,本款主機板一共提供 8 個風扇針腳插座

水冷相關針腳位於 SATA 6Gb/s 下方
▲水冷相關針腳位於 SATA 6Gb/s 下方。

MB_LIGHT_BAR 跳線帽負責控制主機板背部 RGB LED 開關,80_LIGHT 負責控制雙位數 7 段顯示器開關,一旁還有 T_SENSOR 測溫線針腳與其它自家產品連動的 NODE 針腳,電壓量測點也位於此
▲MB_LIGHT_BAR 跳線帽負責控制主機板背部 RGB LED 開關,80_LIGHT 負責控制雙位數 7 段顯示器開關,一旁還有 T_SENSOR 測溫線針腳與其它自家產品連動的 NODE 針腳,電壓量測點也位於此。

UEFI BIOS 選用 1 顆 Winbond 25Q128JVSQ 序列式快閃記憶體,容量為 128Mbit,右側為燒錄器連接針腳,左側為執行 BIOS Flashback 功能的微控制器
▲UEFI BIOS 選用 1 顆 Winbond 25Q128JVSQ 序列式快閃記憶體,容量為 128Mbit,右側為燒錄器連接針腳,左側為執行 BIOS Flashback 功能的微控制器。

連結性不貧乏

部分為極限超頻所設計的主機板,經常在有意無意之間提供相當匱乏的連結性,這張主機板依舊保有不錯的擴展機能,例如除了 DIMM.2 之外,主機板內建 2 個連結至晶片組的 M.2 PCIe 3.0 x4 插槽,另有 4 個不與其它裝置共用的 4 個 SATA 6Gb/s 連接埠。

主機板內建 2 組 M.2 插槽支援 PCIe 3.0 x4 與散熱片,連結至晶片組因而支援 Optane Memory 加速技術,但共用 2280 鎖點
▲主機板內建 2 組 M.2 插槽支援 PCIe 3.0 x4 與散熱片,連結至晶片組因而支援 Optane Memory 加速技術,但共用 2280 鎖點。

4 個 SATA 6Gb/s 連接埠轉向 90 度
▲4 個 SATA 6Gb/s 連接埠轉向 90 度。

連結至處理器的 PCIe x 16 插槽,往下挪移至第 2 條介面卡的位置,或許有著騰出空間給予處理器散熱器的考量,但也因此失去第 2 條 PCIe x16(PCIe 3.0 x8)的安裝空間,只得依靠使用者自行接駁分接電路板或是線材,達成 2 張顯示卡串聯運算挑戰 3DMark 得分。

銜接至處理器的 PCIe x16 插槽往下挪移至第二條介面卡位置,第一條介面卡則安排銜接至處理器的 PCIe 3.0 x4 插槽
▲銜接至處理器的 PCIe x16 插槽往下挪移至第二條介面卡位置,第一條介面卡則安排銜接至處理器的 PCIe 3.0 x4 插槽。

為達成晶片組 HSIO 通道最佳化,背板 I/O 與前面板擴充針腳配置有些複雜,背板 I/O USB 3.1 Gen2 全數由晶片組提供,並兩兩加裝 Diodes PI3EQX1004B1 redriver 晶片加強傳輸品質,Type-C 額外安排 1 個 ASMedia ASM1543 多工交換器與配置通道邏輯晶片負責。

背板 I/O 連接埠一覽,依舊保有 1 個 PS/2 和 2 個 USB 2.0
▲背板 I/O 連接埠一覽,依舊保有 1 個 PS/2 和 2 個 USB 2.0。

主機板背部 4 個 USB 3.1 Gen2 均由晶片組負責,並安排 PI3EQX1004B1 晶片加強傳輸品質,Type-C 額外安排 ASM1543 晶片達成
▲主機板背部 4 個 USB 3.1 Gen2 均由晶片組負責,並安排 PI3EQX1004B1 晶片加強傳輸品質,Type-C 額外安排 ASM1543 晶片達成。

背板 I/O 4 個 USB 3.1 Gen1 則平均分成 2 組,較靠近 HDMI 輸出的 2 個連接埠由 ASM1042A 控制晶片負責,另外 2 個則直接由晶片組負責。前置面板擴充針腳安排 1 組 USB 3.1 Gen1、1 組 USB 3.1 Gen2、2 組 USB 2.0,Gen1 和 Gen2 均由晶片組直接負責,Gen2 由於直接接駁 2 條 USB 3.1 Gen2 通道,因此沒有額外安排 Type-C 交換晶片。USB 2.0 針腳則由 1 個 Genesys Logic GL852G 集線器晶片負責,共享 1 個上行連接埠。

