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找相似
474474

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設定到價通知
為您推薦2個賣場
價格低到高

相關文章

小心!上公廁也可能被傳染新冠病毒!重症名醫:使用蹲式馬桶「自保6要訣」必注意

小心!上公廁也可能被傳染新冠病毒!重症名醫:使用蹲式馬桶「自保6要訣」必注意

防疫三級警戒降至二級,隨著人流活動機會增加,大家在戶外碰到尿急時,必需找公廁,但是不禁令人擔心:「上廁所時,在公廁內遇到新...
1,467,417人已觀看
清洗保溫瓶好重要!保溫瓶清洗方法與超高CP保溫瓶推薦

清洗保溫瓶好重要!保溫瓶清洗方法與超高CP保溫瓶推薦

保溫杯的好,你不能不知道!夏天裝冰飲能保冰、冬天裝熱飲能保溫,方便好用又討人喜歡,而許多人會用使用同個保溫瓶裝不同類型的飲...
50,165人已觀看
日本人都這樣收納!折疊家居用品超省空間!

日本人都這樣收納!折疊家居用品超省空間!

現今買房、租屋,多以小坪數、小宅為主,但在有限的空間裡,擺放所有想要的家具,是許多人的困擾!這次小編就為大家找尋多款居家實...
223,895人已觀看
人工淚液推薦!破解人工淚液3大迷思,別讓乾眼症狀找上你!

人工淚液推薦!破解人工淚液3大迷思,別讓乾眼症狀找上你!

現在3C產品盛行,越來越多人有眼睛的問題,其中很常見的就是乾眼症,容易搔癢、刺痛超不舒服!這時可能會想用人工淚液緩解,不過...
59,117人已觀看
日韓暢銷6款人氣即溶咖啡!連明星們都愛不釋口!

日韓暢銷6款人氣即溶咖啡!連明星們都愛不釋口!

咖啡可說是每日精神糧食,宅家辦公一樣少不了它!尤其即溶咖啡既省時又方便,就連2021最夯的韓國影集「黑道律師文森佐」都看得...
517,041人已觀看
水晶寶寶哪裡買到正確丟棄處理方式|懶人包

水晶寶寶哪裡買到正確丟棄處理方式|懶人包

水晶寶寶是什麼?是活得還死的? 水晶寶寶是沒有生命的非生物,水晶寶寶的成分屬於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這種化學藥品具有強力吸水...
74,076人已觀看
鳳凰花畢業季來臨!畢業送禮推薦清單幫你輕鬆選禮物!

鳳凰花畢業季來臨!畢業送禮推薦清單幫你輕鬆選禮物!

鳳凰花盛開的時間,正好是學子們畢業離校的日子,因此鳳凰花成為離別和依依不捨的象徵。然而,畢業雖然意味著結束,但卻也是另一個...
1,600人已觀看
畢業季!8款送老師的畢業禮物,直接送到心坎裡

畢業季!8款送老師的畢業禮物,直接送到心坎裡

畢業季又快到囉~想送老師畢業禮物又不知道該送什麼才能送到心坎裡嗎?別擔心,這篇幫你整理出老師最愛收到的禮物排行榜,還有從國...
98,236人已觀看
學生買直笛前必看!各式直笛種類推薦,加碼教你區分英式、德式直笛

學生買直笛前必看!各式直笛種類推薦,加碼教你區分英式、德式直笛

你知道直笛有哪些種類嗎?英式直笛、德式直笛該怎麼區分?市面上的每一種直笛都各有特色,想要購買直笛的你,趕快跟著小編一起認識...
60,155人已觀看
國小畢業禮物推薦!7款適合小學生的超實用畢業禮物

