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換新好時機:自組電腦,零組件該怎麼挑?從處理器到機殼完全分析!

T客邦

186

發佈時間: 2019-10-09 13:56

更新時間: 2019-10-09 13:56

訂閱文章

過去幾年來電腦零組件價格不斷飛漲,無論記憶體硬碟或顯示卡,其價位都高到了一般人不會輕易下手的程度,以往購買的電腦,自然也就這樣默默運作了好幾年,但你是否也逐漸覺得,自己的PC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呢?從去年中開始,各式電腦零組件的價格終於出現跌勢,許多產品其售價也回歸到普通人的消費水準。

但這段「高價期」過程中,PC 的樣貌卻有了不少變化,例如記憶體的主流規格由 DDR3走向DDR4;儲存裝置由傳統硬碟,逐漸遭固態硬碟所取代;就連一向壟斷市場的 INTEL 處理器,都面臨了來自 AMD 的巨大挑戰。究竟現在的電腦硬體,比較起過去有什麼不同?價格又比前幾年便宜了多少?又有哪些新規格、新標準成為主流?就讓我們一次告訴你!不過筆者也要特別提醒讀者,本篇教學雖以「挑選零組件」為出發點,但並不會刻意推薦某款產品,畢竟組裝一台電腦,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預算和需求。

動手組台新電腦的好時機!

過去幾年來,有人認為手機的快速發展,壓縮到了 PC 的生存空間,無論是筆電或桌機,消費市場都沒有以往活絡。仔細研究電腦裝機數衰退的原因,一是這幾年來 PC 的進步非常有限,相對於十多年前,新一代產品能夠翻倍成長的效能,現在的電腦即便推出新品,但效能幾乎都是「擠牙膏式」的在進步,消費者自然也就沒有更換的意願;其次,手機跟電腦兩者間,部分零組件是相通的,所以就出現了搶料、搶產能的情況。

電腦網頁估價單對於DIY消費者來說,絕對是非常熟悉,但過去幾年恐怕連資深玩家,都害怕打開它,不想目睹飛漲的零組件價格。電腦網頁估價單對於 DIY 消費者來說,絕對是非常熟悉,但過去幾年恐怕連資深玩家,都害怕打開它,不想目睹飛漲的零組件價格。

規格標準正好改朝換代

除了缺貨導致的電腦零組件價格提高,另一項使得購買電腦變貴的理由,其實就是許多的標準與規格,過去一段時間內都面臨了「改朝換代」,不得不陷入新舊產品間的競爭、過渡與震盪期。其中比較明顯的有三者:第一是記憶體,從 DDR3、DDR3L 進步到了DDR4,頻率也顯著提高,過去旗艦級的2133Mhz,現在至少也得買到2666Mhz 起跳,才算是裝機基本款。第二是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與性價比,配合壓倒性的速度優勢,逐漸取代掉傳統硬碟,以往並駕齊驅的態勢已不復存在。第三是中央處理器性價比的提高,無論是 Intel 主機板使用年限的延長,或 AMD 低價策略的強勢競爭,都讓 CPU 不再成為整台電腦中最捨不得下手的一塊。

你以為這條是記憶體?這其實是M.2 SSD!如果你有超過五年沒關注消費電腦市場,對它肯定是感到非常陌生。(圖片來源:Kingston)你以為這條是記憶體?這其實是 M.2 SSD!如果你有超過五年沒關注消費電腦市場,對它肯定是感到非常陌生。(圖片來源:Kingston)

電腦記憶體零售價從2018上半年開始,至今的跌幅已超過一半,持續降價的走勢應該還會繼續下去。(圖片來源:PCPartPicker)電腦記憶體零售價從2018上半年開始,至今的跌幅已超過一半,持續降價的走勢應該還會繼續下去。(圖片來源: PC PartPicker)

換電腦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相對於智慧型手機,一台電腦的壽命相對「較長」,要是選擇頂級規格進行組裝,可能也得連續使用六到八年後,才會出現效能瓶頸,中階電腦至少也能撐四年;若是旗艦級手機,依現代的汰換速度來看,常常用個兩、三年就要淘汰了。掐指一算天時,大部分使用者的舊電腦,若是在四、五年甚至更久之前,零組件價格還算便宜的時候所購買,也差不多開始遇到了「力不從心」的狀況,卡頓、降速等問題頻繁發生。從地利角度,電腦零組件標準的「改朝換代」告一段落,產能同時回穩,結論就是出現「有感降價」。人和方面,過去幾年消費者應該鮮少投資在電腦硬體上,存起來的錢此時不用更待何時呢?

▲到底為什麼現在是購買電腦的好時機呢?趕快看看這支影片,聽聽我們的詳盡分析吧!

