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測 Asus ProArt 系列筆電,售價 82,000 元的入門級 StudioBook Pro 17 W700 行動工作站

T客邦

305

發佈時間: 2019-10-30 16:12

更新時間: 2019-10-30 16:12

訂閱文章

華碩為專業創作者推出 ProArt 系列產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該是售價 33 萬的 ProArt StudioBook One,但依不同定位還是有其他產品線,而  Asus StudioBook Pro 17 W700 就是定位在行動工作站,應用於視覺藝術、結構工程、建築繪圖…等工作使用,搭載的是 NVIDIA Quadro 系列顯示晶片,且機身通過 MIL-810G 軍規認證,並強調通過第三方 ISV 軟體認證,以提升軟硬體相容性。

Asus 為創作者打造的 StudioBook Pro 行動工作站

在今年 IFA 展上,華碩推出全新 ProArt 產品線,將所有為創作者打造的產品都集合至 ProArt 產品線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ProArt StudioBook One,且售價約 330,000 起跳,而旗下的 StudioBook Pro則是針對創作者打造的行動工作站,適用於全職創作的工程師、喜好自由創作者,較常使用 Autodesk Mudbox、autodesk vred、Siemens NX…這類專業級 2D 或 3D 繪圖軟體,因此配置 NVIDIA Quadro 系列顯示晶片,提供高效能需求的條件,讓創作者不用再受限於定點的桌機工作。

Asus 為創作者打造的 StudioBook Pro 行動工作站,適用專業級 2D 或 3D 繪圖軟體的運算。Asus 為創作者打造的 StudioBook Pro 行動工作站,適用專業級 2D 或 3D 繪圖軟體的運算。

17 吋 StudioBook Pro 17 W700

在 Asus 的 StudioBook Pro 系列中,外型也明顯與 ZenBook 或 VivoBook 系列很不同,此款 StudioBook Pro 17 W700(以下簡稱 W700)以灰色的機身加上玫瑰金色的線條,看起來更加沉穩。而 17 吋螢幕採用 16:10 比例,視窗的可顯示面積會較 16:9 來得大,更適合用在專業的剪輯、設計、繪圖…等軟體上,也因為螢幕比例的關係,機身也較為方正。

W700 的螢幕為 17 吋,採用 16:10 比例,因為看起來較為方正。W700 的螢幕為 17 吋,採用 16:10 比例,因為看起來較為方正。

84% 螢幕占比

另外,W700 也採用目前主流的窄邊框術技,上方邊框為 7.1mm,並保留視訊攝影機,左右邊框則為 5.3mm,因此螢幕占比達到 84%,這也讓 17 吋機身看起來相當傳統 15 吋機身大小,不過,目前窄邊框技術已經相當普及,15 吋機身大約也都是傳統 14 吋大小,所以 17 吋的 W700,還是能感受大尺寸。

螢幕四周也運用 NanoEdge 窄邊框技術,上方邊框為 7.1mm,左右邊框則為 5.3mm,因此螢幕占比達 84%。螢幕四周也運用 NanoEdge 窄邊框技術,上方邊框為 7.1mm,左右邊框則為 5.3mm,因此螢幕占比達 84%。

在螢幕上方的窄邊框下,仍配置視訊攝影機。在螢幕上方的窄邊框下,仍配置視訊攝影機。

Delta E< 1.5

由於 W700 是定位在創作者的行動工作站,對螢幕顏色的精準備要求也相當高,除了具 Pantone 色彩認證外,也標榜具 97% DCI-P3 色域,以及 Delta E< 1.5 的顏色精準度,可惜只提供 1920×1200 解析度,以 17 吋螢幕來說,若能搭配 4K 解析度會更好。

W700 的 17 吋螢幕通過 Pantone 色彩認證外,也標榜具 97% DCI-P3 色域,以及 Delta E< 1.5 的顏色精準度。W700 的 17 吋螢幕通過 Pantone 色彩認證外,也標榜具 97% DCI-P3 色域,以及 Delta E< 1.5 的顏色精準度。