較靠近 HDMI 視訊輸出埠的 2 個 USB 3.1 Gen1,由銜接至晶片組 PCIe 通道的 ASM1042A 晶片負責
▲較靠近 HDMI 視訊輸出埠的 2 個 USB 3.1 Gen1,由銜接至晶片組 PCIe 通道的 ASM1042A 晶片負責。

HDMI 輸出埠由 ASM1442K 負責轉換,支援 HDMI 1.4b 最高輸出 4096 x 2160@30Hz
▲HDMI 輸出埠由 ASM1442K 負責轉換,支援 HDMI 1.4b 最高輸出 4096 x 2160@30Hz。

Intel Ethernet Connection I219-V 網路實體層晶片負責 RJ45 網路埠
▲Intel Ethernet Connection I219-V 網路實體層晶片負責 RJ45 網路埠。

無線網路卡採用 Wireless-AC 9560,透過 CNVio 介面連結晶片組,最高支援 802.11ac 160MHz 1.73Gbps 和藍牙 5.0
▲無線網路卡採用 Wireless-AC 9560,透過 CNVio 介面連結晶片組,最高支援 802.11ac 160MHz 1.73Gbps 和藍牙 5.0。

音效處理區域雖不若 ROG Maximus XI E<a href=XTREME 豪華,依舊安排 Unisonic Technologies LD2117A 低壓差穩壓器與 Nichicon 音響級電容" width="720" height="480">
▲音效處理區域雖不若 ROG Maximus XI Extreme 豪華,依舊安排 Unisonic Technologies LD2117A 低壓差穩壓器與 Nichicon 音響級電容。

前置面板擴充針腳提供 1 組 USB 3.1 Gen1 和 1 組 USB 3.1 Gen2
▲前置面板擴充針腳提供 1 組 USB 3.1 Gen1 和 1 組 USB 3.1 Gen2。

2 組 USB 2.0 擴充針腳均連結至 GL852G 集線器晶片
▲2 組 USB 2.0 擴充針腳均連結至 GL852G 集線器晶片。

處理器 5 相+2 相

ROG Maximus XI Gene 處理器核心與內建顯示供電設計與頂級款式 ROG Maximus XI Extreme 相同,均利用 Digi+ ASP1405I 晶片控制 5 相與 2 相規模,其中處理器核心供電每相並聯 2 顆 International Rectifier(已被 Infineon 收購)IR3555 PowIRstage,單顆可承受 60A 電流,內建顯示繪圖 2 相每相則使用 1 顆 IR3555。

ROG Maximus XI Gene 處理器核心與內建顯示繪圖供電分別採用 5 相與 2 相,MOSFET 加裝具備熱導管的散熱片
▲ROG Maximus XI Gene 處理器核心與內建顯示繪圖供電分別採用 5 相與 2 相,MOSFET 加裝內建熱導管的散熱片。

核心供電每相採用 2 顆 IR3555 並聯,內建顯示供電每相採用 1 顆 IR3555
▲核心供電每相採用 2 顆 IR3555 並聯,內建顯示供電每相採用 1 顆 IR3555。

ASP1405I 負責控制處理器核心與內建顯示繪圖供電
▲ASP1405I 負責控制處理器核心與內建顯示繪圖供電。

IR3555 單顆承受電流上限為 60A
▲IR3555 單顆承受電流上限為 60A。

每顆 IR3555 後端串接 1 顆 0.4μH 電感,但由於核心供電每相串聯 2 顆,因此每相感值必須減半計算為 0.4μH。電感後端並聯多顆 FPCAP 560μf 固態電容,核心和顯示分別安排 7 顆和 4 顆,核心部分再額外加裝 3 顆 FPCAP 100μf 固態電容。

處理器核心供電安排多顆 560μf 與 100μf 固態電容,內建顯示供電則清一色為 560μf;這張主機板除音效區以外,FPCAP 固態電容均為 105℃ 運作環境壽命達 1 萬小時版本
▲處理器核心供電安排多顆 560μf 與 100μf 固態電容,內建顯示供電則清一色為 560μf;這張主機板除音效區以外,FPCAP 固態電容均為 105℃ 運作環境壽命達 1 萬小時版本。