Intel 中央處理器規格完整

CPU 一直以來都是兩大陣營的戰爭,即 Intel 與 AMD,其中 Intel 方幾乎壟斷了近十年來的消費級處理器市場,其原因莫過於效能與功耗,相對之下勝過 AMD 許多。確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消費者購買筆電、套裝機,基本上都遇不到 AMD 的處理器,就連喜歡自己組裝的 DIY 玩家,也覺得 Intel 在遊戲與繁重工作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當今市面上的消費級 Intel 處理器,已經發展到了第九代。

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關鍵部分,也通常是整台PC最貴的零組件,若非超頻、進階玩家,通常直到電腦壽命告終,都不會去更換到它。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關鍵部分,也通常是整台 PC 最貴的零組件,若非超頻、進階玩家,通常直到電腦壽命告終,都不會去更換到它。

辨認Intel CPU 型號與對應等級

目前 Intel 的消費級中央處理器產品,名稱前輟有以下幾種,等級由低而高分別為:Celeron、Pentium、Core i3、Core i5、Core i7與 Core i9,到了第九代處理器時,Celeron 與 Pentium 兩個品牌已不復見,所以我們只要很簡單辨認 Core i 後的數字大小,就能知道每顆 CPU 間的等級關係。再來是 Intel CPU 的型號後輟,不考慮筆電用、低電壓或特殊版本,一直到第八代處理器時,都只有「K」與「非K」的差別,其差異在於帶K字尾的 CPU ,為不鎖倍頻具超頻能力,且未隨盒裝附贈風扇,如i7-8700K;而桌面消費級的 Intel 九代處理器,則多了一個「F」字尾版本 CPU ,意思是「沒有內建顯示晶片」,如 i3-9100F。

針對發燒友而來的極致CPU,Intel Core X系列就連盒裝都採用黑色與金色,展現出無比的霸氣感。(圖片來源:Intel)針對發燒友而來的極致 CPU ,Intel Core X 系列就連盒裝都採用黑色與金色,展現出無比的霸氣感。(圖片來源: Intel )

全新Core X針對發燒友

Intel 針對極致效能市場,推出了全新品牌「Core X」系列,其 CPU 型號後輟都帶有「X」字尾,如i7-9800X,還有目前的「處理器之王」,具備18核心、36執行緒的 i9-9980XE。不過消費者要注意,Core X 全系列都得搭配 X299晶片組與 LGA 2066腳位主機板,全線產品不帶內顯。

我們挑選了數款Intel較為受消費者歡迎的CPU型號,整理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帶F字尾表示無內顯、帶K字尾表示可超頻。我們挑選了數款 Intel 較為受消費者歡迎的 CPU 型號,整理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帶F字尾表示無內顯、帶K字尾表示可超頻。

用需求來挑CPU最合理

筆者認為,Intel 處理器雖然品項完整,但因為型號過多,不免讓人感到有些雜亂,尤其新增的F版,即不帶內顯 CPU 問世後,很多原本已經搞懂規則的消費者,又感到有些疑惑。純以第九代處理器來說,如果消費者已經自備,或打算購入一張效能不錯的顯卡,挑F版 CPU 就沒有問題,但若入不打算購買顯卡者,就千萬別挑帶F字尾的 CPU。

Intel中央處理器挑選
從 Intel 目前排出的 CPU 產品線來看,大致可以區分為入門、主流與發燒友三種客群。若以純粹以性價比而言,具備內顯的i3-9100應該是文書機的唯一選擇,4核心4線程已可滿足絕大多數人使用需求。主流平台可看見 Intel 主打「真六核心」處理器且不帶超線程技術,配合中高端顯示卡的情況下,i5-9400F是為首選。如果是追求極致效能的發燒友,直上 X299主機板並配合 i9-9980XE,會比挑選 i7-9800X 這類不高不低的 CPU 來得更有「爽」度喔!

AMD CPU強調高性價比

雖然十年來 AMD 在處理器戰場上,一直都屬於弱勢的一方,但就在全新「Zen」微架構,即 Ryzen 系列產品推出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上期開箱評測中,我們測試了AMD全新旗艦級處理器Ryzen 9 3900X,Zen 2微架構效能令人大開眼界,也讓AMD重回CPU競爭之列。上期開箱評測中,我們測試了 AMD 全新旗艦級處理器 Ryzen 9 3900X,Zen 2微架構效能令人大開眼界,也讓 AMD 重回 CPU 競爭之列。