國小畢業禮物推薦!7款適合小學生的超實用畢業禮物

每到鳳凰花開時,就是畢業季的開始,人生除了幼稚園,國小畢業大概是第一個最有感覺(也最有印象?)的時間點,象徵一個新的開始,...
33,562人已觀看

商品描述

作者:游靜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1130502 ISBN:9789570872965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電影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 本書重溯香港上世紀20至90年代的文化脈絡, 建構出香港電影中文化政治的史觀, 對昨日與今日的香港,提供不一樣的理解。 作者游靜爬梳大量原始資料,穿梭於電影個案解讀、影人自述,及時空政治脈絡分析;大歷史與微歷史之間,國、粵片兼論,細緻勾勒出香港百年璀燦光影,洞察歷史足印的偶然與必然,為華語電影研究、殖民及冷戰研究、香港文化研究,開創新天。同時提出關鍵探索及叩問: ▎對香港的思考成為協助反思其他華語文化歷史的資源。 ▎作為華語電影世界的夢工場,香港電影的獨特貢獻在哪些方面。 ▎香港電影史如何與文學史息息相關? ▎香港電影成為無權無勢的庶民抒解焦慮不安的重要場域。 ▎李小龍的奮不顧身是香港傳奇的比喻。 ▎香港主流道德價值曾經歷怎樣的翻新打造。 ▎「大冷戰」與「小冷戰」如何影響香港電影發展? ▎香港電影史如何同時見證殖民治理與文化冷戰的軌跡? ▎資本主義現代性怎樣改造性/別關係,風月片如何展現反殖心結。 ▎新浪潮電影如何叩問香港的冷戰前沿位置? ▎喜劇是香港夢的呈現?無厘頭揭示時代的壓迫、港式主體的反撲? 透過回顧香港電影史,進一步深思過去耳熟能詳的電影、人物、性別角色、文化歷史及其構成,體味今天華語以致全球流行文化,如何依舊從這份龐大深厚的歷史遺產中取經。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游靜 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學士、紐約社會研究新校媒體研究系碩士、紐約惠尼藝術館藝術創作獨立研讀課程畢業生、倫敦大學皇家郝露威學院媒體藝術系博士、夏威夷大學洛克菲勒獎助人文學科博士後。曾主編香港《電影雙週刊》,並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現為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 著有《另起爐灶》、《裙拉褲甩》、《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史前紀》、《大毛蛋》、《我從未應許你一個玫瑰園:香港文化政治生態》、《游於藝》、Filming Margins:Tang Shu Shuen, a Forgotten Hong Kong Woman Director:編有《性政治》、As Normal As Possible:Negotiating Sexuality and Gender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等。詩集《不可能的家》獲2002年香港文學雙年獎詩組推薦獎。電影及錄像作品曾入圍臺灣金馬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展等。《好郁》榮獲葡萄牙費加拿霍斯電影節影評人大獎、《流》榮獲日本視象論壇評審團特別獎等。譯者介紹 目錄 目次 第一章 姊妹家國:雙重現代性 第二章 荒江女俠:江湖的南遷 第三章 孤島天堂:人間的重生 第四章 南國人情:中聯的多快好省 第五章 進退兩難:愛國的黑線 第六章 冷戰熱血:玫瑰的青春 第七章 李小龍傳奇:(反)殖民欲望與毀滅 第八章 風花雪月:李翰祥的回眸 第九章 香港新浪潮:英美語系的新成員 第十章 富貴時代:喜劇之逼人 第十一章 屎尿屁主體:無厘頭的反撲 中英文參考書目 各界推薦/推薦序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王君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 井迎瑞(前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李焯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局主席、M+香港電影及媒體外聘策展人) 林文淇(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教授、台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評人) 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 馮美華(獨立藝文工作者) 黃建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聞天祥(影評人) 羅卡(香港電影資料館前特约研究員)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好評推薦 很喜歡游靜老師談楚原導演以及李翰祥導演一段,當時年紀輕,看完只覺得輕浮。