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作者:石黑一雄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1040415 ISBN:9789862271575 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以哀而不傷的筆觸,平實卻又奇崛,把世界帶到讀者面前…… 於此,石黑一雄深入我心, 正如一首夜曲,又不止是一首夜曲。」──吳明益 剃刀邊緣的感性 帝國的沒落輓歌 1989年布克獎獲獎作品 一九五六年夏,上了年紀的宅邸總管史帝文斯駕車展開一趟為期六日的休假旅程,他探訪故友,憑弔過往;走訪英國最美麗的鄉間風光,也深入自己心中迷霧蔽日的往事…… 身為一絲不苟的「完美總管」,史帝文斯侍事一家豪門三十餘載,不惜為尊嚴與忠誠付出一切;經歷兩次大戰,見證歲月偷換、人事移徙。他沉湎詼諧的冥想與記憶,反覆確認後又重拾猶疑,熱衷自我法庭上的詰問與申辯。如逝去時代的遺民,戀戀不捨舊日的美好與輝煌,即使賦予他生命意義的世界已不復存,他仍耽溺往昔的虛幻風景。 回憶是迷失的跫音,在時光長廊上終日遊蕩。除了回憶,他一無所依。他渴望聆聽當下,回憶卻時時撥擾弦外之音……迷亂往事,近乎昏盲。恰如石黑一雄對自己筆下人物的評價:「他們表現了一種殊死的勇氣,儘管他們目睹自己耗費了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只為了做徒勞的事,他們仍甘願繼續下去。我敬佩他們,他們能深刻自我理解。問題是,生命消逝得太快。」 本書特色 ◎石黑一雄獲布克獎經典作品。 ◎收錄吳明益專文推薦&宋國誠導讀。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張淑貞 (Shu Chen Chang) 譯有《歐洲咖啡館:尋找自我的東歐世界》、《別讓我走》等。 目錄 推薦文/世界如此來到你的面前 ◎吳明益 長日將盡 楔子 一九五六年七月 達林頓邸 第一日 晚間 索爾斯堡 第二日 清晨 索爾斯堡 第二日 午後 莫提默池塘,多塞特郡 第三日 清晨 陶頓市,薩默塞特郡 第三日 晚間 近塔維斯托克,莫斯克姆村,得文郡 第四日 午後 小康普頓,康瓦爾郡 第六日 晚間 韋茅斯鎮 導讀/遠山蒼涼,童心已老──石黑一雄的「國際移民」文學 ◎宋國誠 編輯後記/如露珠飄零,如露珠消逝 ◎姚秀山 自序/導讀 推薦文 世界如此來到你的面前 作者:吳明益 I've always liked writing about memory, about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石黑一雄 一九八二年,未經歷二戰,也不在日本成長的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寫出了《群山淡景》。這部以淡遠文字描述令人痛心故事的小說,寫的是長崎原爆後,帶著創傷移居英國的寡婦悅子,因長女慶子自殺,遂回想起懷孕時遇到一對東京來的母女幸子與真理子的故事。小說也藉悅子的回憶,帶出戰前戰後日本兩代男性(公公與前夫)觀念的差異,以及幸子如何努力想藉由結識美軍,離開日本這個傷心地的故事。 這部小說的敘事線頭是一個沒有解答的謎,讀者在閱讀結束之後,仍無法得知移居英國的慶子為甚麼選擇自殺。而讀者也沒有線索推敲,為甚麼一直勸阻幸子隨美軍離開日本的悅子,最後自己卻選擇隨著新的婚姻關係離開故土。石黑一雄只是以他的文字,讓小說敘事彌漫著一股氤氳的哀戚而已。用石黑一雄的嗜好音樂來比喻,這部作品很像某種「帶著感傷韻味的敘事民謠」(ballad)。 一九八六年的《浮世畫家》則描述一個老畫家回頭審視自己的一生以及那個軍國主義的時代的故事,並且省思自己是否也得為那場戰爭負責?這兩部作品堪稱英國移民文學的典型,脈絡清晰。 但石黑一雄很快地就證明他不是一個老是運用母國的文化情境與認同,試圖在移民環境取得發聲權的作家而已。一九八九年的《長日將盡》,主人公是一位英國貴族宅邸的總管。石黑一雄使用了優雅的英語與一個全然英國視野的故事,消除了移民作家的氣味。一九九五年的《無可慰藉》更是他的實驗之作,他以卡夫卡式的敘事,超現實的描述,講述一位受邀表演的鋼琴家來回於記憶、夢境與現實之間,帶領讀者思考生而為人的荒謬、痛苦與責任。