螢解解析度為 1920×1200,60Hz 的螢幕更新率,8bit 色彩深度。螢解解析度為 1920×1200,60Hz 的螢幕更新率,8bit 色彩深度。

MIL-STD-810G 軍規認證

W700 機身採用薄型設計,機身厚度為 18.4~19.3mm,重量為 2.39 公斤,以 17 吋機身來看,是款方便攜帶的薄型機種,也為外型加分不少,機身還強調採用航太等級的鋁合金材質打造,具備 MIL-STD-810G 軍規認證,通過振動、高度、濕度、高低溫測試,可應付特殊環境使用,但不表示適合於極地使用。

機身採用航太等級的金屬材質打造,面板上只見金屬髮絲紋,沒有多餘的設計方便記憶體及 SSD 升級的設計

另外,預留了記憶體與 SSD 的升級空間,且為了方便使用者日後升級,底部不需要特殊的螺絲起子,一般的十字型就可以打開機身,在底部中間的螺絲旁,還可見 W700 字樣。此外,為因應高效能運作下產生的熱氣,在機身左右兩側、後側、底部,都有不少散熱孔設計,設計還算漂亮,不只是單純開孔而已。

機身後側可見對稱開孔的散熱風孔設計,在搭配玫瑰金色的線條,簡潔又不失單調。機身後側可見對稱開孔的散熱風孔設計,在搭配玫瑰金色的線條,簡潔又不失單調。

機身後方、左右兩側也都有散熱孔設計。機身後方、左右兩側也都有散熱孔設計。

機身底部也可見對稱的挖孔,除了有助於散熱,也維持整體的設計感。機身底部也可見對稱的挖孔,除了有助於散熱,也維持整體的設計感。

預留了記憶體與 SSD 的升級空間,在機身四周又中間都可見螺絲,且不需要特殊的螺絲起子,為一般的十字型。預留了記憶體與 SSD 的升級空間,在機身四周又中間都可見螺絲,且不需要特殊的螺絲起子,為一般的十字型。

在官網中也特別介紹搭配 W700 使用的散熱設計,透過優化的氣流導引,將熱能快速排出。在官網中也特別介紹搭配 W700 使用的散熱設計,透過優化的氣流導引,將熱能快速排出。

全尺寸白色背光鍵盤

配置的鍵盤為全尺寸孤島式鍵盤,提供白色 LED 背光,並可依照需求調整亮度,但雖然是 17 吋的機型,但並沒有配置實體的九宮格數字鍵,而是將 ZenBook 及 VivoBook 系列現在使用的 NumberPad 虛擬數字觸控板移植在 W700 的觸控板上,留下更多的空間配置全尺寸鍵盤。且將鍵盤的方向鍵獨立出來,方便使用者用摸的就能找到方向鍵位置,而 Fn 的功能鍵上,也特別提供 F9為系統鎖定、F10 為開或關麥克風、F11 為開或關鏡頭、F12 為螢幕截圖,方便使用者快速切換。 採用全尺寸背光鍵盤,提供白色背光,可以依需求調整亮度,打字手感還算不錯,段落感明顯。 ▲ 觸控板整合 NumberPad 虛擬數字觸控功能,即使在 NumberPad 開啟時,也可以使用觸控板的游漂功能。採用全尺寸背光鍵盤,提供白色背光,可以依需求調整亮度,打字手感還算不錯,段落感明顯。觸控板整合 NumberPad 虛擬數字觸控功能,即使在 NumberPad 開啟時,也可以使用觸控板的游漂功能。

手腕放置處採用有刻度的紋路,對抗指紋的效果很好,左側上方則有指紋辨識裝置,可搭配 Windows Hello 使用。手腕放置處採用有刻度的紋路,對抗指紋的效果很好,左側上方則有指紋辨識裝置,可搭配 Windows Hello 使用。

