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許瑞云、陳德中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1100201 ISBN:9789861755786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哈佛心能量」知名醫師許瑞云╳「正念減壓」台灣第一人陳德中,首度結合情緒心念與正念溝通,帶領你重新啟動卡住的家庭關係,以愛的語言化解家人相處難題。 ★掌握3要素,維護家庭和諧:辨識情緒能量→了解愛之語→帶著正念溝通。 ★收錄16個改善家庭關係的能量運動與正念實作練習。 「你說都是為我好,為什麼我感受不到?」 這個在家人關係中常見的僵局, 或許只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彼此付出愛、接收愛的頻道…… 暢銷作家/知名醫師許瑞云與正念專家陳德中, 首度結合「情緒能量」與「正念溝通」,以情緒心念和愛的語言展開對話, 重新啟動卡住的家庭關係, 讓夫妻相處、親子教養、婆媳問題等複雜難解的課題從此有解。 「我為你做這麼多……」「你怎麼這麼不會想!」 終結「以愛之名」的關係暴力與親情挾持, 走出爭吵、冷戰、心累、麻痺、無愛、討愛、付出卻收不到回報的關係僵局。 掌握家庭和諧3要素,讓最難解的家庭關係,成為你最美好的生命禮物。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最親密的家人,也往往傷害我們最深。知名醫師許瑞云與正念專家陳德中發現,現代人的許多身心疾病,與自己卡住的情緒息息相關,而最容易讓我們情緒卡關的,往往就是我們最在乎的家人。很多時候,只要家人關係改善,疾病也就跟著慢慢痊癒了。 當情緒卡在某個家人關係、愛的能量無法流動── 家庭和諧要素1:【辨識情緒能量類型】 你或家人是多愁善感的感受型人?還是在乎是非對錯的視覺型人? 是只想盡快解決問題的邏輯型人?還是敏感又容易多想的聽覺型人? 停止「你是錯的!」「我才是對的!」無盡的指責與發難, 破除情緒引發的種種幻相,是解決關係難題的起點。 當你老是覺得給錯愛、表錯情── 家庭和諧要素2:【了解愛的語言】 打破「我都是為你好!」「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都沒看到!」的無限迴圈。 你或家人喜歡擁抱親吻?還是收到驚喜禮物? 了解每個人喜歡,以及能夠感受到愛的方式是什麼, 從此不再「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 當你跟家人相處時,總覺得人在心不在── 家庭和諧要素3:【帶著正念溝通】 終結「說再多也沒用」「我在說,你有沒有在聽?」的無效對話, 以正念覺察自己,不只人在,心也與對方同在,專注傾聽有時比說什麼更重要。 帶著愛、能量與正念溝通, 從夫妻相處,到親子教養、婆媳問題,以及自我成長, 家庭難題,從此有解! ◎關於夫妻相處: 避免用指責的方式「你為什麼」「你怎麼會」來起頭,改用「我希望」或「我想要」來好好表達。 ◎關於親子教養: 跟孩子講話前,先想想要說的話是不是出於父母的恐懼和擔憂;如果是,先正念覺察並調整自己的情緒,還有說話的用詞、語氣,再把話好好說出來。 ◎關於婆媳問題: 孝順並不是要對父母言聽計從,絲毫不能有自己的聲音、意見、想法。 孝應該是一種關心、尊重和感恩,並不是要完全失去自己、沒有自己的聲音,只為了達成父母想要塑造的樣子。 ◎關於自我成長: 學著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不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 懂得重視自己的需求後,會發現自己更有餘裕去關心身邊的重要他人。 *不為家人犧牲,也能愛得完整── 學著做一個不被親情挾持的人,安全感要來自內在的自我,而不是外面的他人。關係再親密也不彼此牽絆,生命才能自由自在。 ──...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改善與在乎家人的關係,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課/鄭先安 自 序 停止複製有害的家人相處模式/許瑞云 自 序 「人在,心也在」的美好家人關係/陳德中 PARTⅠ概念篇──3步驟改善你的家庭關係 CH1 辨識情緒能量類型 什麼是情緒能量類型? 