辨認AMD CPU型號與對應等級

AMD 的消費級中央處理器,等級由低而高分別為 Athlon、Ryzen 3、Ryzen 5、Ryzen 7與 Ryzen 9;第二代Ryzen系列產品,一律以數字2xxx命名,當然第三代 Ryzen CPU ,就是以數字3xxx命名了。舉例來說,Ryzen 5 3600X,就是採用Zen 2微架構的第三代 Ryzen CPU ,效能比 Ryzen 5 3600強,但比起 Ryzen 7 3700X稍弱。

AMD Ryzen 5 2400G、3400G的內建顯卡VGEA 11,經常被拿來與NVIDIA的獨顯GT 1030做比較,而且還雙方互有勝負。AMD Ryzen 5 2400G、3400G的內建顯卡 VGEA 11,經常被拿來與 NVIDIA 的獨顯 GT 1030做比較,而且還雙方互有勝負。

新舊CPU間的抉擇

由於 AMD 承諾過,現有的 AM4主機板腳位,至少可以用到2020年,這也使得從 Ryzen 初代產品開始,只要晶片組支援,單一塊主機板將能夠同時安裝第一、二、三代的 Ryzen 處理器,這也使得明明2019年最新的第三代 Ryzen 都已經推出,但消費市場仍可以買到初代、二代 Ryzen。但筆者建議,如果消費者想購買新電腦,請務必挑選第三代 Ryzen CPU ,因為 Zen 2微架構相對於先前的 Zen 與 Zen+,進步幅度實在太大了,就連功耗也有感下降,更別提製程進步到台積電7奈米工藝。在效能全面提升的狀況下,即便舊產品降價比起新產品便宜一些,但其價差換取而來的效能進步,更讓第三代 Ryzen CPU 顯得更具性價比。

我們挑選了數款AMD較為受消費者歡迎的CPU型號,整理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帶G字尾表示有內顯、帶X字尾表示擁有完整XFR功能。我們挑選了數款 AMD 較為受消費者歡迎的 CPU 型號,整理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帶G字尾表示有內顯、帶X字尾表示擁有完整 XFR 功能。

APU仍然採用Zen+微架構

初代 Ryzen 處理器,全線產品都不具備內建顯示晶片,直到第二代 Ryzen 開始,推出了 Ryzen 5 2200G與 Ryzen 5 2400G 兩款 APU 產品,皆帶有「G」字尾,表示配備 Vega 8與 Vega 11內顯。值得注意的是,APU 產品其製程皆落後主流產品一代,如新推出的 Ryzen 5 3200G、3400G,雖然定位於第三代 Ryzen 處理器,但實際上採用了 Zen+微架構而非 Zen 2。

AMD中央處理器挑選
如果說要組文書機,那麼核心選擇帶內顯的 APU,是具備性價比的最佳方案。其中,筆者會建議消費者買新不買舊,完全不跑遊戲的文書機,Athlon 200GE效能足矣;如果會輕度遊戲或工作情境較複雜,就直上 Ryzen 5 3400G吧!主流 AMD 處理器方面,CP值最高的產品應該就是 Ryzen 5 3600與 Ryzen 7 3700X,有功耗考量不想花錢在散熱上,就挑前者;想要發揮出極致效能,就挑後者。對於發燒友來說,還未上市的12核心24執行緒 Ryzen 9 3900X 則值得等待。

選好處理器平台,再來挑張主機板

選購主機板有兩大原則,一是要先決定使用的 CPU 品牌,Intel 處理器只能挑 Intel 晶片組主機板,AMD 處理器當然只能挑 AMD 晶片組主機板;二是要明白自身的電腦使用需求,如果只是日常文書使用,而且未來也不會擴充大量硬體,如硬碟、顯示卡或記憶體等,那麼低階的主機板就非常夠用。如果是稍微進階一點的使用者,想保留 PC 未來的升級、擴充空間,那麼挑選中階以上的主機,則可以免去許多麻煩。高階玩家與發燒友,則不需要猶豫太多,可直接選擇最貴的產品。

主機板晶片組會直接影響能使用的USB連接埠數量,購買記得先確認後面板的端口總數。主機板晶片組會直接影響能使用的 USB 連接埠數量,購買記得先確認後面板的端口總數。

Intel主機板與晶片組

在不考慮主機板廠商客製化自家產品的情況下,我們能夠簡單以主機板採用的「晶片組」等級,來判斷該塊主板屬於入門、進階或頂級。Intel 目前消費級的主機板晶片組為300系列,僅支援第八代、第九代 Intel CPU ,等級由低而高分別為 H310、B360、H370、Z370與 Z390。其中,H310的擴充性最差,記憶體插槽僅有兩條,支援最多32GB RAM,SATA 3.0接口為4個且不支援RAID;B360的CP值則最高,有四條記憶體插槽,支援最多64GB RAM,雖同樣不支援 RAID,但 SATA 3.0接口提升到6個。如果有超頻需求,消費者只能選擇Z370與Z390,它們的規格差異很小;H370雖然功能、接口齊全且支援 RAID,但少了超頻似乎性價比就相對低些。