打造三螢幕輸出的工作平台

至於在輸出入埠的配置部分,機身右側只有兩組 USB 3.1 Type-A,左側則有 Thunderbolt 3.0、HDMI 2.0、USB 3.1 Type-A、SDXC 讀卡機,可用來外接兩個螢幕,達到三螢幕的輸出效果,隨機還有一條 RJ-45 轉接線,方便連接有線網路使用,不過,以 W700 行動工作站的定位,若能再多增加一組 Thunderbolt 3.0 應用上會更便利。

機身右側的輸出入埠只有兩組 USB 3.1 Type-A。機身右側的輸出入埠只有兩組 USB 3.1 Type-A。

機身左側輸出入埠有電源孔、Thunderbolt 3.0、HDMI 2.0、USB 3.1 Type-A、3.5mm 耳麥孔、SDXC 讀卡機。機身左側輸出入埠有電源孔、Thunderbolt 3.0、HDMI 2.0、USB 3.1 Type-A、3.5mm 耳麥孔、SDXC 讀卡機。

NVIDIA Quadro 系列顯示晶片

在 StudioBook Pro 系列中,最重要的是搭載 NVIDIA Quadro 系列顯示晶片,最高可配置 NVIDIA Quadro 3000 顯示晶片。而此款 W700 是搭載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六核心處理器,配置上 NVIDIA Quadro T2000 with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以及 32GB DDR 4 2666MHz 記憶體,與 PCIe 3.0×4 NVME 1TB M.2 SSD。

此款測試的 W700 是搭載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六核心處理器,配上32GB DDR4 記憶體,作業系統則是 Windows 10 專業版。此款測試的 W700 是搭載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六核心處理器,配上32GB DDR4 記憶體,作業系統則是 Windows 10 專業版。

搭載 Intel HD Graphics 630 內建顯示晶片,以及 NVIDIA Quadro T2000 with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儲存裝置則是 Samsung PCIe 3.0×4 NVME 1TB M.2 SSD,可支援組成 RAID 0 或 RAID 1,以及 Wi-Fi 6 規格的網路卡。 ▲ 利用 CPU-Z 來檢視 W700 的核心規格,處理器為 Intel Core i7-9450H,製程為 14 奈米,採 6 核心 12 執行緒架構;記憶體為 32GB DDR4 2666MHz。搭載 Intel HD Graphics 630 內建顯示晶片,以及 NVIDIA Quadro T2000 with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儲存裝置則是 Samsung PCIe 3.0×4 NVME 1TB M.2 SSD,可支援組成 RAID 0 或 RAID 1,以及 Wi-Fi 6 規格的網路卡。 利用 CPU-Z 來檢視 W700 的核心規格,處理器為 Intel Core i7-9450H,製程為 14 奈米,採 6 核心 12 執行緒架構;記憶體為 32GB DDR4 2666MHz。

利用 GPU-Z 檢視內建顯示晶片資訊,採用的是整合型的 Intel HD Graphics 630,以及搭配 NVIDIA Quadro T2000 的獨立顯示晶片,基準時脈為 1,575 MHz、Boost 時脈 1,788 MHz,傳輸頻寬為 128.1GB/s,並具備 GDDR5 4GB 的記憶體。利用 GPU-Z 檢視內建顯示晶片資訊,採用的是整合型的 Intel HD Graphics 630,以及搭配 NVIDIA Quadro T2000 的獨立顯示晶片,基準時脈為 1,575 MHz、Boost 時脈 1,788 MHz,傳輸頻寬為 128.1GB/s,並具備 GDDR5 4GB 的記憶體。