(下一頁:導入 AI 自動判斷超頻)

AI 自主學習超頻幅度

Asus 替 Z390 世代晶片組 UEFI 導入 AI OverclocKING,這是個能夠依據使用零組件硬體,以及周遭環境變化,進行超頻幅度決策的自動化調整功能。簡而言之,若是處理器體質越好、散熱器越高級、室溫環境越低,AI Overclocking 即可自動依據內部演算法,調整 K 版處理器超頻幅度。

此功能需要獲得散熱器最大的解熱能力數據,因此按下鍵盤 F11 鍵跳出的英語指導內容當中,希望玩家能夠使用如 CINEBENCH R15、Prime 95 等燒機程式執行一段時間,接著再進入 UEFI>Extreme Tweaker>CPU Core Ratio,選擇 AI Optimized 即可使用;隨後也會根據周遭環境變化以及玩家使用習慣,再逐步微調超頻幅度。

諸如 ROG Maximus XI Gene 等超頻主機板,UEFI 介面預設值為進階版本,但按下鍵盤 F7 依然保有 EZ Mode 讓玩家使用
▲諸如 ROG Maximus XI Gene 等超頻主機板,UEFI 介面預設值為進階版本,但按下鍵盤 F7 依然保有 EZ Mode 讓玩家使用。

由於是首次導入 AI Overclocking 功能,按下鍵盤 F11 跳出相關操作說明
▲由於是首次導入 AI Overclocking 功能,為讓玩家理解相關運作機制,按下 F11 鍵即可跳出說明。

AI Overclocking 功能說明包含 UEFI 介面右下角 Prediction 數值意義
▲AI Overclocking 功能說明包含 UEFI 介面右下角 Prediction 數值意義。

UEFI 進階頁面右下角為 AI Overclocking 所判斷的超頻數值,比較可惜的是,Silicon Quality 數值將於未來 UEFI 更新版本之中移除
▲UEFI 進階頁面右下角為 AI Overclocking 判斷的超頻數值,比較可惜的是,Silicon Quality 數值將於未來 UEFI 更新版本之中移除。

CPU Core Ration 選擇 AI Optimized,即可使用 AI Overclocking 功能
▲CPU Core Ratio 選擇 AI Optimized,即可使用 AI Overclocking 功能。

AI Overclocking 尚有一些訓練變數可供玩家調整,F11 說明當中也有詳細描述
▲AI Overclocking 尚有一些訓練變數可供玩家調整,F11 說明當中也有詳細描述。

Extreme Tweaker>AI Features 內含訓練演算法的變數調整,玩家可在此客製化自己的演算法
▲Extreme Tweaker>AI Features 內含訓練演算法的變數調整,玩家可在此客製化自己的演算法。

超頻相關部分,若是玩家巡迴 UEFI 所有選項,可以發現 Asus 在這張主機板放入更多 preset 超頻設定檔,無論是在 Extreme Tweaker>Overclocking Presets 導入 der8auer 的 27/7 5GHz 設定檔,亦或是 Extreme Tweaker>DRAM Timing Control>Memory Presets 的數量,均比前次評測 ROG Maximus XI Extreme 多上許多,可見 Asus 對這張主機板所寄予的超頻厚望。

Extreme Tweaker>Overclocking Presets 導入 der8auer 的設定檔
▲Extreme Tweaker>Overclocking Presets 導入 der8auer 的設定檔。

Extreme Tweaker>DRAM Timing Control>Memory Presets 數量相較 ROG Maximus XI Extreme 多上許多
▲Extreme Tweaker>DRAM Timing Control>Memory Presets 數量相較 ROG Maximus XI Extreme 多上許多。

記憶體 training 部分,位於 Extreme Tweaker>DRAM Timing Control>Memory Training Algorithms
▲記憶體 training 部分,位於 Extreme Tweaker>DRAM Timing Control>Memory Training Algorithms。

其餘 UEFI 選項,與 ROG Maximus XI Extreme 大同小異,主要根據 2 張主機板 I/O 埠數量不同進行微調。由於版型與設計緣故,這張主機板晶片組通道共用關係式比較單純,但用以擴充 PCIe M.2 插槽數量的 DIMM.2,依舊需要向處理器借調 PCIe 3.0 x8 通道。