情緒能量類型量表 視覺型 ‧我和孩子好像世仇 ‧視覺型特點 ‧視覺型名言:你是錯的! ‧視覺型人如何自我調整 ‧視覺型能量處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視覺型 邏輯型 ‧陰道反覆發炎難痊癒 ‧邏輯型特點 ‧邏輯型名言:我是對的! ‧邏輯型人如何自我調整 ‧邏輯型能量處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邏輯型 聽覺型 ‧難搞又難管教的五歲孩子 ‧聽覺型特點 ‧聽覺型名言:我很氣你,因為你讓我覺得我錯了! ‧聽覺型人如何自我調整 ‧聽覺型能量處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聽覺型 感受型 ‧腎病症候群 ‧感受型特點 ‧感受型名言:我不想讓你感到難過 ‧感受型人如何自我調整 ‧感受型能量處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感受型 不讓後天的情緒類型混淆自己 CH2 了解家人的愛之語 五種愛的語言,你和家人喜歡哪一種? A肯定的話語(Words of Affirmation) B有品質的互動時間(Quality Time) C收受禮物(Receiving Gift) D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 E肢體接觸(Physical Touch) 愛之語測驗 CH3 帶著正念溝通 正念溝通增進家人連結 ‧同在 ‧專注傾聽 ‧摘要複述(非評判) ‧照顧情緒 不想事件,回到感受 更多幫助你與家人溝通的正念練習 ‧正念基礎練習 1.呼吸觀察──培養專注與同在的能力 2.身體掃描──培養觀照情緒的能力 ‧正念應用練習 1.極度深呼吸──當情緒高漲時 ... 自序/導讀 第一步,是去認識每個家人各自的情緒能量類型,進而理解當對方處在壓力下,或一旦彼此發生爭執時,對方會如何反應,自己又會如何因應。這麼一來,就能透過認識不同人的情緒能量類型,在日常互動中避免踩到彼此的痛腳。唯有了解彼此,才能夠好好地同理對方。 除了了解家人的情緒能量類型,第二步是去了解每個人喜歡,以及能夠感受到愛的方式是什麼,這樣才不會做白工、表錯情,心生自己明明付出很多,卻換得「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的哀嘆。舉例來說,如果伴侶喜歡透過擁抱、牽手等肢體接觸的親密方式表達與接受愛意,你卻總是以默默做家事來服務伴侶,並一再拒絕另一半的肢體接觸,那麼對方不僅難以感受到你的愛,還可能以為自己不被愛。 第三步則是透過帶著正念覺察和家人溝通互動,真正地看到彼此,來維護家庭和諧,避免在過程中不小心啟動邊緣腦,導致不必要的情緒化反應。 在認識完改善家人關係的基本概念三步驟之後,接著第二部會透過實際個案來呈現各種家庭問題,以及如何協助個案有意識地練習與實踐,改變家庭的能量動力,進而避免家人之間的衝突,化干戈為玉帛。 第二部分「個案篇」也依課題分成三章節,涵蓋範圍從親密伴侶之間的相處,到親子教養,以及婆媳問題與個人自我成長皆有。無論是日常的夫妻溝通、經濟落差、男女分工、隔代教養、3C成癮、外遇出軌、喪子之痛,到與自己和解,希望經由個案學員的真誠分享以及勇敢前行,能為有類似際遇的讀者,帶來支持與慰藉。 非常感謝方智出版社促成此書出版,也很感謝廖慧君女士協助記錄文字與編輯,更感謝所有參與工作坊的學員,願意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與困境,以及後續的調整練習,讓生命有了更好的風景。 希望讀者透過此書,更加了解如何為生命中最重要、但往往也是最困難的家人關係,找到更好的互動溝通方式,創造美好的家庭關係,讓生命更加和諧幸福。 自序 「人在,心也在」的美好家人關係 陳德中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就是最快樂的。 He is happiest, be he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歌德 很可惜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國王或農夫,要做到家庭完全和睦,恐怕都不是太容易的事。伴侶、親子、婆媳,每個家庭中大大小小的關係問題,似乎從未停過,而這正是本書問世的原因。 本書的起源,是來自許瑞云醫師、鄭先安醫師以及我本人曾共同帶領的家庭關係工作坊,當時因為發覺社會上家庭問題層出不窮,創傷模式不斷世代傳遞,所以想結合能量醫學、家族排列、神經科學、諮商心理及正念溝通,來協助需要的朋友改善家庭關係。