簡單來說,AMD的X570晶片組主機板,不支援初代Ryzen CPU與APU;而A320晶片組主機板,則無法支援第三代Ryzen CPU。(圖片來源:AMD)簡單來說,AMD 的 X570晶片組主機板,不支援初代 Ryzen CPU 與 APU;而 A320晶片組主機板,則無法支援第三代 Ryzen CPU 。(圖片來源:AMD )

AMD主機板與晶片組

在 AMD 方面,同樣可以透過晶片組的等級,來區分出主機板產品所對應到的需求客群,不過因為 AM4腳位同時支援 Ryzen一、二、三代產品的關係,這也使得從最舊、最入門的 A320晶片組,直到最新、最高階的 X570主機板,同時都在市場上販售,造成些許的混亂。就等級來說,由低而高分別為較舊的 A320、B350、X370,以及較新的 B450、X470、X570,其中搭載A320晶片組的主機板,並不支援第三代Zen 2微架構的Ryzen處理器,而搭載X570晶片組的主機板,則不支援初代 Ryzen CPU 與 APU如2200G、2400G。 AMD 各等級主機板的差異,包含 SATA 接口數量、USB 3.1數量等,還有獨家功能如 XFR、PBO、StoreMI 之類,越高階產品支援得越其全,在此不一一列出。值得一提的是,A320主機板原生無法進行超頻,但 AMD 全線晶片組皆支援 RAID。

我們整理了Intel與AMD主機板晶片組的主要特徵,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注意此為官方規格,實際狀況需以廠商的最終產品呈現為主。我們整理了 Intel 與 AMD 主機板晶片組的主要特徵,如下表做為選購參考。注意此為官方規格,實際狀況需以廠商的最終產品呈現為主。

主機板與晶片組挑選
挑選主機板除了看晶片組等級,另一個大重點就是連接埠數量,無論後面板或前面板,擁有多少 USB 孔、3.5mm端口,甚至於影像輸出是否有 VGA 埠、HDMI 或 DP輸出孔有幾個,都是視個人需求,在購買前的觀察重點。就入門、文書等級的電腦,追求低價入手的情況下,Intel 的 H310雖然是好選擇,但功能實在有點太過陽春,所以還是建議消費者,挑選帶有一點擴充性的 B360會比較好,中階、中高階需求的消費者同樣適用。而在 AMD 同等級平台,買新不買舊的大原則下,B450算是最佳選項。Intel 的進階玩家,可挑選 Z370或 Z390晶片組。AMD 的進階玩家,X570晶片組唯一具備 PCIe 4.0支援,所以是絕對首選。

下一頁還有更多零組件分析!

記憶體價格回穩,規格更進化

過去數年來,影響電腦組裝價格最劇烈零組件,莫過於是記憶體了。遙想2018年的前半段,當時一條 DDR4-2400 8G的記憶體,要價近2,000元新台幣,實在不是個合理的價格。幸虧,當時的超高價位已經是最後高點,從2018年的下半年起,記憶體價格就瘋狂下跌,逐漸回到合理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水準,現在每GB記憶體大約接近100元,即一條 DDR4-2400 8G的 RAM,零售價約為800到900元左右,是個值得入手的好時機。

記憶體價格終於下跌到合理範圍,就算不是組裝新電腦,只要是DDR4平台主機板,覺得容量不夠都可以買一兩條來插好插滿!記憶體價格終於下跌到合理範圍,就算不是組裝新電腦,只要是DDR4平台主機板,覺得容量不夠都可以買一兩條來插好插滿!

記憶體電壓大幅下降

從DDR3、DDR3L到DDR4,記憶體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都是很明確的「提升時脈(傳輸率)、降低電壓、增加模組密度」三個需求。DDR3時代,記憶體的普遍電壓為1.5V,DDR3L 出現後則降到1.35V,DDR4最高則不會超過1.2V,甚至最低達到1.05V,是非常大的進步。更低的電壓代表更小的功率消耗,同時發熱也更少,記憶體本身就越穩定。與 DDR3還有 DDR3L互相兼容不同,DDR4由於規格設計差異,與前代的記憶體完全不相容。

時脈將會越來越高

隨著技術進步,現在主流的 DDR4規格,已經從前兩年的 DDR4-2133與 DDR4-2400,提升到 DDR4-2666、DDR4-2933與 DDR4-3200。其中,有些記憶體會標註「原生顆粒」,意即該產品的預設頻率,並非是透過超頻所達成。選擇原生顆粒記憶體的好處是,運作起來雖相對穩定,但可能也缺乏了超頻能力與調效空間,一切以「穩」為前提的用戶,就適合買原生顆粒的產品。

挑選記憶體時,常發現許多通路會特地標出,該模組預設的「CL」值,此即RAM的「時序」,理論上越低越好,但也可透過調整參數來達成。挑選記憶體時,常發現許多通路會特地標出,該模組預設的「CL」值,此即 RAM 的「時序」,理論上越低越好,但也可透過調整參數來達成。

是否有需要購買超頻記憶體?