能不能跑是一回事,主機板提供記憶體最高等效時脈 DDR4-8533
▲能不能跑是一回事,主機板提供記憶體最高等效時脈 DDR4-8533。

用來控制外部處理器供電的 SVID 訊號,這張主機板提供多種使用情境調整電壓
▲用來控制外部處理器供電的 SVID 訊號,這張主機板提供多種使用情境調整電壓。

External Digi+ Power Control 頁面用以控制外部 VRM/VRD 功能行為表現
▲External Digi+ Power Control 頁面用以控制外部 VRM/VRD 功能行為表現。

Tweaker’s Paradise 內建更為細緻的調整選項
▲Tweaker’s Paradise 內建更為細緻的調整選項。

使用 DIMM.2 時,直接向處理器借調 PCIe 3.0 x8 通道,Advanced>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 並無強制調撥選項。此外 Q-LED 除錯碼也可於進入作業系統之後,以每秒頻率即時顯示處理器溫度
▲使用 DIMM.2 時,直接向處理器借調 PCIe 3.0 x8 通道,Advanced>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 並無強制調撥選項。此外 Q-LED 除錯碼也可於進入作業系統之後,以每秒頻率即時顯示處理器溫度。

Q-FAN Control 採用圖形化介面調整風扇的溫度與轉速對應曲線
▲Q-FAN Control 採用圖形化介面調整風扇的溫度與轉速對應曲線。

Tools 分頁擺放 Asus 自行開發的實用功能
▲Tools 分頁擺放 Asus 自行開發的實用功能。

EZ Flash 3 Utility 支援自行上網下載並更新 UEFI BIOS
▲EZ Flash 3 Utility 支援自行上網下載並更新 UEFI BIOS。

SSD Secure Erase 支援 AHCI 或 NVMe 協定 SSD 執行安全抹除工作
▲SSD Secure Erase 支援 AHCI 或 NVMe 協定 SSD 執行安全抹除工作。

Asus User Profile 提供 8 個 UEFI 設定值儲存欄位,亦可對外接儲存裝置匯入或匯出設定檔
▲Asus User Profile 提供 8 個 UEFI 設定值儲存欄位,亦可對外接儲存裝置匯入或匯出設定檔。

Asus Armoury Crate 將於 Windows 10 安裝完成首次開機時,於桌面右下角跳出安裝提示,此程式能夠接手後續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的安裝作業
▲Asus Armoury Crate 將於 Windows 10 安裝完成首次開機時,於桌面右下角跳出安裝提示,此程式能夠接手後續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的安裝作業。

Armoury Crate

作業系統安裝完畢,依照畫面左下角提示安裝 Armoury Crate,該程式即可接手後續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安裝作業,使用者無需自行上網搜尋該型號的支援頁面,亦或是使用現今已不列為電腦組裝標配的光碟機安裝驅動程式,可謂相當便利的功能。

Armoury Crate 軟體首頁提供 Asus 相關產品與活動資訊
▲Armoury Crate 軟體首頁提供 Asus 相關產品與活動資訊。

掃描主機板型號與作業系統,Armoury Crate 即可表列該系統尚需安裝的驅動程式或是公用程式
▲掃描主機板型號與作業系統,Armoury Crate 即可表列該系統尚需安裝的驅動程式或是公用程式。

以 Asus 而言,多年前就將自家 Windows 作業系統附屬軟體以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之名統合為一,目前版本為第五代,更整合 PC Cleaner 清除系統無用檔案、EZ Update 更新軟體、System Information 顯示裝置資訊、USB BIOS Flashback 下載 UEFI BIOS 檔案並重新命名等。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統合大部分主機板控制功能與加值服務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統合大部分主機板控制功能與加值服務。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首頁以常用控制項目為主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首頁以常用控制項目為主。

處理器運作頻率調整頁面
▲處理器運作頻率調整頁面。

處理器電壓調整頁面
▲處理器電壓調整頁面。

Turbo App 負責最佳化系統運算資源,讓遊戲之類程式可獲得較佳的執行效能
▲Turbo App 負責最佳化系統運算資源,讓遊戲之類程式可獲得較佳的執行效能。

