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陳其華 出版社:寶鼎 出版日:1070302 ISBN:9789862487044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32堂價值百萬的創業開店課, 連鎖經營四大學分, 一本書讓你完全學會! 低薪又過勞時代,你是否也想創業? 曾幫LG、台灣麥肯錫、信義房屋、馬來西亞Hunza集團等授課, 擁有多年一線實戰經驗的陳其華顧問, 為你完整解析從開店創業到成立跨國連鎖品牌的經營祕訣與技巧, 不但讓你成功開店、展店,還能實現當大老闆的夢想。 ▂什麼人該讀這本書?▂ ▲你是否想開店當老闆,卻不知道怎麼做? ▲你是否想不花大錢、不用高深技術,就能成功創業? ▲你是否一直想創業,卻猶豫要自行開店,還是選擇加盟? ▲開店創業多年,你是否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連鎖品牌大老闆? ▲你是否想了解發展跨國連鎖品牌,有哪些障礙、機會與技巧? 如果你是以上這些人,千萬不能錯過這本書! 許多創業者夢想著能開店、展店,並成立跨國連鎖品牌當大老闆。然而,多數創業者沒有相關知識與實務經驗,只能用打帶跑方式,運氣好的人成功,運氣不好的人只能慘賠收場。根據調查顯示,創業一年的失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年的失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能撐過前五年的僅僅只有一%。 協助過許多新創企業解決經營問題的陳其華顧問,匯集十數年培訓與輔導心得,以一套統整資訊劃分為四大學分三十二堂課,從創業實戰、門市營運、招募加盟到成立跨國連鎖品牌總部,引導想要創業的你建立正確創業思維與方法,教導身為店老闆的你借力使力發展連鎖品牌,協助想要開放品牌授權的你思考該有的策略與經營方法,並避開容易導致失敗的陷阱與地雷。讓你不再只是靠運氣,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創業這場仗,你該怎麼打? .市場需求,就是你的機會。創業能否成功,在於你能提供多少附加價值。 .你得用行銷策略,引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而財報和現金,是你理性決策的基礎。 ◎我想開店當老闆,該怎麼做? .規劃開店有九大重點和六大階段,想成功開店,你得一步一步來。 .開店創業有六大陷阱與迷思,懂得避開你才有成功的機會。把顧客當老闆、用服務帶動銷售、以行銷引導購買,你的業績不倍增都困難! ◎想加盟的人源源不絕,我該怎麼辦? .要開放加盟,你得先確認自己的店是否符合五個基本條件,例如:要先有賺錢示範店、獲利商業模式、高度可複製性、獨門條件及產品不是短暫流行等。 .主要開放加盟模式有七種,包括總部直營、雙方合資、內部創業、自願加盟、技術移轉、委託加盟、特許加盟等。你得依據經營理念,從既有的能力與資源來進行擴張。 ◎直營店、加盟店、海外店管理一團糟,怎麼處理比較好? .店數擴張到一定程度後,成立連鎖加盟總部能讓你的企業人盡其才、地盡其利、貨暢其流及物盡其用。 .連鎖加盟總部有六大部門管理功能,包括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與資訊等,能統整專業分工;有五大機能管理功能,包括計畫、組織、用人、指導與控制等,讓你管人做事不再一團亂。 開店看似容易,要成功經營卻不簡單。你必須找到對的客群、對的定位與做到對的創新。本書期望能幫助想開店創業的你贏在起跑點上,並在業績不順利時有所突破,打好門市獲利的地基,為品牌建立長期良好的基礎。 本書特色 .實務與理論雙管齊下,幫助想創業的人深入了解如何開店創業與管理經營。 .雙色編排搭配圖解說明,內容淺顯易懂,重點一目了然。 .本書匯集作者多年經驗與心法,並提供創業者自我檢核表與相關法規資訊,是一本實用的創業開店大全。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創業者是產業開疆拓土的基石/林家振 推薦序 選擇「創業」,需要正確心態與明確地圖!/陳家聲 前 言 踏上成立連鎖加盟品牌的開店創業之路 第一學分 創業這場仗,你該怎麼打? 第1堂課 關於創業,你該先知道的事 第2堂課 想成功創業,這些事你千萬不要做 第3堂課 我該自行開店,還是選擇加盟? 第4堂課 我想要加盟開店,該如何選擇品牌? 第5堂課 想開店創業,你該具備的經營管理能力 第6堂課 開店創業,你可以善用的資源 第7堂課 想要事業快速成功,沒有特效藥 第8堂課 開店創業該閃避的地雷 第二學分 我想開店當老闆,該怎麼做? 第9堂課 店面規劃的九大重點 第10堂課 如何估算開店需要的資金? 