超頻記憶體顧名思義,就是除了記憶體本身能穩定運作的原生時脈外,還可以透過主機板設定的調整,來觸及更高的記憶體頻率,這對於電腦效能的提升,固然是有幫助,但卻不是沒有風險。現在的記憶體超頻比以往簡單,廠商會在超頻記憶體中,設定好不同的「配置」,再經由 Intel 主機板的 X.M.P.或 AMD 主機板的D.O.C.P.功能,載入這些配置後,讓記憶體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突破原生時脈。由於記憶體超頻時,可能會提高電壓進而造成零組件發熱,所以超頻記憶體通常也會於散熱上,多設計一些配件來降低熱量。所以說,買不買超頻記憶體,其實是見仁見智,如果消費者想要試著逼出電腦的效能極限,就可以考慮購買。

超頻記憶體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其意義可能不大,但對於追求極限的玩家,配合RGB燈光的RAM模組,嘗試能榨出多少效能也是一種樂趣。(圖片來源:G.SKILL)超頻記憶體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其意義可能不大,但對於追求極限的玩家,配合RGB燈光的RAM模組,嘗試能榨出多少效能也是一種樂趣。(圖片來源:G.SKILL)

電腦記憶體挑選
現在組裝新電腦,請至少挑選 DDR4-2400以上規格,若價格相同,當然時脈選越高越好,至於是否為原生顆粒或超頻記憶體,其實就較無所謂。進階一點的消費者,除考慮品牌忠誠度外,還可以深度思考用料、散熱或酷炫的RGB燈等附加因素。即便只是文書機,建議的記憶體選配容量,至少都得8G以上,預算多一些裝16G也非常推薦。只採用內建顯示晶片的電腦,無論 Intel 的 UHDGraphics 或 AMD 的APU,請一定要搭配雙通道記憶體。

固態硬碟不僅平價更是主流

挑選新硬碟一直以來都是件很有趣的學問,有些人追求容量、有些人追求速度、有些人追求輕薄,而有些人則是覺得「硬碟不要壞」就行了。講到硬碟產業的發展,這幾年來還真是變了不少,傳統硬碟正在逐漸退出市場,並由固態硬碟取而代之,其原因莫過於固態硬碟的技術持續進步,每GB的容量與售價,已逐漸能與傳統硬碟互相抗衡。除了硬碟本身的改變外,傳輸介面即接口的轉變,也是電腦零組件市場演變較多的地方。

M.2 SSD已經成為主流,而現在的主機板上,也至少會有一個M.2接口,但要注意主機板上M.2究竟是支援PCIe、SATA或兩者皆可。M.2 SSD 已經成為主流,而現在的主機板上,也至少會有一個M.2接口,但要注意主機板上 M.2究竟是支援 PCIe、SATA 或兩者皆可。

傳統硬碟追求容量

傳統硬碟,也就是 HDD,無論容量或速度上,基本上都已經遇到了瓶頸。消費級傳統硬碟目前市售產品以1TB與2TB為主流,再往上可以看到3TB、4TB、6TB 容量的產品,基本上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使用者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

M.2 SSD與主機板上的M.2接口,由於Key不同可能發生不相容的情況,但常見的M.2 SSD不脫M Key或B+M Key(如圖右),純B key非常罕見。(圖片取自網路)M.2 SSD 與主機板上的 M.2接口,由於 Key 不同可能發生不相容的情況,但常見的 M.2 SSD 不脫 M Key 或 B+M Key(如圖右),純 B key 非常罕見。(圖片取自網路)

固態硬碟更為平價

SSD 這幾年來由於採用了3D NAND 技術,還有 TLC、QLC 顆粒的出現,使得其容量不斷攀升,但製造成本卻持續下降,所以大幅拉近了與 HDD 間的價格差距,再加上 SSD 天生就比 HD D快上好幾倍,自然成為消費者採購的首選。雖然同樣用1TB 來比較,QLC 顆粒 SSD 與傳統HDD,每 GB 大概還有1~1.25倍的價差,但已經不是令人難以下手的價格。