而在通過以居住上海的英國人為背景所寫的《我輩孤雛》,以及他最受讀者與書評歡迎,帶著科幻小說意味的《別讓我走》,終於完全符合石黑一雄對自己的期許:「我希望成為寫作國際化小說的作家。」 臺灣是一個向來對「國際化」充滿嚮往、誤解與既愛又恨糾雜情緒的島嶼,島民常見的集體焦慮是,怕自己未見臺灣(所以才要頻頻宣稱「看見臺灣」),也害怕他人未見、或忽略臺灣(所以才要喊「讓世界看見臺灣」這類的口號)。這個迷思在於我們的文化體很少注意到石黑一雄所強調的,所謂國際化精神的要義。石黑一雄認為在二十世紀之後的社會裡,任何政治、商業、社會變革模式和文藝事件,都已然進入了國際探討的脈絡中,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時間立足點更是早已超過這樣的歷史階段。拿小說來說,國際化的小說不是將本國語言的作品翻譯成外語而已,而是作家能否藉由一個數百頁的故事,去呈現「包含了對於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具有重要意義的生活景象。」 《長日將盡》正是這樣的一部小說。小說描述英國貴族達林頓的府邸達林頓宅,在二戰後落到美籍買主的手中。而目睹這個過程的總管史帝文斯,則服侍兩任觀念與行為有極大差異的主人,在一個偶然契機裡,他在一趟旅程中去尋找過 各界推薦/推薦序 好評推薦 本書是石黑一雄繼《浮世畫家》後的第三本力作。史帝文斯是一位上了歲數的總管,服侍達令頓爵爺三十年時光,他回憶過去,重新面對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不知不覺間,其嚴謹且壓抑的情感逐漸鬆動。史帝文斯待人淡漠而含蓄,自命不凡且缺乏幽默,他將一生奉獻給他認定的工作職責,希望藉全然的無私奉獻、冷酷地壓抑自我情感而登上職涯的高峰。對他而言,堅忍克己是一種美德,他對自己在父親過世之際泰然自若的表現感到自豪,也相信在面對情感磅礡的女管家時,自己的處理是最「正確」的選擇。石黑一雄對於史帝文斯的個性塑造細微精準、恰到好處,製造出反諷的效果,使主角不經意流露出一種令人悲憫的自欺。作者在令人沉痛不已的結局裡也描述了主角遲來的覺醒,史帝文斯感嘆自己浪費了一生,盲目為愚癡的主人服務,也始終不能曉悟「人情交誼」。──《出版者週刊》 這部小說的敘事者是完美無缺的英國總管史帝文斯。他試圖在幾近妙不可喻的工作領域裡自我貶抑,藉此為狹隘的生命經驗賦予某種形式與意義。史帝文斯的職涯歷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卻終未察覺周遭的生活原貌──好比,他那位貴族主人顯然同情納粹,但他渾然未覺。這部精準又悲傷的小說尚有更加懸人心念的情節──究竟,史帝文斯能否在其極度壓抑的生存方式中,容許些許積極的生命情意?──亞馬遜網路書評 藝術大師之作……展現令人驚艷的膽量與自信。──《紐約書評》 一個既優美又殘酷的故事。──小說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 一位大藝匠家。──詩人&小說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石板雜誌》(Margaret Atwood, Slate) 整個世代中最傑出且最有原創性的作家。──劇作家/蘇珊‧希爾(Susan Hill),英國《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真是一部完美的小說。我根本捨不得放下。──小說家/安‧碧亞提(Ann Beattie) 巧妙的敘述與完美無瑕的語調控制……來自這位卓越的小說家。──小說家/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劇情描述一位完美的英國總管及他對英國戰後的衰退與保守的反應,具悲劇色彩且有豐富的心靈內涵。真是精彩絕倫的一本書。──網站書評(Inside Flap) 不世出的傑作……令人信服且完整的勾勒細節,一個人的生命旅程在讀者眼前抽絲剝繭,別出心裁且引人入勝,時而逗趣,時而愚昧,終究感人至深。──《週日時報》 石黑一雄的上乘之作:攸關人的存在、階級與文化等提旨的諷刺喜劇,引人入勝,魔法般轉化為細膩深刻且揪心的動人敘事。情節交錯、教人讚歎……石黑一雄是具獨創性且卓越的天才。──《紐約時報》 故事巧妙、震憾人心。──《新聞周刊》... 內容試閱