而我個人負責的,是正念溝通及諮商心理相關領域。 關於如何改善家庭關係,本書第一部分「概念篇」的其中一個步驟為正念。正念的領域很廣,我們只選擇了「正念溝通」這個主題,因為優質的溝通,對促進良好關係連結極為重要。 我們常說「一家人在一起」,而這個「在一起/連結」若要走深,就不能只是空間上的在一起。古人曾形容感情不睦的夫妻「同床異夢」,現代生活更常見一家人明明在同一個屋簷下吃飯,但爸爸看電視、媽媽滑手機、小孩玩平板,表面上大家好像在一起,心的距離卻很遙遠。也因此,同在(prese... 內容試閱 PART I概念篇──3步驟改善你的家庭關係 【CH1 辨識情緒能量類型】 什麼是情緒能量類型? 「情緒能量類型」指的是當我們面對壓力、邊緣腦被啟動、進入戰或逃狀態時會出現的情緒反應。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家人怎麼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或者老是用某一種方式來回應我們的問題,這很可能正是因為家人落入個人所屬的情緒類型,所產生的典型反應。 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情緒類型可以分為「視覺型」「邏輯型」「聽覺型」與「感受型」四種,這個跟「神經語言程式」(NLP)所說的溝通和學習模式類型不一樣。雖然NLP也用視覺、聽覺、觸覺來區分,但不是從情緒能量場來做區別。 一個人身心狀態平穩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這四種情緒能量類型的特質,問題在於一旦落入戰或逃的情境或很大的壓力下,個人的反應模式就會回歸自己與生俱來的情緒能量類型。 早在還在母體裡的嬰兒時期,一個人的情緒能量類型就已經被決定了,而且終身不會變。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不斷練習覺察、覺知,讓自己不要輕易落入戰或逃的邊緣腦反應,就不會困在固有的情緒類型中,做出失衡的反應。 每個人有其天生的特質,只要避免落入邊緣腦主導,盡可能處於穩定狀態,讓愛自己和愛別人的程度達到平衡,就不容易受自己固有的情緒能量類型左右。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四種情緒類型都有時,往往代表你正處在平衡狀態。 由此可知,如果要看出一個人的情緒能量類型,就要去看他處在攸關生存的壓力狀態時,典型的反應模式是什麼。一般會觸動我們生存的壓力,經常來自親密關係,尤其是伴侶和親子關係。 情緒能量類型量表 評估個人的情緒能量類型時,我們往往很難看清自己是哪一種,特別是當我們處在關係壓力中,內在經驗混亂,常令人感到困惑。有時身旁的家人或伴侶反而比我們更能看出自己所屬的情緒類型是那一種。 很多人會在後天努力培養某一種情緒類型,有時看似超越個人天生的模式,問題是當巨大的壓力來襲,天生的情緒類型終究還是會發揮作用。所以,我們還是要好好認識自己、伴侶,以及身邊重要家人朋友的情緒類型,如此一來,在跟對方互動時,就會更容易化解彼此間的差異。 下列量表測驗可以協助我們找出自己的情緒類型。在此也特別提醒,為了避免個人主觀的經驗與記憶影響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如果可以,請與家人和伴侶各做一次,然後一起討論自測和他測的差異,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情緒類型。視覺型 ◎我和孩子好像世仇 貞樺和承甫這對母子就像世仇一樣。承甫小六之後,就變得非常叛逆,總是跟媽媽頂嘴反抗,一次又一次的爭執,把母子情分都磨光了,讓貞樺好幾次都氣得說出自己怎麼會養出這麼不孝的孩子,甚至對兒子懷有恨意。如今已經國三的承甫早就拒絕跟媽媽溝通,母子倆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把彼此視為空氣,毫無交集。 貞樺說起承甫的事,就是一肚子怨氣。她不懂,自己明明都是為了兒子好,為什麼她要求的事,承甫就是做不到,甚至連試著去改善都不願意。 貞樺說:「兒子的生活習慣很差,老是喜歡亂丟東西,如果要他整理收拾,也都要三令五申,偶爾才會整理一下,但要不了多久,就又變得亂七八糟。兒子看書寫字的姿勢也不對,所以搞到眼睛和脊椎都出毛病,我就是擔心以後留下什麼後遺症,才會一直糾正,可是他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