多數M.2 SSD都支援NVMe規範,只是版本略有不同,包裝上通常會註明。NVMe大幅放寬過去AHCI的頻寬與容量限制,讓硬碟運作更有效率。(圖片來源:威剛)多數M.2 SSD都支援 NVMe 規範,只是版本略有不同,包裝上通常會註明。NVMe大幅放寬過去 AHCI 的頻寬與容量限制,讓硬碟運作更有效率。(圖片來源:威剛)

M.2界面全面興起

以往的 SATA 3接口最大頻寬為6Gb/s,換算成理論速度就是600MB/s,但這對於固態硬碟而言,並無法完全發揮其速度潛能。於是,同時具備 SATA 與 PCIe 雙界面支援的M.2,就因此而誕生了。其實以前早有廠商推出 PCIe 界面的 SSD,但得占用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且體積過大、拆裝不便,而 M.2則大幅度縮小了體積,同時解決速度與空間問題。M.2 SSD 演變至今,以能完全發揮速度的 PCIe x2、x4為主流,SATA 界面的M.2 SSD,可能會從市場上逐漸消失,回歸原本2.5吋硬碟的樣貌,但 SATA 界面並不會因此淡出,畢竟大容量的 HDD 還是會用到它,而且 M.2雖然較不佔空間,但主板上也沒那麼多位置可以開孔,拉條 SATA 線接到硬碟上還是很有必要。

電腦硬碟挑選
如果有大量的資料儲存需求,不妨配置一顆主流的2TB、4TB的 HDD,當作資料碟來使用,畢竟傳統硬碟的價格大致上已經到達低點,未來也不會明顯的降幅,頂多儲存空間上限還有機會提升。即便沒有大量資料要存放,選擇 SSD 後,也可搭配一顆1TB HDD 做為輔助,CP值會相當高。選購 SSD 方面,裝機系統碟已可從512GB容量起跳,可再分割一部分給予資料儲存;256GB雖然夠用,但不建議再分割。界面上 HDD 只有 SATA 3可選,SSD 可先插滿 M.2 PCIe後,再用2.5吋 SATA SSD 當做擴充。

機殼不只是挑好看而已

電腦其中一個重要的零組件──機殼,其重要性卻經常遭消費者忽略。如果是自己組裝的電腦,很多人在挑選機殼時,通常都只在意「好看與否」,雖然不能說這樣的標準是錯的,但其實機殼還有許多值得深度研究的地方。

電競RGB燈效流行後,越來越多玩家為了「光害」,紛紛選擇玻璃側透機殼,但拆裝、使用時必須小心,玻璃爆裂的問題在DIY圈可是時有所聞。(圖片來源:技嘉)電競 RGB 燈效流行後,越來越多玩家為了「光害」,紛紛選擇玻璃側透機殼,但拆裝、使用時必須小心,玻璃爆裂的問題在DIY圈可是時有所聞。(圖片來源:技嘉)

前置USB 3.0是絕對標配

雖然現在市面上還是有不少機殼,其前置的 USB 連接埠並沒有 USB 3.0支援,僅能採用 USB 2.0的速度來傳輸,但現在許多裝置,尤其是 USB 隨身碟與行動硬碟,都已經紛紛換上 USB 3.0來提高效率與品質。或許在10年前,機殼前面板有沒有 USB 3.0並不重要,但就筆者角度,現在機殼如果沒有前置 USB 3.0,真的是有些太過時了。

購買機殼時,廠商大多都會用如下圖的方式,告訴消費者廂內的配置與容納量為何,無論是多顆硬碟安裝或要上水冷、塔散都得參考。(圖片來源:視博通)購買機殼時,廠商大多都會用如下圖的方式,告訴消費者廂內的配置與容納量為何,無論是多顆硬碟安裝或要上水冷、塔散都得參考。(圖片來源:視博通)

主機板尺寸與機殼大小

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寸土寸金,許多人都希望組裝一台「不要佔如此大體積」的電腦,而 PC 的體積就是靠機殼大小與主機板尺寸來決定的。標準的主機板尺寸稱為 ATX,其寬為30.5公分,深為24.4公分,絕大多數電腦機殼都能容納 ATX 尺寸主機板,那如果想要小一點呢?消費者此時就可以考慮購買 microATX,簡稱 mATX 的主機板,寬、深都只有24.4公分,保留了足夠的主板面積,功能也相對完整,而有了 mATX 主機板,就可以挑選 mATX 專用的機殼,藉此縮小整台 PC 的尺寸,而大部分 ATX 機殼,也都能裝上 mATX 主機板,不過這樣似乎就失去挑小板子的意義了。若真的需要再小一點的電腦,MINI-ITX 規格雖然不常見,但至少市面上還是有板子與機殼可以挑選。