經老師分析,深感我當年真是大錯特錯。──重點就在括號裡(影評人) 構越香港電影70年發展,游靜以不同的史觀,為主流華語片論述,作出新平衡。也凸顯了港產作品的豐富性。──黃建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原以為香港電影「這麼近」,本書卻能讓我們看到「那麼遠」。拜讀完,香港於我也有了更複雜的情懷與意義。」──聞天祥(影評人) (推薦語依推薦人姓氏筆劃排序) 內容試閱 內文選摘 李小龍傳奇:(反)殖民欲望與毀滅 一個經過訓練的好演員如今非常難得—需要他真實,做回自己。對我來說,演員是他自己所有的總和—他對生命的高度認識、合適和良好的個人品味、他樂與哀的經驗、他的激情、他的教育背景,還有更多更多—如我所說,是他所有的總和。再多一個元素便是:一個演員在特定情況中必須如其所願地表現自己。 我,李小龍,將會成為第一個美國片酬最高的東方超級巨星。作為回報,我將以自己身為演員的能力,給予觀眾最刺激、最高品質的表演。一九七○年開始,我會名揚世界,此後直到一九八○年年底,我將擁有一千萬美元的財產。我將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並達到內心的和諧與快樂。 李小龍憑藉自身苦練的「功夫」,成為第一位讓香港電影成功打進美國及全球市場,並把功夫文化帶至全世界的國際巨星。他在武術電影與功夫文化的地位,在他逝世已經五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沒人能超越。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把他視為香港電影甚至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過去對李小龍傳奇及其所衍生議題的研究,粗略可以分為下列幾個方向:李小龍的明星形象作為作者,及其製造的文化論述;他製造身體景觀的視覺快感與感官意涵,對武術/功夫動作視覺呈現的革新創造、表演武術/功夫及製作武術電影中強調的身體真實性(authenticity);他創立的截拳道如何把武術與哲學糅合,對武道/藝/意論述化的貢獻;對數十年全球青年文化,包括但不限於亞洲及新好萊塢電影、歐美搖滾樂及嘻哈,持續深遠的影響及被再生產,與在第三世界及弱勢族群中作為反帝國主義抗爭符像的標誌性地位,尤其是對美國黑人、南美、中東及亞裔文化的啟發加持,以他作為一種方法;在家國主義、中國性及陽剛性之間的協商;武術/功夫與中國及亞洲社會邊緣性的關係,等。本章受益於過去豐富的功夫研究成果,除了討論李小龍一九七○年從美國回到亞洲後參與的四部半電影:在泰國拍攝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一九七二,李小龍)、與美國華納合作的《龍爭虎鬥》(一九七三,羅伯特.克勞斯),及沒完成的《死亡遊戲》(一九七八,李小龍、羅伯特.克勞斯)外,也企圖重新連結李小龍的武術生涯,跟他的家庭成長背景,他的童年與少年經驗;他赴美前、在美與回港後的演出,期能更脈絡化地審視李小龍所呈現的現代「中國」武術,他所呈現的「武」,如何與香港親左電影、殖民陽剛性與欲望不可分割,又如何被當時的全球地緣政治所建構及轉化。 透過重溯李小龍一九五九年即十八歲赴美前在香港的成長經驗,童年與少年期間拍的電影,與後來回港拍的電影,兩段歷練之間的關係,從而思考他身上,他中介、移置並創造的話語及文化遺產中,顯現的香港與中國現代性,及其演變。如果說武俠片是把中國文化中一種源遠流長的想像,一種普及的文化符號,重新翻譯進現代社會的媒體,李小龍作為武術功夫片的代表人物,不單是企圖把「武」這個文化符號,翻譯進現代化的殖民地香港,更要借香港作為橋梁,在冷戰氛圍下翻譯到歐美。他以身體打造的極端陽剛性作為工具,把香港在他身上刻墾的殖民欲望,拚了命翻譯成美國夢。作為一個全球媒體符像,在他苦心經營或不經意凸顯出來的文化衝突與矛盾,甚至於過世後歷久不衰的影響力,一方面凸顯香港電影散發的殖民現代性魅力,另方面也可見香港在冷戰現代性氛圍下,看似享盡優勢實則被榨乾榨盡的艱難處境。 跟二戰前後出生的大部分香港小孩不太一樣(如他演出過的大量貧困兒童角色),李小龍家境並不貧困;父親在香港擁有多棟物業,在順德及廣州也繼承祖居,事業在二戰期間幾乎從沒中斷,母親家勢更是顯赫而且複...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