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識課18】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88折]11101025847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找相似
商品已停售

【牛津通識課18】情緒:人類跨越文化差異的共通語言[88折]11101025847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蝦皮商城

1. 透過LINE購物進入蝦皮後禁止再透過蝦皮直播下單,避免訂單認列異常 2. 請務必「清空」蝦皮購物車,再透過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先把商品加入購物車,再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結帳,將無法獲得點數回饋。 3. 請避免連續下單,若您完成交易後,想下第二張訂單,請重新從LINE購物連結至蝦皮商店進行購買 4. 電子票券及繳費服務類別:回饋0%。 5. 請留意,蝦皮超市內的商品(蝦皮超市、蝦皮直送美妝、蝦皮免運直送)不隸屬於蝦皮商城,點數回饋請依照「蝦皮超市」商店頁為主。 6. 蝦皮商城之訂單適用於部分點數紅包,規範請依該紅包頁說明為主。 7. 點數回饋將依照蝦皮提供扣除折價券、運費與蝦幣後之最終金額進行計算。 8. 同一商品品項(即便不同尺寸規格),皆會計入同一筆返點上限進行計算 9. 用戶需於同一瀏覽器進行交易(若自動跳轉 APP,請在 APP交易)。 10. 若使用不同物流或付款方式,將拆分成不同筆訂單編號發送通知。 11. 若使用折價券折抵,可能會有攤提折抵導致訂單金額些微落差 12. 蝦皮會將LINE的導購跳轉紀錄與蝦皮的會員ID進行綁定,若後續七天內未透過其他媒體來源導入蝦皮官網,則七天內於該蝦皮帳號下訂的首筆訂單會被蝦皮認列為該LINE用戶導購跳轉時所成立之訂單。 13. 若同一用戶使用一個以上蝦皮帳號透過LINE購物進行導購,將可能導致無法收到導購通知,亦可能無法收到點數,再請留意。 [注意事項] 1.如導購途中用戶由網頁版(電腦版/手機版網頁)切換為 App 會造成追蹤中斷而無法進行 LINE Points 回饋 2.若購買過程中關閉蝦皮APP,則需重新透過LINE購物前往蝦皮商城,否則無法進行LINE POINTS 回饋。 / 3.如用戶先前往蝦皮商城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續透過LINE購物前往至蝦皮商城將購物車結清,此方案將不列入 LINE Points 回饋 4.若因系統異常無法追蹤訂單,致使消費者無接收到點數回饋,蝦皮保有更改條款與法律追訴之權利 5. LINE購物商品價格若與蝦皮賣場實際價格有異,以蝦皮賣場價格為準

商品描述

商品資料 作者:迪倫.埃文斯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22 ISBN/ISSN:978626738238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92 原價:380 ------------------------------------------------------------------------ 內容簡介 情緒能受到控制嗎? 理智和情緒是相互矛盾、還是能和諧融合? 情緒究竟是生物特性,還是由文化所創造? 未來是否能製造出有感情的機器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可以相當理性地思考。然而,當內心湧現激動的情緒,或是被強烈的心情占據,情況就不同了: 交通越來越擁擠時路怒症上身、全神貫注在遊戲或困難的計算中、贏得樂透瞬間致富、追求喜歡的人被斷然拒絕或是對方欣然接受、工作遭受到上司批評…… 情緒所做的事——讓我們逃離危險,慫恿我們追求有吸引力的人,使我們集中精神,影響我們的判斷力、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一切都有其理。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一探情緒的演變。 情緒是編織出社會紋理結構的絲線, 從科學角度研究情緒具有極大價值, 了解情緒能讓人過得更豐富而不是更貧乏。 對思想家來說,展現情緒是合理的。對浪漫派來說,情緒和理智基本上是相互矛盾的。「情緒」一開始就被定義為「難以定義」的詞,即使到了高科技的現代,各類研究論述推陳出新,我們依舊很難為情緒下完善的定論。 ●「情緒」一詞直到近代才出現,而且其實不太好用? ●情緒究竟是一種生物特性,還是由文化所創造? ●從演化史來看,情緒幫助人類存活?!那麼在相對容易存活的現代,情緒有何作用? ●世間諸多的美德都是「情緒過多或過少」兩種極端的中間點? ●讓人幸福或痛苦的事太多了,造成這兩者的眾多因素背後,是否有任何模式可依循? ●現代電腦科學家的目標是:建立能辨識並模擬人類情緒的系統與裝置,這真能實現嗎? 本書從生物演化、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等角度探討情緒作用的歷程,試圖綜觀全局,拼湊起各別領域的一些碎片,我們將發現:情緒是一種「共通語言」,雖然文化差異讓人們分隔,然而人類共有的情緒遺產能將彼此聯繫起來。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作者簡介 迪倫.埃文斯(Dylan Evans)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哲學博士。他曾於世界各地多所大學任教,並撰寫了九本著作,包括《The Utopia Experiment》(Picador, 2015)以及《Atheism: All That Matters》(Hodder, 2014)。他在2006至2007年間執行「烏托邦實驗」(Utopia Experiment),模擬了文明崩解之後的境況。 各界推薦/名人推薦 【各方盛讚】 本書內容擁有令人欣賞的清晰、聰明且風趣。 ──英國作家史蒂芬.普爾(Steven Poole),《衛報》(The Guardian) 極具閱讀性,是出色的入門書籍。 ──臨床心理學家巴隆—柯恩(Simon Baron-Cohen),《自然》(nature) 有大量證據支持的明智見解。 ──生物學和社會科學作家馬利克.科恩(Marek Kohn),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 可說是科普經典──《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終於有本著作能以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我們精神生活中受到忽視的層面。 ──路易斯.沃派特(Lewis Wolpert),《藍色的曙光:走出惡性憂傷》(Mal 這本書以最棒的方式介紹了關於情緒的思維與研究。它將這個時代的重要議題連結起來,包括情緒的起源、情緒能夠受到控制的程度,以及情緒對我們不可或缺的原因,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著作。 ──認知心理學教授基思.奧特利(Keith Oatley),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寫給迷幻世代的情緒科學。充滿溫度與幽默,以極具說服力的論點證明人心體現出一種與社會調和的智慧,而且比有意識的理性更加深刻、廣泛、更具適應力。 ──傑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The Mating Mind》作者 新興科學作家中的佼佼者迪倫.埃文斯寫了巧妙絕倫的論述:精簡、紮實,並且充滿最新的資訊。 ──尼古拉斯.漢弗萊(Nicholas Humphrey),《A History of the Mind》與《Leaps of Faith》作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何謂情緒? 第二章:情緒的演化 第三章:如何獲得快樂? 第四章:理智與內心 第五章:哭泣的電腦 後記:心有其理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加入購物車

設定到價通知

商品已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