著重繪圖運算的效能表現

以坊間熱門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先在 PCMark 10 基本測試模式中,是模擬網頁瀏覽、文書工作、視訊會議、多媒體影音播放等情境,在此獲得 4,853 分。由於搭載 NVIDIA Quadro T2000 繪圖晶片,只以 3DMark 的 Time Spy 進行 Directx 12 的測試,獲得 3,786 分。再利用Geekbench 5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 1,182 分,多核獲得 5,157 分,另外,選定於 Quadro T2000 進行測試, OpenCL 測試獲得的分數為 40,630 分,而在 CUDA 測試獲得的分數 為 44,343 分,用來進行 3D 繪圖會比遊戲來得佳。

在 PCMark 10 模擬網頁瀏覽、文書工作、視訊會議、多媒體影音播放等情境進行綜合評分,在基本測試模式中獲得 4,853 分。在 PCMark 10 模擬網頁瀏覽、文書工作、視訊會議、多媒體影音播放等情境進行綜合評分,在基本測試模式中獲得 4,853 分。

於 CINEBENCH R20測試中,多核心為 2794 pts,單核心為 477pts,多、單核心的效能差距倍數為 6.25x。於 CINEBENCH R20測試中,多核心為 2794 pts,單核心為 477pts,多、單核心的效能差距倍數為 6.25x。

利用Geekbench 5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 1,182 分,多核獲得 5,157 分。利用Geekbench 5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 1,182 分,多核獲得 5,157 分。

在 Geekbench 5 測試 OpenCL,並選擇 Intel HD Graphics 630,獲得的分數為 5,717 分。在 Geekbench 5 測試 OpenCL,並選擇 Intel HD Graphics 630,獲得的分數為 5,717 分。

在 Geekbench 5 測試 OpenCL,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為 40,630 分。在 Geekbench 5 測試 OpenCL,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為 40,630 分。

在 Geekbench 5 測試 CUDA,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 為 44,343 分。在 Geekbench 5 測試 CUDA,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 為 44,343 分。

在 Geekbench 5 測試 Vulkan,選擇 Intel HD Graphics 630,獲得的分數為 4,609 分。在 Geekbench 5 測試 Vulkan,選擇 Intel HD Graphics 630,獲得的分數為 4,609 分。

在 Geekbench 5 測試 Vulkan,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為 34,397 分。在 Geekbench 5 測試 Vulkan,並選擇 Quadro T2000,獲得的分數為 34,397 分。

在 3DMark 測試 DX12 遊戲效能的 Time Spy中,獲得 3,786 分。在 3DMark 測試 DX12 遊戲效能的 Time Spy中,獲得 3,786 分。

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讀取 20,629 MB/s、寫入 19,125 MB/s、複製 20,414 MB/s,延遲時序則為 75.2ns。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讀取 20,629 MB/s、寫入 19,125 MB/s、複製 20,414 MB/s,延遲時序則為 75.2ns。

而 W700 也強調通過第三方 ISV 軟體認證,以提升軟硬體相容性,以坊間用來測試行動工站的 SPECworkstatION 測試下,除了有部分分數無法正常顯示外,其他分數與桌機工作站相比,也有相當的水平,不過,目前還未累積足夠工作站的資料庫,跑分僅供參考。最後再安裝建築、工業設計常用到的視覺化軟體 SimLab 試用,在筆者非專業的進行簡單的圖片縮放、切換視角、更換材質顯示…等,都能保持相當的流暢度,相信於運算速度上保有相當的水準。

利用 SPECworkstation 測試下,選定 NVIDIA Quadro T2000。利用 SPECworkstation 測試下,選定 NVIDIA Quadro T2000。

在 SPECworkstation 測試下,除了有部分分數無法正常顯示外,其他如上以供參考。在 SPECworkstation 測試下,除了有部分分數無法正常顯示外,其他如上以供參考。

安裝於建築、工業設計使用的 SimLab 試用下,進行簡單的圖片縮放、切換視角、更換材質顯示…等,都能保持相當的流暢度。安裝於建築、工業設計使用的 SimLab 試用下,進行簡單的圖片縮放、切換視角、更換材質顯示…等,都能保持相當的流暢度。