第11堂課 開店創業的陷阱與迷思 第12堂課 門市籌備的六大階段(上) 第13堂課 門市籌備的六大階段(下) 第14堂課 怎麼看開店營運的獲利結構? 第15堂課 讓連鎖門市業績倍增的方法 第16堂課 門市擴展的策略思考 第三學分 想加盟的人源源不絕,我該怎麼辦? 第17堂課 開放加盟前的評估與準備 第18堂課 七種主要開放加盟模式 第19堂課 開放加盟的招商流程 第20堂課 召募加盟,行銷關鍵有哪些? 第21堂課 總部經營者與加盟者該有的正確觀念與心態 第22堂課 面對不景氣,連鎖品牌如何逆轉勝? 第23堂課 連鎖加盟的人性管理學 第24堂課 如何避免連鎖品牌走向失敗? 第四學分 為什麼要成立連鎖加盟總部? 第25堂課 連鎖加盟總部的功用 第26堂課 加盟總部對店面的營運督導與人才培訓 第27堂課 總部主管必備的能力:營運資訊與財務會計 第28堂課 連鎖品牌有哪些重要的無形資產? 第29堂課 連鎖品牌快速成長時,面臨的挑戰 第30堂課 影響新興連鎖品牌成敗的關鍵因素 第31堂課 連鎖品牌遭遇山寨時該如何應對? 第32堂課 發展海外授權時,該注意的重點 附錄一 給品牌創業者的自我檢核表 附錄二 創業加盟相關法規資訊 自序/導讀 前言 踏上成立連鎖加盟品牌的開店創業之路 產業發展,永遠有人說不景氣,但也總有人會在不景氣中表現得很爭氣,差別只在爭氣的人是不是你而已。市場供需的本質沒變,人性的需求與欲望也沒變,只是滿足的內容與型態不同。 開店做生意是很多人創業的開始,看似簡單,然而要把店面經營好卻不容易。大多數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不斷反省與檢討,掙扎後爬起來,再努力往前走。生意好不好做,其實是看人做。君不見這幾年已有不少知名連鎖加盟品牌成功掛牌上市上櫃,並將品牌與技術在全球海外數個國家授權發展。 創業、開店、展店、招募加盟到成立連鎖品牌總部,是不少創業者想發展的一條路。但市場上的完整資訊取得不易,加上缺乏實戰經驗,使得多數創業者在過程中彷彿瞎子摸象。多數老闆靠打帶跑方式,缺乏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經營方法來引導。賺錢時欣喜若狂,賠錢時則淒風苦雨。畢竟多數門市都是現金生意,賺錢與虧錢間感受最直接。 部分幸運兒直營展店穩定,甚至開展了許多直營門市或連鎖品牌加盟店,卻往往對很多發展中的核心問題不知所措。外人可能覺得老闆很厲害,但老闆其實心裡忐忑不安,深怕哪天一失足成千古恨,因為一點營運疏忽或經營者的倉促決策,都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連鎖加盟是種借力使力的經營手法,涵蓋的業種業態很多。在實體門市品牌中,幾乎是無處不連鎖。近年來,更往O2O〔註:O2O模式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指在網路上經營銷售,網路上購買,帶動實體店面經營與實體店面消費〕線上線下的虛實整合與智慧零售發展。在中國這個快速成長的龐大市場中,也發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連鎖加盟經營手法;而在台灣的連鎖品牌,因為整體經濟發展受限,海外代理授權更是業者關注的大議題。 本書是我在連鎖品牌經營業界培訓與輔導多年的心血結晶,兼顧實戰與理論。期望藉由本書讓讀者學習到幾個重要領域的知識與經驗,首先是創業初期該知道的正確觀念,引導正確的創業思維與方法。其次,是如何有效經營店面?再者,如果營運績效頗佳,如何借力使力發展加盟品牌?經營者該有的加盟授權策略與思考是什麼?最後,則是連鎖品牌總部該如何建立及營運,並發展有效的成長策略? 個人雖經歷過不少連鎖加盟的業種業態,但畢竟智慧與資歷有限,難以兼顧所有領域,故本書內容多以品牌海外授權發展較成功的輕資產型餐飲業為例來撰寫。提供給有志創業開店,期望長期發展連鎖加盟品牌的讀者,作為學習與參考之用。也感謝一路上在職場上提攜與共學的貴人們,這些經歷與學習累積,成就了本書的核心內涵。 若你希望開店多年後,有一天成為連鎖加盟品牌帝國的成功企業家。 若你想從前輩實戰經驗與驗證的理論中,體悟連鎖加盟品牌之路。 若你想了解連鎖加盟品牌發展路上,會有哪些障礙、機會與要點。 千萬別錯過這本書,它將是一條引導你從創業到成立連鎖加盟品牌的光明之路。 各界推薦/推薦序 專業推薦 王建彬/財團法人商業研究院副院長 李日東/社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 林家振/CoCo都可國際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交通大學EMBA教授 徐和森/森邦集團董事長 陳家聲/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賴榮坤/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祕書長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所介紹的是連鎖型態所架構的各方面功能和部門,也是從中型企業要擴張到大型企業品牌的必讀和先修內容。