主機板尺寸最常見的為下列三者,如果覺得標準ATX太大,mATX也有許多產品能夠考慮,Mini-ITX則相對少見。(圖片來源:Wikipedia)主機板尺寸最常見的為下列三者,如果覺得標準 ATX 太大,mATX 也有許多產品能夠考慮,Mini-ITX 則相對少見。(圖片來源:Wikipedia)

硬碟的擴充性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消費者,那就是機殼內部的「硬碟架」位置與空間,如果使用者有很多顆硬碟需要安裝,規格又是2.5吋、3.5吋皆有,購買機殼時一定要先研究一下內部,究竟能夠安裝幾顆不同尺寸的硬碟。若是 SSD,問題可能不大,即便不鎖在硬碟架上,純粹擺著也沒多大影響,但 HDD 因為轉盤、磁頭的壽命問題,一定要記得鎖牢、平放,以避免搖晃造成硬碟出現損害。

電腦機殼挑選
一卡好看的機殼,雖然是購買新電腦的充要條件,但並非絕對條件,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得在意其實用性、擴充性與尺寸大小。其實筆者相當推薦用 microATX 規格的板子來組裝新電腦,一是機殼可以因此挑「小一號」,避免占用生活空間,二是絕大多數主機板功能得到保留,不太會有缺接口、缺插槽的問題,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已非常夠用。前面板擁有 USB 3.0非常有必要,不用特地為了省點錢,購買沒有前置 USB 3.0的機殼。若是超頻玩家,則就要注意機殼的風扇數量、水冷相容性與塔散、顯卡高度等問題。

挖礦潮過去,顯示卡回歸玩家優先

數年前爆發的「數位貨幣挖礦潮」,把顯示卡市場搞得滿城風雨,先不說高端卡漲價的情況有多嚴重,中階、入門顯卡的需求量也是大增,就算消費者肯付錢,店家也不一定有貨能賣,簡單來說就是一團混亂。但隨著挖礦潮過去,「礦工們」終於找到比消費級顯示卡更有效率的挖礦方法,顯卡市場價格也逐漸回穩,直到現在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什麼影響。

現今的卡皇是哪一張呢?這就是黑、金配色,擁有4,608個CUDA核心的NVIDIA TITAN RTX,想推動它官方建議至少要配備650瓦的電源啊!(圖片來源:NVIDIA)現今的卡皇是哪一張呢?這就是黑、金配色,擁有4,608個 CUDA 核心的 NVIDIA TITAN RTX,想推動它官方建議至少要配備650瓦的電源啊!(圖片來源:NVIDIA)

NVIDIA推全新RTX系列

在 NVIDIA 方面,去年中他們推出了全新的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並換上圖靈微架構,主打光線追蹤與深度學習反鋸齒兩項具有前瞻性的功能,明顯是針對遊戲玩家而來。目前消費者可以買到的 RTX 20系列顯示卡,有 RTX 2060、2060 Super、2070、2070 Super、2080、2080Super 與2080Ti 這幾款,顧名思義數字越大,效能越好,當然價格也就越貴。值得一提的是「Super」後輟版本近期才剛推出,但根據效能測試,其提升幅度都比原先沒有 Super 的產品,要強上了不少。

最新的NVIDIA 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自先前的推出產品基礎上,再解放出一些性能,價格卻沒有明顯上升許多。最新的 NVIDIA GeForce RTX 20 Super 系列,自先前的推出產品基礎上,再解放出一些性能,價格卻沒有明顯上升許多。

AMD 用RDNA架構應戰

為什麼 NVIDIA 近期會推出帶有 Super 後輟的改款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呢?其關鍵就在於 AMD 的全新 Radeon RX 5700與 RX 5700XT 兩款產品。 AMD Radeon RX 5000採用全新「RDNA」架構,瞄準主流的中、高端消費市場,不過已經推出的兩款新顯卡,並非是本系列中最高階的版本,頂多只能算是中階,大約與 RTX 2060 Super、2070同等,而 AMD 也尚未公布對應 NVIDIA RTX 2080系列的最高端產品。

採用RDNA架構的AMD RX 5700XT,雖是定位於中階卡,但效能比起過去的GCN架構大幅進步。採用 RDNA 架構的 AMD RX 5700XT,雖是定位於中階卡,但效能比起過去的 GCN 架構大幅進步。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變

在顯卡市場中,這麼多眼花撩亂的型號,如果不積極做功課,真的很難一眼看出誰強誰弱,雖然 AMD 與NVIDIA都有自己的命名規則,原則上型號的數字越大、效能就會越好,但實際上卻不盡然完全就是這麼回事,但唯有一個真理從來沒被打破,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不論型號再怎麼變,甚至是跨代、跨品牌顯卡對比,上市時價格相近的顯示卡,基本上都會落在同一等級,所以挑選選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看消費者的口袋有多深。