此外,儲存裝置是配置 PCIe 3.0×4 NVME 1TB M.2 SSD,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3,427 MB/s,寫入約為 2,398 MB/s,於讀取與寫入的速度都相當不錯,有助於提升整體操作的流暢感。而在續航力表現上,螢幕亮度約 75% 、無線網路開啟、鍵盤背光自動開啟的狀態下,於 PCMark 10 Office模式下進行測試,獲得 2小時 19 分,續航力表現並不算好,但以大尺寸的行動工作站來看,要維持高效能運作,自然還是接上電源使用較好。

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 Intel 512GB SSD,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3,543 MB/s,寫入約為 2,847 MB/s。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 Intel 512GB SSD,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3,543 MB/s,寫入約為 2,847 MB/s。

利用 PCMark 10 Office模式下,是模擬一般 Office 模式下使用情境,續航力測得 2小時 19 分鐘。利用 PCMark 10 Office模式下,是模擬一般 Office 模式下使用情境,續航力測得 2小時 19 分鐘。

總結:入門級行動工作站,價格不入門

今年下半年開始,創作者筆電陸陸續續登場,華碩在 IFA 2019 上,也為創作者打造 ProArt 子品牌,並將 StudioBook 系列整合進來,StudioBook Pro 17 W700 就是其一,做為行動工作站,除了外型風格更偏向商務風格外,更採用 NVIDIA Quadro 系列繪圖晶片,適合較常使用 Autodesk Mudbox、autodesk vred、Siemens NX…這類專業級 2D 或 3D 繪圖軟體。雖然市場一直都有採用 Quadro 系列繪圖晶片的機型,但比較少在消費市場推廣,不過於 Intel 大力倡導 Creator PC 之下,從現在開始,會有更多這類型的產品可以選擇。

而以 W700 規格及定位上,目前在 StudioBook Pro 系列下,是相對入門的機型,此款配置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六核心處理器,配上 NVIDIA Quadro T2000 with 4GB GDDR5 獨立顯示晶片,以及 32GB DDR 4 2666MHz 記憶體,與 PCIe 3.0×4 NVME 1TB M.2 SSD,以坊間測試軟體進行跑分,也都算是保有相當的水平。不過,針對強化後的螢幕顯像能力上,規格只具備 Full HD,以 17 吋機型來看,稍嫌不足。

另外,W700 也標榜具備 MIL-STD-810G 軍規認證,通過振動、高度、濕度、高低溫測試,可應付特殊環境使用,但不表示適合於極地使用,不過,薄型的機身設計,確實提升攜帶的便利性,且強調通過第三方 ISV 軟體認證,可相容多數的軟體,或多或少可解決軟體相容性的疑慮。然而,以 82,000 元的售價來看,仍然是考驗市場接受度的一大關鍵。

全台首測 Asus ProArt 系列筆電,這台 StudioBook Pro 17 W700 行動工作站不用 33 萬

Asus StudioBook S W700 重要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7-9750H 2.6GHz
  • 記憶體:32GB DDR4 2666MHz
  • 硬碟:PCIe 3.0×2 NVMe 1TB SSD
  • 內建顯示晶片:Intel HD Graphics 630
  • 獨立顯示晶片:NVIDIA Quadro T2000
  • 螢幕規格:17吋、1920×1200 解析度
  • 連接埠:USB 3.1 Type-A×3、USB Type-C、Thunderbolt 3、HDMI 2.0、3.5mm 耳麥孔
  • 無線通訊:Bluetooth 5.0、802.11 a/b/g/n/ac、Wi-Fi 6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
  • 體積:382×286×18.4~19.3(mm)
  • 重量:2.39公斤
  • 售價:82,000 元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查看原始文章訂閱文章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首測 Asus ProArt 系列筆電,售價 82,000 元的入門級 StudioBook Pro 17 W700 行動工作站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