EPU 負責節能機制調整
▲EPU 負責節能機制調整。

Fan Xpert 4 提供風扇轉速調整介面
▲Fan Xpert 4 提供風扇轉速調整介面。

Digi+ Power Control 用以供電控制晶片的多項功能與調整選項
▲Digi+ Power Control 用以供電控制晶片的多項功能與調整選項。

電腦使用一段時日,儲存空間難免會有不需要的紀錄檔或是快取,此時可以利用 PC Cleaner 掃描後清理去除
▲電腦使用一段時日,儲存空間難免會有不需要的紀錄檔或是快取,此時可以利用 PC Cleaner 掃描後清理去除。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軟體提供桌面小程式,能夠讓使用者快速切換設定檔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軟體提供桌面小程式,能夠讓使用者快速切換設定檔。

其餘加值軟體,首推管理網路封包優先權與流量的 GameFirst V,由於電子線上競技運動除了要求一定的電腦效能之外,網路表現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本類軟體已成中、高階主機板的標配。GameFirst V 預設以遊戲優先,玩家若有其它需求,亦可手動選擇如媒體串流、資料分享等模式,或者乾脆手動將某一款遊戲程式列為最高優先等級。

GameFirst V 負責調整本台電腦的網路封包優先權與流量,強化線上遊戲反應表現
▲GameFirst V 負責調整安裝電腦的網路封包優先權與流量,強化線上遊戲反應表現。

GameFirst V 提供監控功能,以圖形化方式呈現清晰易懂的資訊
▲GameFirst V 提供監控功能,以圖形化方式呈現清晰易懂的資訊。

若是玩家同時擁有 Asus ROG 系列無線網路路由器,GameFirst V 也能夠與該網路設備連動調整,提供更為全面的使用體驗
▲若是玩家同時擁有 Asus ROG 系列無線網路路由器,GameFirst V 也能夠與該網路設備連動調整,提供更為全面的使用體驗。

Asus 依舊提供 RAMCache III 和 RAMDisk 等軟體,前者利用系統記憶體的部分空間,劃分 1 塊作為儲存裝置的快取,加強讀寫速度表現;後者則直接於系統記憶體模擬 1 個儲存空間,進行高度讀寫作業,並支援開、關機載入儲存映像檔功能,不必擔心 RAM 斷電資料消失的本質。

RAMCache III 利用部分系統記憶體作為儲存裝置快取,加強讀寫速度
▲RAMCache III 利用部分系統記憶體作為儲存裝置快取,加強讀寫速度。

RAMDisk 直接以系統記憶體模擬儲存裝置,並支援映像檔讀寫機制避免資料遺失
▲RAMDisk 直接以系統記憶體模擬儲存裝置,並支援映像檔讀寫機制避免資料遺失。

ROG Maximus XI Gene 提供 RGB LED 燈光效果,自然也不會省去 Aura 控制軟體,該軟體提供 Aura Sync 功能,能夠與其它支援的記憶體模組、滑鼠、鍵盤等裝備連動 RGB LED 燈光效果。該軟體更能夠操控 Philips Hue 系列產品,讓整間 Gaming Room 均可獲得一致的效果。

Aura 控制軟體提供多種 RGB LED 燈光閃爍效果
▲Aura 控制軟體提供多種 RGB LED 燈光閃爍效果。

對外支援 Philips Hue 相關裝置,一同連動燈光效果
▲對外支援 Philips Hue 相關裝置,一同連動燈光效果。

(下一頁:標準與超頻測試)

產品效能一致性

與先前測試 ROG Maximux XI Extreme 主機板相同,ROG Maximus XI Gene 依舊有著 Asus 自行微調效能的「配方」,預設值運作效能表現相對其它競爭對手,總是可以多出些許百分點,可視為 Asus 長期投入研發主機板的無形資本,以及給予 ROG 系列玩家的小福利。

譬如 UEFI 介面的 XMP 載入選項分為 2 種,XMP II 為完全依照記憶體模組廠的設定,XMP I 除了主要幾個時序之外,其餘時序則另外套用 Asus 最佳化後的數值,雖然其餘時序重要性程度不若主要時序 CL、TRCD、TRP 和 TRAS,卻仍可增加些許效能幅度。

將 DDR4 記憶體模組手動選擇 DDR4-2666,ROG Maximus XI Gene 自動挑選 15-17-17-36 時序
▲將 DDR4 記憶體模組手動選擇 DDR4-2666,ROG Maximus XI Gene 自動挑選 15-17-17-36 時序。

選用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搭配測試,CPU-Z 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分別為 589.3 分與 5637.6 分
▲選用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搭配測試,CPU-Z 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分別為 589.3 分與 5637.6 分。