外接顯示卡挑選
只要是沒有內建顯示晶片的 CPU,消費者都會需要一張顯示卡搭配使用,選擇 NVIDIA 或 AMD 的產品,原則上是「信仰」問題。但如果不在意品牌,只看「性價比」的話, AMD 的 Radeon RX 570是張CP值挺高的入門卡,與之對應的就是 NVIDIA 的 GTX 1060。若想要再強一些的效能,不妨直接上探全新的 GeForce RTX 2060 Super 或 RTX 2070,與之對應的 AMD 產品就是 RX 5700與 RX 5700 XT。至於頂規顯卡呢?在 AMD 拿出 RDNA 系列最強產品前,RTX 2080Ti,甚至荷包充裕的話還有 Titan RTX,看起來還是比較實在的選擇。

電源供應器別只挑便宜,效率很重要

電源供應器是 PC 上非常關鍵的部分,畢竟所有的零組件都要電力驅動,若是電供的品質太差,或者瓦數不足,電腦就很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狀況,所以為電腦挑選一顆品質佳、高CP值的電源供應器,自然就成為了課題。

瓦數足夠比什麼都重要

今時不同往日,電腦走向節能發展,零組件如 CPU、RAM,甚至於硬碟、顯示卡,都已經沒有過去如此吃電,電供的品質也比過去好上不少。以一台沒有獨立顯示卡,採用入門級 CPU,且只裝一顆硬碟的 PC 來說,可能350瓦的電供就已經能確保安定運行,若要加張獨立顯卡,則建議提升到450瓦,才能更安心一些。總歸來說,電腦需要多少電源瓦數來運作,是可以依照零組件資料事先算出來的,網路上也有許多相關工具,根據其計算結果多加個100瓦來選購,應該就很足夠了。

 電源供應器的盒裝或某一面,通常都會有像這樣的參數表,除了判斷瓦數外,還可以知道該產品為單路或雙路供電等多項資訊。電源供應器的盒裝或某一面,通常都會有像這樣的參數表,除了判斷瓦數外,還可以知道該產品為單路或雙路供電等多項資訊。

模組化與非模組化

當今市場上的電源供應器,依型態可分成三種,即非模組化、半模組化與全模組化,而這個「模組化」所指的意義,就是從電源供應器到電腦各項零組件間,其「配線」是否能夠讓使用者自行拆裝。非模組化即完全不能拆裝線材,半模組化則是部分配線允許消費者拆裝,全模組化則是全部線材都可以自由替換。對於一般電腦使用者而言,電供是否有模組化,其實影響並不大,但如果是比較高階、挑剔的玩家,可能會想要自行更換線材,確保供電的穩定性與品質,或是改裝 RGB 燈效,甚至於讓機殼內的線路整理能夠簡潔些,就可以選購模組化電源。

如圖的ROG Thor 850P就是顆全模組化電源,配線可自行拆裝、更換,適合進階的DIY電腦玩家。如圖的 ROG Thor 850P 就是顆全模組化電源,配線可自行拆裝、更換,適合進階的 DIY 電腦玩家。

80 PLUS牌位依然要看

80 PLUS 由低而高分為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六種牌位,最低的白牌也能確保電供於20%、50%及100%滿載運作時,擁有高於80%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電源供應器的80 PLUS 牌位越高,就代表被浪費的能源越少,除了能給 PC 更穩定的電源供給,也對環境產出更少廢熱。挑選具備80 PLUS 認證的電源,雖然不是基本要件,但對品質總是多一層保障。

80 PLUS的六種牌位,等級由低而高分別是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選購擁有80 PLUS認證的電供會較為安心。80 PLUS 的六種牌位,等級由低而高分別是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選購擁有80 PLUS 認證的電供會較為安心。

電源供應器挑選
如果沒有對特定品牌有所偏好,用電腦本身將消耗的瓦數,以及預算限制來挑選電源,是相對較實在的做法。80 PLUS 牌位可當作客觀參考,至少有白牌應該會比較讓人安心,雖然再上去的牌位會更佳,但可能就會反映於價格上。電源有模組化與否,對一般玩家而言並不是非常重要。反倒是未來如果使用者有擴充零組件,如顯示卡、硬碟等的需求,那預先購買更高一階瓦數的電源供應器,可以省去重複研究、挑選電供的麻煩。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 PC home雜誌粉絲團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電腦換新好時機:自組電腦,零組件該怎麼挑?從處理器到機殼完全分析!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