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過年心情

美周報

635

發佈時間: 2019-07-13 12:02

更新時間: 2019-07-13 12:02


 

劉理惠 Rie LIU 

16歲赴日求學,人生大半段都在日本渡過,對於日本傳統文化、茶道及小笠原禮儀都有深厚研究。

26歲赴丹麥與情同父女的啟蒙老師Sven Vestergaard (Royal Copenhagen Year Plate Master Designer) 學習傳統丹麥皇室風格餐桌擺設。28歲至義大利翡冷翠學習傳統餐桌禮儀;30歲赴法求學,同時教授大使館與領事館工作人員日本傳統禮儀及生活文化;2006年返台前,擔任大相撲台灣場所主管企業(AT & C Japan Co. Ltd.)日本實行委員會理事。

36歲返台授課,教授外交人員餐桌禮儀及歐洲文化。目前為餐桌禮儀及餐桌擺設講師。與高級精品教育訓練顧問、活動講師暨活動主持人。

台灣最近正忙著過農曆新年,但每到這時節,卻是我另一個「思鄉」發病期...我總不自覺地懷念起日本的聖誕節,那種有著濃濃西洋節慶氣氛的另一種「過年」氛圍。

返台近七年,聖誕節街景氣氛微薄的台北讓我特別思念我的第二故鄉──日本。由於成長在基督教家庭,從有記憶開始,聖誕節前夕,爸媽、兩位弟弟和我,全家人一起佈置屬於我們家獨特的聖誕樹,已經成了必要的功課。猶記當時的樹,都是爸爸和他好友一起從「山上」運回的柏樹、那年代(1996)裝飾品並不豐富如今,樹上頂多掛滿裝飾燈泡、國外寄來的賀卡,最後的「慣例」,則是我和弟弟們最興奮時刻:把藥用棉花撥開,當作一片片的雪,如同雪花般飄落在樹。
 


 

17、8歲到達日本生活後,聖誕節前夕那美麗街景彷彿把我帶到另個世界。當時的日本12月下雪機率也高,經驗到人生的「初雪」之時,感動到失常地又哭又叫。日本聖誕節街景的確讓人嘆為觀止。處處播放聖誕歌曲,從我19歳至今,山下達郎那首クリスマスイブ(Christmas Eve)是每年定番曲。

其實「思鄉」還有另個原因。每逢聖誕前夕神戶ルミナリエ(Luminarie),部份街道全以幾何模樣,利用數以萬計的燈泡照明藝術,構成華麗的光之迴廊。這華麗背後歷史是神戶市民至今無法遺忘的惡夢。1995/1/17 「阪神•淡路大震災」,那年聖誕節前為了追悼罹難者及慰藉受創巿民,重建神戶市挽回震災前觀光業的一項活動。居住神戶時每逢季節到來 好友紛紛相約在元町大丸百貨前守候「點燈時刻」。一剎那,如同千萬顆的星空佈滿灰暗天空。那瞬間,心中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日本的聖誕節別同歐美,西方人此時是家人團聚重要大節日。而日本卻是情人間「增進情感」的大好時刻。市調數據,平安夜是求婚&受孕率年度之高點。過節前開始預約高級餐廳、準備禮物也成為情侶間必然過程。已婚育兒家庭,小孩等待父親下班,一起享用晚餐後的クリスマスケーキ(聖誕蛋糕)為重頭戲。日本傳統聖誕糕點通常以海綿蛋糕,塗上層層厚重的鮮奶油,使用草莓與造型聖誕老人為居多。

從小,聖誕節對我們家人是件重要的家庭活動。至今弟弟們一一成立了他們的家庭。但目前依然享受單身的我,2013年的聖誕節也回了一趟神戶,感受那已經久違了的另一種過年心情...。
 


查看原始文章
LINE購物 商品推薦|比價 賺點 一站就購!


延伸閱讀


小編推薦

資料來源另一種過年心情
若針對此內容有任何建議,請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