記憶體搭配 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組成雙通道,DDR4-2666 讀寫頻寬為 39710MB/s 和 38618MB/s
▲記憶體搭配 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組成雙通道,DDR4-2666 讀寫頻寬為 39710MB/s 和 38618MB/s。

Plextor M9Pe(G) 512GB SSD 作為系統安裝碟,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寫速度均可超越 3100MB/s 和 2000MB/s,發揮正常水準
▲Plextor M9Pe(G) 512GB SSD 作為系統安裝碟,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寫速度均可超越 3100MB/s 和 2000MB/s,發揮正常水準。

CINEBENCH R15 單執行緒為 211cb,多執行緒為 2053cb
▲CINEBENCH R15 單執行緒為 211cb,多執行緒為 2053cb。(點圖放大)

x264 FHD Benchmark 壓制 1080p 影片速度為每秒 61.5 張畫面
▲x264 FHD Benchmark 壓制 1080p 影片速度為每秒 61.5 張畫面。

HWBOT x265 Benchmark 壓制速度每秒可達 65.785 張畫面
▲HWBOT x265 Benchmark 壓制速度每秒可達 65.785 張畫面。

軟體相容性因素,PCMark 10 目前僅能選擇 PCMark 10 Express 項目測試,得分為 5881
▲軟體相容性因素,PCMark 10 目前僅能選擇 PCMark 10 Express 項目測試,得分為 5881。(點圖放大)

用來陪榜的 3DMark 各項得分,Core i9-9900K UHD Graphics 630 並未有太大進步,而是處理器部分增加不少分
▲用來陪榜的 3DMark 各項得分,Core i9-9900K UHD Graphics 630 並未有太大進步,而是處理器部分增加不少分。(點圖放大)

執行 AVX 指令不縮減處理器倍頻的原則之下,ROG Maximus XI Gene 可以將筆者手上這顆 Silicon Quality 80% Core i9-9900K,透過最簡單的調整倍頻方式,全部八核心超頻至 4.8GHz,因此單執行緒效能相對預設值為低,但多執行緒則較高,以下為簡易超頻結果。

Core i9-9900K 全部核心超頻至 4.8GHz,CPU-Z 多執行緒分數上升 0.7% 至 5678.3 分
▲Core i9-9900K 全部核心超頻至 4.8GHz,CPU-Z 多執行緒分數上升 0.7% 至 5678.3 分。

處理器超頻時,筆者也連帶開啟載入 XMP 設定,AIDA64 記憶體讀寫頻寬提升至 50123MB/s 和 51148MB/s
▲處理器超頻時,筆者也連帶開啟載入 XMP 設定,AIDA64 記憶體讀寫頻寬提升至 50123MB/s 和 51148MB/s。

x264 FHD Benchmark 每秒壓制畫面上升至 63 張
▲x264 FHD Benchmark 每秒壓制畫面上升至 63 張。

CINEBENCH R15 多執行緒分數提升至 2063cb
▲CINEBENCH R15 多執行緒分數提升至 2063cb。(點圖放大)

橫向功能差異

此次 Maximus XI Extreme 並未加入殺手級新功能,與前一世代又夾著 Z370 晶片組,以至於頂級款式功能下放得太快,造成 Extreme 不那麼 Extreme 的市場印象。綜觀 Extreme、Gene,以及即將推出 Apex,一眼望去各款均有特色,Extreme 保有最豪華的功能性不變,Gene 和 Apex 則是縮減記憶體插槽數量求取更高的記憶體超頻能力,倘若玩家還需要多張顯示卡串聯運算,就得請出 Apex。

Formula 內建 VRM/VRD 供電區域水冷頭,瞄準建置系統初期即打算採用水冷的玩家,Aura RGB LED 飾板更直接覆蓋介面卡插槽區域,反觀 Hero 則是目標 ROG 入門玩家,亦可視為通路版 Deluxe/Pro 等級區塊的交接產品。

整體而言,Maximus XI Gene 回應市場需求,再次推出 microATX 版型的極限超頻主機板,迎合一些排斥 ATX 主機板尺寸的玩家。以單通道單條記憶體插槽提升超頻性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留下 Double Capacity DIMM 的高容量退路,算是此代不錯的驚喜與貼心考量點。

產品資訊

Asus Maximus XI Gene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記憶體: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9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Asus 超頻基因回歸,記憶體可達 DDR4-4800 的 ROG Maximus XI Gene 主機板測試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