……寄望藉由本書深入又專業地探討創業者培育和養成的過程,可以讓有志創業或有旺盛企圖心要在大市場展現拳腳的服務業經營者,找到可以依循的規劃方向。」──林家振/CoCo都可國際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交通大學EMBA教授 「不論你想開店創業,還是已經創業了,想要精進或建構連鎖品牌企業,相信在本書都可以找到需要的答案。了解連鎖企業的成長發展過程,也可以讓你盡早為自己的事業做些初步的藍圖規劃。包含在不同連鎖經營發展階段存在的不同管理重點與挑戰,可以如何尋求相關協助。相信本書能夠對你有所助益!」──陳家聲/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內容試閱 第一學分 創業這場仗,你該怎麼打? 現金流量是創業很重要的財務觀念,作為創業的老闆,一定要掌握好現金流量預估表。清楚每月、每週會有哪些大筆現金支出,手上的資金耗損或累積狀況。最重要的是現金何時會進來?能有穩定現金流入嗎?萬一手邊現金不夠,你該怎麼辦? 第1堂課 關於創業,你該先知道的事 「新門市營收,預計從第一個月開始,每月收入會超過兩百萬元,而人事開銷大概是四十五萬元。」年輕創業者在台上努力地做著簡報,台下評審面面相覷,大概想法都跟我一樣:「這樣的資本額跟小店面,就算開在台北東區,首月業績就可以那麼高嗎?」又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創業者。 創業收入曲線,剛開始不會一次衝太高,而是依據潛在顧客接受的狀況逐步拉高。而門市的團隊編制應依照工作與營收進度逐步擴張。不然,創業初期就會發生每個月營業虧損,流血經營的狀況。不懂財務的老闆,可能幾個月下來不小心就倒閉了。 創業的迷人之處,在於能改變某些事情,能實現某些想法。但是,卻也是處處困難與危險。一些基本的生意觀念與商場邏輯,創業者往往沒有掌握到。沒創業還好,一旦硬要創業,擺明就是要看誰的運氣好,賭誰的八字重。 市場需求,就是你的機會 任何生意的起源,都來自好的商業機會。可能是市場上有些需求沒被滿足,或某些問題沒人解決;抑或是已有市場,但你可以做得更好、更快、更便宜。創業者會產生一股堅持、想賺錢的欲望或不平:「這個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可以搞定?」「這個商機,我應該有辦法掌握。」從而引發創業的初期想法。待滿足的需求或問題解決方式,可能是實體產品,也可能是服務流程。 構思創業計畫時,建議你必須先廣泛蒐集資料,進行評估:「市場上有沒有人做這樣的產品或服務?真的沒有嗎?有沒有替代品?」有時你的創意,可能市場上早就有了。但如果你有本事做得比其他人好,也是有機會的。可是別忘了,當生意好時,模仿的競爭者也會不少。 其次,消費者或許有這樣的需求,但是否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千萬記得,一個好的商品或服務,要讓足夠的消費者想買、有錢買、願意買、真的買,最好還要非買不可,那你就發了。創業能否成功,在於你能提供多少附加價值 能創造多少消費者願意買單的附加價值,就決定你的市場價值。公司的存在決定在附加價值的創造能力,而附加價值則表現在毛利上。簡單粗略地說,「毛利」就是你賣一樣東西或服務的售價,減掉產品或服務相關成本後所得的金額。 來客數很多,只是面子好看,重點是他們要願意「購買」。最棒的顧客是會自己買、重複回來買、推薦人來買,還不斷地傳頌口碑。有很多媒體報導或產品得獎,未必代表生意會持續爆紅,而是得確認能開多少發票,創造多少營業收入。產品或服務好不好,不是媒體說了算,而是顧客是否願意用口袋的鈔票投票給你。 你清楚知道顧客從哪裡來嗎?如何讓顧客願意付錢買?有多少這樣的顧客可以開發?公司是怎麼獲利的?要先思考如何達到你的預期目標,包括產品、通路、顧客與團隊等。把大目標切小,把小目標轉換成一個個可行的行動方案,每天落實,持續檢討與改善。做生意有一條最現實的天規,就是「成王敗寇」。 用行銷策略引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發現好商機,掌握好商品,真的很好。可是,如何讓消費者主動來買,並很快轉換成足夠的業績,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消費者跟你一樣,沒有想像中理性。你得先想想如何引導或推動他們來購買,是要一個一個慢慢賣?還是可以一次賣很多? 要想辦法引爆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